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检测取样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8428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检测取样小车,应用于混凝土搅拌站及工地混凝土检测。



背景技术:

现行搅拌站出站混凝土及工地混凝土取样普遍采用直接放料,或是用小斗车取样。(一)直接放料检测时造成地面污染面积偏大,而且高流动性混凝土在放置于地面时,因瞬间扩展较大,检测其各项指标时代表性较差,造成检测数据失真。并且在检测完毕后地面难于清理。浪费较多水进行冲洗。(二)使用目前斗车取样时,混凝土坍落度较小时其粘度较高,检测人员难取样,坍落度大时易分层,检测人员用铁铲取样时经常遇到料、浆比例不均匀,造成检测结果不准,难于控制及指导生产,且检测完毕后斗车四角混凝土难于清理,必须采用高压水枪才能清理干净。(三)现行取样检测手段由于劳动强度大,女同志或力气较小的同仁不能胜任该工作岗位。(四)缩短检测过程所需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取样劳动强度,简单清理,增加检测精准度及代表性的一种混凝土检测取样小车。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检测小车斗(1)、支架(4),所述检测小车斗(1)内设有下料管阀门(2),所述检测小车斗(1)下部设有和所述检测小车斗(1)连通的下料溜子(3),所述下料溜子(3)倾斜设置,下料溜子(3)的出口位于支架(4)的外侧。

所述下料溜子(3)外表面设置振动装置(5),所述下料溜子(3)的出口处设有下延的下延软管(6)。

所述检测小车斗(1)下部倒锥形设置。

所述检测小车斗(1)下部由倒锥部(11)和设置在倒锥部(11)下部的圆柱部(12)组成,所述下料溜子(3)上部设和所述圆柱部(12)对应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卡设在所述圆柱部(12)的外侧。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含盛料的检测小斗斗、下料管阀门、下料溜子及万向轮移动定位装置;本发明操作简单,一般岗位工人经过培训即可使用;检测劳动强度降低,企业不需要对该岗位特别招录男员工;便于清理,避免了传统检测器具造成的水源的浪费;该装置内无清理死角;

2)本发明进一步的将下料溜子的出口设置在支架的外侧,这样更易于相关检测模具的布置,同时在下料溜子的外表面设置振动装置,这样有利于混凝土的下料,同时本发明在下料溜子的出口处设有下延的下延软管,这样更加有利于下料溜子和各种模具的配合;

3)本发明进一步的小车斗下部呈倒锥部和圆柱部设置,倒锥部利于混凝土的下料,而圆柱部利于其和下料溜子形成密封配合,因此该结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检测小车斗、2为下料管阀门、3为下料溜子、4为支架、5为振动装置、6为下延软管;

11为倒锥部、12为圆柱部、31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检测小车斗1、支架4,所述检测小车斗1内设有下料管阀门2,所述检测小车斗1下部设有和所述检测小车斗1连通的下料溜子3,所述下料溜子3倾斜设置,下料溜子3的出口位于支架4的外侧。

所述下料溜子3外表面设置振动装置5,所述下料溜子3的出口处设有下延的下延软管6。

所述检测小车斗1下部倒锥形设置。

所述检测小车斗1下部由倒锥部11和设置在倒锥部11下部的圆柱部12组成,所述下料溜子3上部设和所述圆柱部12对应的连接部31,所述连接部31卡设在所述圆柱部12的外侧。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

1)首先将混凝土搅拌车内混凝土搅拌均匀后放料,检测小车斗1预先将下料管阀门2闭合,取样完毕后将小车推至检测区域备用;

2)将模具放置好后,推动小车将下料溜子3对准模具,打开下料管阀门2放料至所需用量后关闭即可;

4)使用完毕用水管冲洗小车内壁及下料溜子3后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