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17257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细胞液测试盒基本结构非常简单,就是将玻璃器皿中制成培养皿,然后进行观察,这种方式不仅繁琐,而且效率低,不能随时随身的检测,因此给细胞液检测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一种能随时且方便检测的生物细胞液测试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包括有盒子本体,盒子本体包括有盖子以及本体底壳,所述本体底壳内设有固定层,所述固定层的顶面为斜面;所述固定层中设有多个自上而下的液体通道;所述固定层下方设有载玻片层,所述载玻片层下方设有CCD感应器,所述CCD感应器下方设有电路层;所述电路层内设有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包括有中央处理器,所述CCD感应器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测试电路还包括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有通信天线。其中,所述载玻片层为树脂材料的载玻片。其中,固定层为树脂材料的固定层。其中,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PCB板,还包括有设于PCB板上的两个呈左右对称的第一辐射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包括有一个第一主臂,两个第一辐射单元中间设为中心原点,每个所述第一主臂靠近中心原点的一侧纵向宽度逐渐减小,两个所述第一主臂之间连接设有隔离横臂;每个所述第一主臂远离中心原点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U形辐射臂,所述第一U形辐射臂的开口向下设置,每个第一U形辐射臂的远离第一主臂的一端连接有第二U形辐射臂,所述第二U形辐射臂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一U形辐射臂和第二U形辐射臂相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第二U形辐射臂远离第一U形辐射臂的一个支臂上设有多个自上而下等距排列设置的第一矩形开口;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开口下侧向内凹陷有弧形臂;所述第一主臂上设有圆形镂空槽,镂空槽内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向下和向上延伸出有第一子臂,第一子臂的一侧延伸出有L形的第二子臂,第一子臂的另一侧延伸出有L形的第三子臂,所述第二子臂和第三子臂的自由端均设有弧形缺口;所述通信天线还包括有以中心原点为对称点、呈上下对称的两个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包括有梯形辐射臂,以及从梯形耦合臂远离中心原点的一侧延伸出的矩形辐射臂;所述矩形辐射臂上横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二矩形开口;相邻两个第二矩形开口之间设有连通开口。其中,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还包括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矩形开口。其中,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还包括有从梯形辐射臂的两个斜边分别向内延伸出四条弯折的扰流线。其中,每个第一U形辐射臂上的第一矩形开口的数量为15个。其中,所述固定层底面设有用于过滤细胞液杂质的过滤薄膜;其中,所述盖子上设有多个LED灯柱,每个LED灯柱位置位于对应液体通道上方,每个液体通道内设有导光柱;所述导光柱用于将LED灯柱的光源导向载玻片层上;其中,所述液体通道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其中,还包括有用于实时记录CCD感应器信息的存储记录装置,所述存储记录装置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固定层的斜面设置,将检测液滴放最高点,检测液可以顺着斜面向下流,并且进入不同的液体通道,下方的载玻片层截住检测液,进行观察,可以实现多组检测液的同时观测和记录,不仅方便携带还方便实时检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测试电路的原理图;图3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辐射单元、第二辐射单元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阻抗数据图;图7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在频率为800MHz时前后比的实验数据图;图8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在频率为950MHz时前后比的实验数据图;图9是本发明的通信天线的回波损耗测试数据图;图1至图9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底壳;11-盖子;2-固定层;3-载玻片层;4-CCD感应器;5-电路层;6-过滤薄膜;7-温度传感器;8-液体通道;81-导光柱;9-LED灯柱;k1-PCB板;k2-第一主臂;k21-镂空槽;k31-第一U形辐射臂;k32-第二U形辐射臂;k33-第一矩形开口;k4-梯形辐射臂;k5-矩形辐射臂;k51-弧形开口;k6-第二矩形开口;k7-扰流线;k81-第一子臂;k82-第二子臂;k83-第三子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包括有盒子本体,盒子本体包括有盖子11以及本体底壳1,所述本体底壳1内设有固定层2,所述固定层2的顶面为斜面;所述固定层2中设有多个自上而下的液体通道8;所述固定层2下方设有载玻片层3,所述载玻片层3下方设有CCD感应器4,所述CCD感应器4下方设有电路层5;所述电路层5内设有测试电路,所述测试电路包括有中央处理器,所述CCD感应器4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测试电路还包括有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所述通信模块包括有通信天线。