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9149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属于放射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核电的警示之一为如何应对更高标准的突发性灾害事故,即必须考虑一些极端条件,例如地震、海啸、洪水等,对极端条件下的核电安全进行分析并建立一定的科学处理手段,提升核电站安全等级。目前,核电站周围已部署了很多固定的γ监测站来监测核电站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事故预警,但是现有的γ监测站在极端条件下会丧失监测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地震、海啸、洪水等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在遇到上述极端条件时,可以有效抵御高强度震动、水淹等状况,持续测量放射性剂量。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放射性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基座、保护外罩、减震系统、连接系统、悬浮系统、无线通讯系统和射线探测系统;所述无线通讯系统安装在射线探测系统顶部,所述射线探测系统通过连接系统固定于保护外罩上,悬浮系统贴合于射线探测系统的底部,悬浮系统下面装有减震系统,保护外罩固定于所述固定基座上。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固定基座固定于地下,所述保护外罩为圆筒型不锈钢保护外罩,保护外罩上端开口,下端设有排水孔,射线探测系统安装在所述保护外罩的开口内。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减震系统中设有渗水孔,水可沿渗水孔通过保护外罩的排水孔流出,所述减震系统采用塑料泡沫制成。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连接系统采用电磁阀控制射线探测系统吸附或脱离,在射线探测系统脱离连接系统后,通过缆绳将射线探测系统连接所述保护外罩。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悬浮系统采用安全气囊的形式。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无线通讯系统负责测量控制系统与远方控制中心的相互通讯,日常间隔向控制中心发送数据,当发生海啸、洪水事件时,自动缩短间隔或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发送数据。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射线探测系统由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γ射线探测器、测量控制系统、蓄电池组、水位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组成;射线探测系统的内部填充减震材料。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γ射线探测器包括依次连接的NaI/CsI/LaBr3/LaCl3等探测晶体、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测量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测量控制系统采集并处理γ射线探测器、水位探测器、震动探测器的信号,并将测量数据无线通讯系统进行发送到远方控制中心;在发生海啸、洪水等灾害时,如果水位探测器的测量水位超过预设的水位高度,触发悬浮系统的安全气囊打开,射线探测系统浮出水面以正常工作;如果发生地震,根据震动探测器的测量数据,测量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发送数据的频率,远方控制中心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对测量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进一步,如上所述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所述水位探测器安装在射线探测系统顶部开口附近,对射线探测系统外的水位高度进行探测,探测数据传送到测量控制系统;所述震动探测器探测是否发生地震,探测数据传送到测量控制系统;所述供电系统采用太阳能/市电为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由多组蓄电池组成,在地震、海啸、洪水等极端条件下没有外电源供给时提供整个系统的用电;所述壳体采用可抗腐蚀抗冲击的高强度金属或合金制成。本发明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适用地震、海啸、洪水等环境,可自动或无线远程控制开启,监测指定区域内的放射性强度,并将监测数据通过无线传输到远方控制中心,为环境管理和核事故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的射线探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极端条件下放射性检测系统包括:固定基座1、保护外罩2、减震系统3、连接系统4、悬浮系统5、无线通讯系统6和射线探测系统7。其中射线探测系统包括γ射线探测器8、测量控制系统9、供电系统10、水位探测器11、震动探测器12。固定基座1:固定于地下,至少可抗8级地震带来的冲击。保护外罩2:为防止地震带来的冲击而设立的圆筒型不锈钢保护外罩,底部连接在固定基座上,通过连接系统与射线探测系统相连接;保护外罩2上端开口,下端设有排水孔14,下雨时保护外罩内部的雨水可通过排水孔流出;当发生海啸、洪水事件后保护外罩被水淹没后,射线探测系统利用悬浮系统,从保护外罩的开口端浮出水面。减震系统3:为避免地震对射线探测系统的冲击破坏,在保护外罩下端安装减震系统。减震系统中设有渗水孔,雨水可沿渗水孔通过排水孔流出。所述减震系统可采用塑料泡沫等能够抗强烈冲击的材料制成。连接系统4:把射线探测系统和保护外罩内部相连接,起固定作用。当发生海啸、洪水事件后保护外罩被水淹没后,射线探测系统利用悬浮系统脱离与保护外罩的连接并浮出水面,此时射线探测系统和保护外罩仍通过一定长度的缆绳连接,防止探测系统漂移。所述连接系统可采用电磁阀控制射线探测系统吸附或脱离连接系统。悬浮系统5:为了使系统能在海啸、洪水将其淹没后正常工作,在射线探测系统下方设有悬浮系统,依靠水的浮力将射线探测系统浮出水面。所述悬浮系统贴合在射线探测系统的壳体底部,可采用安全气囊的形式设计,平时折叠,在遇到洪水后自动弹开充气以将整个射线探测系统托起并漂浮在水面上。无线通讯系统6:负责测量控制系统与远方控制中心的相互通讯,日常间隔向控制中心发送数据,当发生海啸、洪水事件时,自动缩短间隔或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发送数据。如图2所示,射线探测系统7由壳体15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γ射线探测器8、测量控制系统9、蓄电池组10、水位探测器11、震动探测器12组成。γ射线探测器8:包括NaI/CsI/LaBr3/LaCl3等探测晶体、光电倍增管、前置放大器,所述部件依次互相连接,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测量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测量控制系统9:采集并处理γ射线探测器、水位探测器、震动探测器、无线通讯系统的信号,并将测量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系统进行发送到远方控制中心。水位探测器11:对射线探测系统外的水位高度进行探测,探测数据传送到测量控制系统。震动探测器12:探测是否发生地震,探测数据传送到测量控制系统。供电系统10:采用太阳能/市电(220V,50Hz)为蓄电池组供电。蓄电池组由多组蓄电池组成,在地震、海啸、洪水等极端条件下没有外电源供给时提供整个系统的用电。壳体15:采用可抗腐蚀抗冲击的高强度金属或合金制成。在发生海啸、洪水等灾害时,如果水位探测器的测量水位超过预设的水位高度,触发悬浮系统的安全气囊打开,浮出水面以正常工作。如果发生地震,根据震动探测器的测量数据,测量控制系统自动调整发送数据的频率。远方控制中心可通过无线通讯装置对测量控制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调整。射线探测系统7的内部填充减震材料13,以抗击强烈震动对其内部的各个部件如测量控制系统9、γ射线探测器8的冲击。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