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280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与流程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包括:主机,用于测量电磁信号,并将待测设备故障状态下的电磁发射信号与正常状态下的电磁发射信号进行比较,生成检测报告;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数据;电源,用于为检测设备供电;人机接口,用于实现人机界面信息交互;所述人机接口包括显示器,用于显示测试数据以及键盘,用于输入数据或指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待测设备发射的电磁信号;所述接收单元进一步包含:一个或多个测试天线,用于在一定距离上接收待测设备发射的辐射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送往主机;一个或多个电流探头,用于在待测设备互连电缆的固定位置接收装备发射的传导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送往主机;一个或多个近场探头,用于在待测设备内部板卡上接收泄露的电磁信号,并将所采集的信号送往主机;射频连接器,用于连接射频电缆与接收单元;射频电缆,用于通过射频连接器将接收单元与主机相连;天线三脚架,用于将天线进行固定安装;设备收纳箱,用于收纳所述主机、存储模块,电源,射频连接器、射频电缆以及天线三脚架;所述主机进一步包括:干扰噪声背景消除模块,用于消除测试现场的背景噪声;检测信号提取模块,用于从环境电平中提取检测信号;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电磁信号;电磁兼容诊断分析模块;用于将待测设备故障状态下的电磁发射信号与正常状态下的电磁发射信号进行比较,生成检测报告;所述检测信号提取模块进一步包括:模块3060:用于判断当前频点是否为最后的频点;如果不是,则提交至模块3061,如果是,则提交至模块3070;模块3061:用于判断该频点对应的信号是否为波峰信号,即大于左右频率的电平幅值;如果是,则提交至模块3062,如果否,则提交至模块3065;模块3062:用于判断相对于左右的波谷值,该频点处的幅值是否同时比左右两个波谷均至少高出幅度P;如果是,则提交至模块3066;如果否,则提交至模块3063;模块3063:用于判断波峰是否比左右两个波谷中的其中一个波谷值至少高出幅度P;如果是,则提交至模块3064;如果否,则提交至模块3065;模块3064:用于判断在不满足至少高出幅度P的波谷一侧,附近不超过频率FM处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波谷;如果有,则提交至模块3066;如果没有,则提交至模块3065;所述频率FM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模块3065:用于丢弃该频点;提交至模块3069;模块3066:用于记录该频点;判断该频点处是否发生RBW改变,如果是,则提交至模块3067;如果否,则提交至模块3068;模块3067,用于丢弃该频点;提交至模块3069;模块3068:用于记录该频点;提交至模块3069;模块3069:用于去往下一个频点,并返回至模块3060;模块3070:用于提取当前记录的所有频点,将当前所有记录的频点选取为信号频点;提交至电磁兼容诊断分析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探头上具有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近场探头固定于待测设备内部板卡上进行测量;从而可将被测装备电磁兼容性故障点定位到板卡级。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磁兼容性检测设备的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S0:开机上电;步骤S1:登录用户名及密码;步骤S2:选择操作类型,所述操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系统信息管理类型,数据管理类型;电磁兼容性检测类型;步骤S3:当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系统信息管理类型时,进入步骤S100;当选择的操作类型为数据管理类型时,进入步骤S200;当选择的操作类型为电磁兼容性检测类型时,进入步骤S300;步骤S100: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具有系统信息管理权限;如果没有权限,则进入步骤S101;如果有权限,则进入步骤S102;步骤S101:提示用户无当前操作权限,以及提示用户选择退出当前操作或是返回修改操作类型;如果用户选择退出,则进入步骤S400;如果用户选择返回修改操作类型,则返回步骤S2;步骤S102:选择系统管理信息操作类型;所述系统管理信息操作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管理操作类型;测试设备管理操作类型;被测设备管理操作类型;极限值曲线管理操作类型;步骤S103:当选择的系统管理信息操作类型为用户管理操作类型时,进入步骤S1001;当选择的系统管理信息操作类型为测试设备管理操作类型时,进入步骤S1002;当选择的系统管理信息操作类型为被测设备管理操作类型时,进入步骤S1003;当选择的系统管理信息操作类型为极限值曲线管理操作类型时进入步骤S1004;步骤S1001:对用户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修改或删除用户;操作完成后进入步骤S1005;步骤S1002:对测试设备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编辑、删除测试设备的信息和参数;操作完成后进入步骤S1005;步骤S1003:对被测装备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编辑、删除被测装备;操作完成后进入步骤S1005;步骤