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3205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用于车用衣帽架及其附件承载性能的检测,包括: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包括:间隔第一预设距离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及一端固定于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支撑杆上的横杆,且第一支撑架的横杆与第二支撑架的横杆平行;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隔预设距离相互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搭设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横杆上,第二支撑板的两端也分别搭设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横杆上,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于横杆;衣帽架的两端分别搭设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衣帽架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该检测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专利说明】—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车用衣帽架主要位于整车后排座椅后方,用于乘客放置衣帽、随车生活用品、工具及其他物品,是内饰零件中的主要承载机构之一,衣帽架总成及其附件的机械承载性能(如承重、拉绳强度等)出现失效,将会产生衣帽架本体弯折、断裂,拉绳脱落,衣帽架松动等情况,严重影响整车品质及客户对品牌的印象。目前国家行业、部分企业标准中对衣帽架总成及附件有强度要求,对实施该类试验的试验工装的具体细节没有进行说明,由此可能导致试验参数不明确,试验过程不统一,精度无法保证、产品质量无法精确体现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车用衣帽架及其附件的承载性能,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0005]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包括: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及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横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横杆平行;
[0006]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横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也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横杆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杆;
[0007]其中,所述衣帽架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衣帽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横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横杆的两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状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与所述圆柱状凸起的直径相等,所述圆柱状凸起插设于所述圆孔中。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上述方案中,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板垂直搭设在支撑架上,衣帽架再垂直搭设于两个支撑板上,支撑架及支撑板间的距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调节,本工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使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主视图;
[0012]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侧视图;
[0013]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检测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板的板件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说明:
[0017]1-第一支撑架;2_第二支撑架;3_第一支撑杆;4_第二支撑杆;5-横杆;6-第一支撑板-J-第二支撑板;8_圆柱状凸起;9_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9]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车用衣帽架性能、品质无法精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装置,包括:
[0021]第一支撑架I和第二支撑架2,第一支撑架I和第二支撑架2平行设置,具体地,所述第一支撑架I和第二支撑架2分别包括: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及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3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上的横杆5,且第一支撑架I上的横杆与第二支撑架2上的横杆平行。
[002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I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横杆5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6与所述第一支撑架I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横杆5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7的两端也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I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的横杆5上,且所述第二支撑板7和所述第一支撑板6间隔第二预设距离平行设置,该预设距离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0023]此外,在所述第一支撑架I上横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上横杆的两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状凸起8 ;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圆孔9,所述圆孔9的孔径与所述圆柱状凸起8的直径相等,如图4所示,横杆上的圆柱状凸起8能够插设于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上的圆孔9中。
[0024]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为衣帽架及附件承载力专用试验支撑工装,在试验过程中,衣帽架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7的中间位置处,所述衣帽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7垂直。借助不同质量的砝码对样件及附件的承载力性能进行检测,将样件及附件按规定要求平放于该工装上,逐一施加砝码,在工装下方放置泡沫缓冲层,避免承载力出现失效时,砝码发生磕碰损坏;保持重量至规定的时间后,对样件及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评判;从而准确的得到衣帽架本体及附件承载力的试验结果。该专用试验工装为优质铸铁钢制造,力学设计合理,承载力范围大,跨距可调,可进行多类型车用零件及附件的承载力试验。
[0025]具体地,依据测试需求,先将检测工装底部放置泡沫缓冲材料,后依据测试需求实施载重测试。测试衣帽架本体强度时,在衣帽架总成上方放置砝码,载重一段时间后,评定零件的抗张强度;测试附件拉绳强度时,将衣帽架非拉绳端进行固定,测试端使用悬挂下坠砝码方式,载重一段时间后,评定附件的承载强度。
[0026]上述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由两个支撑架和两个支撑板组成,可用于衣帽架承载力、衣帽架附件强度、拉绳承载力试验,该试验工装可根据实际车宽进行跨距调节,该支撑架工装为优质铸铁钢制造,承载力范围大,可进行多类型车用衣帽架总成及其附件的承载力试验。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加工成本较低,使用范围广。
[0027]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检测装置,用于车用衣帽架及其附件承载性能的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分别包括: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及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横杆,且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横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横杆平行;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隔第二预设距离相互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横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也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横杆上,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分别垂直于所述横杆; 其中,所述衣帽架的两端分别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上,所述衣帽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横杆的两端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横杆的两端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状凸起;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圆孔,所述圆孔的孔径与所述圆柱状凸起的直径相等,所述圆柱状凸起插设于所述圆孔中。
【文档编号】G01N3/02GK204177682SQ20142060634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孟召辉, 吴文倩 申请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