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7316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端模板分别位于底模板的二端,二块侧模板分别位于底模板的二侧,模板都是钢模板,底模板上设置有“回”字形凹槽,侧模板、端模板的底部位于槽中,端模板通过第一螺栓与底模板固定连接,二块侧模板通过第二螺栓分别与端模板固定连接,端模板的中心开有模板孔,第一模板孔和第二模板孔的中心线位于在同一水平线上,钢筋从第一模板孔、第二模板孔中穿过。本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能准确保证试件浇筑过程中钢筋的对中,即使钢筋有弯曲,也能保证钢筋的对中。
【专利说明】—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防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属于混凝土建筑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玄武岩纤维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修复技术。研究表明,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形式往往不是纤维拉断,而是纤维材料与混凝土界面强度不足导致剥离破坏,这种界面剥离现象在对混凝土梁进行抗剪加固时尤其明显。因此纤维材料与混凝土界面性能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0003]目前研究纤维材料与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多采用双剪试验。混凝土试件中需要贯穿钢筋。然而传统的试模不方便拆卸,且难以保证钢筋对中。试件在加载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心距导致试件受扭,直接影响试验结果。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
[0005]—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包括一块底模板、二块侧模板、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钢筋,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分别位于底模板的二端,二块侧模板分别位于底模板的二侧,还包括第一螺栓、第二螺栓,所述底模板、侧模板、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是钢模板,底模板上设置有“回”字形凹槽,侧模板、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的底部位于槽中,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通过第一螺栓与底模板固定连接,二块侧模板通过第二螺栓分别与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固定连接,第一端模板的中心开有第一模板孔、第二端模板的中心都开有第二模板孔,第一模板孔和第二模板孔的中心线位于在同一水平线上,钢筋的一端穿过第一模板孔并伸出第一模板孔外,钢筋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板孔并伸出第二模板孔外。
[0006]进一步的:第一端模板包括第一端模板上部、第一端模板下部,第一模板孔的下半部分位于第一端模板下部的顶部上,第一模板孔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一端模板上部的底部上,第一端模板下部的底部位于位于槽中,第二端模板由第二端模板上部、第二端模板下部组成,第二模板孔的下半部分位于第二端模板下部的顶部上,第二模板孔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二端模板上部的底部上,第二端模板下部的底部位于位于槽中。
[0007]进一步的:第一端模板、第二端模板与侧模板的高度相同。
[0008]进一步的:第一螺栓是六角螺栓。
[0009]进一步的:第二螺栓是蝶形螺栓。
[0010]有益效果:本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相对传统的木模或塑料模具,采用钢模能保证试块表面平整,不易损坏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本装置能准确保证试件浇筑过程中钢筋的对中,即使钢筋有弯曲,也能保证钢筋的对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试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底申旲板的俯视不意图。
[0013]图3是第二端模板的示意图。
[0014]图4是第一端模板的示意图。
[0015]图5是侧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试模的俯视示意图。
[0017]图7是试模的侧视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名称如下:
[0019]1、底模板;2、侧模板;3、端模板;31、第一端模板;311、第一端模板上部;312、第一端模板下部;32、第二端模板;321、第二端模板上部;322、第二端模板下部;4、第一螺栓;
5、第二螺栓;6、凹槽;71、第一模板孔;72、第二模板孔;8、螺纹孔;9、通孔;1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1]由图可见,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由一块底模板1、二块侧模板2、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钢筋10组成。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与侧模板2的高度相同。底模板1、侧模板2、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是钢模板,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分别位于底模板I的二端,二块侧模板2分别位于底模板I的二侧。底模板I上设置有“回”字形凹槽6。侧模板2、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的底部位于槽6中。底模板I的二端面分别设置有通孔,通孔的一端位于底模板I的端面,通孔的另一端位于凹槽6的内侧面,底模板I的每个端面上至少设置有2个通孔,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设置有与通孔相配合的螺纹孔,安装时先把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分别放置在凹槽6内,然后把第一螺栓4穿过通孔拧入螺纹孔中,使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通过第一螺栓4与底模板I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螺栓4是六角螺栓。第一端模板31的中心开有第一模板孔71、第二端模板32的中心开有第二模板孔72,第一模板孔71和第二模板孔72的中心线位于在同一水平线上,钢筋10的一端穿过第一模板孔71并伸出第一模板孔71夕卜,钢筋1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板孔72并伸出第二模板孔72外。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的二侧各开有至少4个通孔9,侧模板2的两端面上分别开有与通孔9相配合的螺纹孔8,在安装时,先把侧模板2安装在凹槽6内,再把第二螺栓5穿过通孔9拧入螺纹孔8中,使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通过第二螺栓5与二块侧模板2固定连接。第二螺栓5可以是蝶形螺栓。
[002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端模板31由第一端模板上部311、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组成。第一模板孔71的下半部分位于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的顶部上,第一模板孔71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一端模板上部311的底部上,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的底部位于位于凹槽6中。第二端模板32由第二端模板上部321、第二端模板下部322组成。第二模板孔72的下半部分位于第二端模板下部322的顶部上,第二模板孔72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二端模板上部321的底部上,第二端模板下部322的底部位于位于凹槽6中。在安装时先把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第二端模板下部322放置在凹槽6中,并把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第二端模板下部322与底模板I固定连接,再使二块侧模板2放置在凹槽6内,把二块侧模板2分别与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第二端模板下部322固定连接,然后把钢筋10放置在第二模板孔72的下半部分和第一模板孔71的下半部分上,最后把第一端模板上部311放置在第一端模板下部312上,使钢筋10位于第一模板孔71中,并使第一端模板上部311分别于二块侧模板2固定连接,把第二端模板上部321放置在第二端模板下部322上,使钢筋10位于第二模板孔72中,并使第二端模板上部321分别于二块侧模板2固定连接。钢筋10 二端外露。
[0023]在试模安装好后浇筑混凝土。一般养护不少于7天。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包括一块底模板(1 )、二块侧模板(2)、第一端模板(31 )、第二端模板(32)、钢筋(10),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分别位于底模板(1)的二端,二块侧模板(2)分别位于底模板(1)的二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5),所述底模板(1)、侧模板(2)、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是钢模板,底模板(1)上设置有“回”字形凹槽(6),侧模板(2)、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的底部位于槽(6)中,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通过第一螺栓(4)与底模板(1)固定连接,二块侧模板(2)通过第二螺栓(5)分别与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固定连接,第一端模板(31)的中心开有第一模板孔(71)、第二端模板(32)的中心都开有第二模板孔(72),第一模板孔(71)和第二模板孔(72)的中心线位于在同一水平线上,钢筋(10)的一端穿过第一模板孔(71)并伸出第一模板孔(71)外,钢筋(1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模板孔(72)并伸出第二模板孔(7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模板(31)包括第一端模板上部(311)、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第一模板孔(71)的下半部分位于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的顶部上,第一模板孔(71)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一端模板上部(311)的底部上,第一端模板下部(312)的底部位于位于槽(6)中,第二端模板(32)由第二端模板上部(321)、第二端模板下部(322)组成,第二模板孔(72)的下半部分位于第二端模板下部(322)的顶部上,第二模板孔(72)的上半部分位于第二端模板上部(321)的底部上,第二端模板下部(322)的底部位于位于槽(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第一端模板(31)、第二端模板(32)与侧模板(2)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4)是六角螺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偏心的混凝土试模,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栓(5)是蝶形螺栓。
【文档编号】G01N1/28GK204142542SQ201420605486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1日
【发明者】汤枭剑, 沈德建, 申嘉鑫, 陈莹, 成大宝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