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9187阅读:587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试验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



背景技术:

在材料测试行业内,落锤冲击试验机是对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等试样进行冲击试验而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专用设备。现有的落锤冲击试验机通常采用重量块在不同高度作自由落体进行冲击试验,此种方式测试范围小,测试精度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包括机台、设置于所述机台上的立架,所述立架上竖直平行设置有两个竖直导轨,所述立架顶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驱动锁扣机构升降,所述锁扣机构下方的竖直导轨上设有重量块架,所述重量块架上设有重量块,所述重量块架顶部设有与所述锁扣机构配合的锁扣本体,所述重量架上设有与所述竖直导轨配合的滚轮,所述立架设置竖直导轨的侧面顶部设有固定弹性绳索的固定机构,所述立架设置竖直导轨的侧面底部设有滑轮机构,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滑轮本体,所述弹性绳索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机构连接后依次绕过竖直导轨侧面底部的滑轮本体,弹性绳索另一端与另一固定机构连接,所述重量块上设有勾连块,所述滑轮本体之间的弹性绳索位于所述勾连块的上升路径上。

上述设计中在利用弹性绳索对重量架施加能量,能够满足较大的落锤冲击力试验,重量架上的滚轮有利于减少重量架测试的能量损耗,测试更加稳定。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机构包括基体、与所述基体转动连接的勾爪、设置在所述基体上的气缸、设置在所述基体上且与所述竖直导轨配合的槽轮,所述勾爪开口一侧和背部均设有操纵臂,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位于所述操纵臂的摆动路径上,即所述气缸的气缸杆推动所述操纵臂进而驱动勾爪转动,使得勾爪与所述锁扣本体卡接或分离。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将重量架设置在任意高度以满足对不同冲击力的试验。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爪开口一侧的操纵臂上设有与所述基体连接的拉簧,所述拉簧拽动所述勾爪转动进而使得勾爪与所述锁扣本体卡接,利于提升勾爪状态的稳定性,防止锁扣本体脱钩。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上设有检测重量架与基体相对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有效防止重量架与锁扣机构碰撞,便于重量架与锁扣机构卡接的自动化控制。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轮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立架连接的连接块、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的撑开气缸、与所述连接块铰接的摆臂,所述撑开气缸与所述摆臂传动连接,所述滑轮本体设置在所述摆臂上,所述撑开气缸驱动摆臂摆动,所述滑轮本体拉扯弹性绳索向外摆动进而滑轮本体之间的弹性绳索脱离勾连块及重量架的上升路径上,便于切换重量架是否加载弹性绳索的弹力。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量架前后两侧均设有勾连块,设置在立架一侧的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架连接的第一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大滑轮,设置在立架另一侧的固定机构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二基板、前后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小滑轮,每个所述滑轮机构上前后设有两个滑轮本体,所述弹性绳索一端固定在第二基板后侧的小滑轮上后依次绕过滑轮机构后侧的两个滑轮本体后再向上绕过大滑轮后再依次绕过滑轮本体前侧的滑轮本体后与第二基板前侧的小滑轮固定。便于对重量架施加平衡的弹力,测试更加稳定。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连块为向上凸起的扇形块且沿勾连块边缘设有弧形沟槽,便于扇形块对于弹性绳索的勾连。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上设有气动刹车片,所述竖直导向杆为圆柱形光杆,所述气动刹车片与所述竖直导向杆配合,所述重量架八个顶角各设有一个滚轮,所述滚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竖直导向杆的轴线异面垂直,所述滚轮的圆周面于所述竖直导向杆的外圆周面贴合,气动刹车片便于对基体刹车,重量架的八个滚轮便于对重量架的导向,且稳定性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架顶部的提升马达,所述提升马达驱动连接有提升轮,所述提升轮上绕有提升链,所述提升链一端与所述锁扣机构连接,所述提升链另一端连接配重块,所述立架上设有与所述配重块配合的竖直滑轨,所述立架顶部设有与所述提升链配合的换向轮组。成本低,体积小。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提升马达、与所述提升马达驱动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与锁扣机构配合,即所述丝杠驱动所述锁扣机构升降,传动噪声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弹性绳索对重量架施加能量,能够满足较大的落锤冲击力试验,重量架上的滚轮有利于减少重量架测试的能量损耗,测试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未安装机台时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锁扣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弹射及导向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机台,2.立架,3.竖直导轨,4.重量块架,5.锁扣机构,6.升降机构,7.大滑轮,8.小滑轮,9.配重块,10.换向轮组,11.提升轮,12.基体,13.气缸,14.槽轮,15.气动刹车片,16.操纵臂,17.勾爪,18.位置传感器,19.重量块,20.锁扣本体,21.滚轮,22.滑轮机构,23.固定机构,24.滑轮本体,25.勾连块,26.拉簧,27.摆臂,28.连接块,29.撑开气缸,30.第一基板,31.第二基板,32.弧形沟槽,33.提升马达,34.提升链,35.竖直滑轨,36.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落锤冲击试验机,包括机台1、设置于所述机台1上的立架2,所述立架2上竖直平行设置有两个竖直导轨3,所述立架2顶部设有升降机构6,所述升降机构6驱动锁扣机构5升降,所述锁扣机构5下方的竖直导轨3上设有重量块架4,所述重量块架4上设有重量块19,所述重量块架4顶部设有与所述锁扣机构5配合的锁扣本体20,所述重量架上设有与所述竖直导轨3配合的滚轮21,所述立架2设置竖直导轨3的侧面顶部设有固定弹性绳索的固定机构23,所述立架2设置竖直导轨3的侧面底部设有滑轮机构22,所述滑轮机构22包括滑轮本体24,所述弹性绳索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机构23连接后依次绕过竖直导轨3侧面底部的滑轮本体24,弹性绳索另一端与另一固定机构23连接,所述重量块19上设有勾连块25,所述滑轮本体24之间的弹性绳索位于所述勾连块25的上升路径上。