S1004:对极限值曲线进行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添加、编辑、删除测试标准极限值曲线;操作完成后进入步骤S1005;步骤S1005:判断是否退出当前操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00;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2;步骤S200: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具有数据管理权限;如果没有权限,则进入步骤S101;如果有权限,则进入步骤S202;步骤S202:按照测试人员、测试日期、被测装备进行测试数据的搜索,测试数据的查看和删除;步骤S203:判断是否退出当前操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00;如果否,则返回步骤S2;步骤S300:判断当前用户是否具有电磁兼容性检测权限;如果没有权限,则进入步骤S301;如果有权限,则进入步骤S302;步骤S301:提示用户无当前操作权限,以及提示用户选择退出当前操作或是返回修改操作类型;如果用户选择退出,则进入步骤S400;如果用户选择返回修改操作类型,则返回步骤S2;步骤S302:设置检测任务;步骤S303:获取被测设备关机状态下的背景电磁信号;步骤S304:获取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步骤S305:消除背景干扰;步骤S306:提取检测信号;步骤S307:将被测设备的电磁信号测试曲线与测试标准极限值曲线进行比较,生成测试报告;步骤S400:结束;所述步骤S306:提取检测信号进一步包括:步骤S3060:判断当前频点是否为最后的频点;如果不是,则去往步骤S3061,如果是,则去往步骤S3070;步骤S3061:判断该频点对应的信号是否为波峰信号,即大于左右频率的电平幅值;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3062,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3065;步骤S3062:判断相对于左右的波谷值,该频点处的幅值是否同时比左右两个波谷均至少高出幅度P;如果是,则去往步骤S3066;如果否,则去往步骤S3063;S3063:判断波峰是否比左右两个波谷中的其中一个波谷值至少高出幅度P;如果是,则去往步骤S3064;如果否,则去往S3065;步骤S3064:判断在不满足至少高出幅度P的波谷一侧,附近不超过频率FM处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波谷;如果有,则去往步骤S3066;如果没有,则去往步骤S3065;所述频率FM可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步骤S3065:丢弃该频点;去往步骤S3069;步骤S3066:记录该频点;判断该频点处是否发生RBW改变,如果是,则去往步骤S3067;如果否,则去往步骤S3068;去往步骤S3067,丢弃该频点;去往步骤S3069;步骤S3068:记录该频点;去往步骤S3069;步骤S3069:去往下一个频点,并返回至步骤S3060;步骤S3070:提取当前记录的所有频点,将当前所有记录的频点选取为信号频点;去往步骤S307。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登录用户名及密码,具体为:如果用户名或密码错误则提示重新输入,如果重新输入次数到达预定次数仍不正确,则将所述检测设备锁定预定时间,禁止登录操作。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步骤S303:获取被测设备关机状态下的背景电磁信号;以及步骤S304:获取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时,必须保持两次测试参数设置完全一致,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所述测试参数设置包括但不限于:解析带宽RBW,衰减,频率步进。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05:消除背景干扰;具体为;通过背景信号识别判定某一频点是否是设备本身的电磁发射,如果不是,则进行消除处理;所述背景信号识别具体为:将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测试曲线与被测设备关机状态下的背景电磁信号测试曲线进行对比;确定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中哪些频点对应的波峰信号为背景电磁信号所致;选取该频点对应信号的左侧波谷和右侧波谷;将左侧波谷选取为左侧端点;右侧波谷选取为右侧端点;将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之间的数据用线性插值的数据代替。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测试曲线与被测设备关机状态下的背景电磁信号测试曲线进行对比时;选择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测试曲线中的某一频点FS,在被测设备关机状态下的背景电磁信号测试曲线中对应频点附近的某一查找范围内查找最大值,将该最大值作为与被测设备开机状态下的电磁信号测试曲线中的频点FS相对应的值进行比较。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信号发生混叠时,需要两个波峰之间的每一个频点都要作为信号频点进行比较,当信号大于等于预设信噪比阈值时,对应的频点予以保留,当信号小于预设信噪比阈值时,将对应的频点进行消峰处理;所述消峰处理具体为选取该频点对应信号的左侧波谷和右侧波谷;将左侧波谷选取为左侧端点;右侧波谷选取为右侧端点;将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之间的数据用线性插值的数据代替。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