通过固定层2的斜面设置,将检测液滴放最高点,检测液可以顺着斜面向下流,并且进入不同的液体通道8,下方的载玻片层3截住检测液,进行观察,可以实现多组检测液的同时观测和记录,不仅方便携带还方便实时检测。其中,测试电路内还包括有给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池。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载玻片层3为树脂材料的载玻片。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固定层2为树脂材料的固定层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通信天线包括有PCB板K1,还包括有设于PCB板K1上的两个呈左右对称的第一辐射单元,每个所述第一辐射单元包括有一个第一主臂k2,两个第一辐射单元中间设为中心原点,每个所述第一主臂k2靠近中心原点的一侧纵向宽度逐渐减小,两个所述第一主臂k2之间连接设有隔离横臂;每个所述第一主臂k2远离中心原点的一侧均连接有第一U形辐射臂k31,所述第一U形辐射臂k31的开口向下设置,每个第一U形辐射臂k31的远离第一主臂k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U形辐射臂k32,所述第二U形辐射臂k32的开口向下设置;所述第一U形辐射臂k31和第二U形辐射臂k32相连接处为弧形;所述第二U形辐射臂k32远离第一U形辐射臂k31的一个支臂上设有多个自上而下等距排列设置的第一矩形开口k33;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开口k33下侧向内凹陷有弧形臂;所述第一主臂k2上设有圆形镂空槽k21,镂空槽k21内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向下和向上延伸出有第一子臂k81,第一子臂k81的一侧延伸出有L形的第二子臂k82,第一子臂k81的另一侧延伸出有L形的第三子臂k83,所述第二子臂k82和第三子臂k83的自由端均设有弧形缺口;所述通信天线还包括有以中心原点为对称点、呈上下对称的两个第二辐射单元;所述第二辐射单元包括有梯形辐射臂k4,以及从梯形耦合臂远离中心原点的一侧延伸出的矩形辐射臂k5;所述矩形辐射臂k5上横向排列设有多个第二矩形开口k6;相邻两个第二矩形开口k6之间设有连通开口。作为一款移动的测试设备,其安置的天线实际需要较好的天线性能,因此涉及上述天线结构,该结构天线为双极化天线,利用旋转仪以及网络分析仪分析其数据如下,由于该天线频谱主要通信频带为820-900MHz,如图6,其为该天线的输入阻抗在820MHz至990MHz的数据,所测得阻抗在925MHz时为11+144j欧姆,且过渡平滑,可以和目前主流通信芯片进行较好的共轭匹配。如图7和图8所示,其分别为800MHz和950MHz时的前后比分析图,这其中,在800MHz时,其频带内前后比为31.35dB;在950MHz时,其频带内前后比为34.20dB;因此,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前后比和增益性能。另外,天线为全向性双击天线;图9所示,其回波损耗性能突出,尤其在925MHz时回波损耗最小值达到-65dB,在整个高频段的回波损耗均保持在-10dB以下,水平均超过其他同类天线水平。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还包括有弧形开口k51,所述弧形开口k51的开口方向朝向第二矩形开口k6。增加电流的方向规律,防止扰流现象产生,提高稳定性。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第二辐射单元还包括有从梯形辐射臂k4的两个斜边分别向内延伸出四条弯折的扰流线k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每个第一U形辐射臂k31上的第一矩形开口k33的数量为15个。该数量的第一矩形开口k33是经过不断实践和实验测算出的合理数量,能在保证增加电流长度,增加增益的前提下防止电流过长造成的驻波比增加。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固定层2底面设有用于过滤细胞液杂质的过滤薄膜6;用于去除相应不需要的测试液杂志。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盖子11上设有多个LED灯柱91,每个LED灯柱91位置位于对应液体通道8上方,每个液体通道8内设有导光柱81;所述导光柱81用于将LED灯柱91的光源导向载玻片层3上;LED灯柱91上有发光的LED灯源,其通过照射导光柱81,导光柱81将均匀的光线照射在载玻片上,提高CCD感应器4的采集准确度。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所述液体通道8内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7,所述温度传感器7和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实时监控测试液的温度数据,提供温度参考。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照明生物细胞液测试盒,还包括有用于实时记录CCD感应器4信息的存储记录装置,所述存储记录装置与中央处理器信号连接。用于实时记录测试信息,防止数据中断造成的数据测试损失。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