上述设计中在利用弹性绳索对重量架施加能量,能够满足较大的落锤冲击力试验,重量架上的滚轮21有利于减少重量架测试的能量损耗,测试更加稳定。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扣机构5包括基体12、与所述基体12转动连接的勾爪17、设置在所述基体12上的气缸13、设置在所述基体12上且与所述竖直导轨3配合的槽轮14,所述勾爪17开口一侧和背部均设有操纵臂16,所述气缸13的气缸13杆位于所述操纵臂16的摆动路径上,即所述气缸13的气缸13杆推动所述操纵臂16进而驱动勾爪17转动,使得勾爪17与所述锁扣本体20卡接或分离。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将重量架设置在任意高度以满足对不同冲击力的试验。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爪17开口一侧的操纵臂16上设有与所述基体12连接的拉簧26,所述拉簧26拽动所述勾爪17转动进而使得勾爪17与所述锁扣本体20卡接,利于提升勾爪17状态的稳定性,防止锁扣本体20脱钩。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12上设有检测重量架与基体12相对位置的位置传感器18。有效防止重量架与锁扣机构5碰撞,便于重量架与锁扣机构5卡接的自动化控制。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轮机构22还包括与所述立架2连接的连接块28、设置在所述连接块28上的撑开气缸29、与所述连接块28铰接的摆臂27,所述撑开气缸29与所述摆臂27传动连接,所述滑轮本体24设置在所述摆臂27上,所述撑开气缸29驱动摆臂27摆动,所述滑轮本体24拉扯弹性绳索向外摆动进而滑轮本体24之间的弹性绳索脱离勾连块25及重量架的上升路径上,便于切换重量架是否加载弹性绳索的弹力。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重量架前后两侧均设有勾连块25,设置在立架2一侧的固定机构23包括与所述立架2连接的第一基板30、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30上的大滑轮7,设置在立架2另一侧的固定机构23包括与机架连接的第二基板31、前后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31上的小滑轮8,每个所述滑轮机构22上前后设有两个滑轮本体24,所述弹性绳索一端固定在第二基板31后侧的小滑轮8上后依次绕过滑轮机构22后侧的两个滑轮本体24后再向上绕过大滑轮7后再依次绕过滑轮本体24前侧的滑轮本体24后与第二基板31前侧的小滑轮8固定。便于对重量架施加平衡的弹力,测试更加稳定。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勾连块25为向上凸起的扇形块且沿勾连块25边缘设有弧形沟槽32,便于扇形块对于弹性绳索的勾连。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体12上设有气动刹车片15,所述竖直导向杆为圆柱形光杆,所述气动刹车片15与所述竖直导向杆配合,所述重量架八个顶角各设有一个滚轮21,所述滚轮2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竖直导向杆的轴线异面垂直,所述滚轮21的圆周面于所述竖直导向杆的外圆周面贴合,气动刹车片15便于对基体12刹车,重量架的八个滚轮21便于对重量架的导向,且稳定性好。

作为本设计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立架2顶部的提升马达33,所述提升马达33驱动连接有提升轮11,所述提升轮11上绕有提升链34,所述提升链34一端与所述锁扣机构5连接,所述提升链34另一端连接配重块9,所述立架2上设有与所述配重块9配合的竖直滑轨35,所述立架2顶部设有与所述提升链34配合的换向轮组10。成本低,体积小。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提升马达33、与所述提升马达33驱动连接的丝杠,所述丝杠与锁扣机构5配合,即所述丝杠驱动所述锁扣机构5升降,传动噪声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