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截面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64933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截面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园林工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截面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自从进入电气时代以来,电力设施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用电量也日益增加,这不仅仅对电力公司输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人们日常家居用电的精确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中,人们需要精确的判断出家庭用电的总功率,并且根据功率来判断使用何种规格的电线。

而电力设备在考虑功率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输电线的横截面的相关参数以及材质来判断的,因此,对于电缆的横截面的相关参数包括横截面的直径等等参数的精确测量是一个核心步骤。

但是电缆横截面的参数测量并不是如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测量一样,电缆表面有绝缘层,而且各式各样的电缆规格不一样,绝缘层的厚度也不一样,这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规格来进行甄别,而这又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测量成本过高,目前市场上的测量工具不能有效的自动甄别和筛选,而且表层的保护层等等也会干扰测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截面测量工具,采用了外夹内撑的原理,将电缆夹持,利用金属感应技术将绝缘层和金属层分离开,校正了测量过程中绝缘层的误差,而且消除了外部绝缘层松紧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测量的技术性,使得可操作性得到很大的加强,减轻了劳动强度,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截面测量工具,包括尺身和标尺,所述尺身上连接有内量爪和外量爪,所述外量爪连接有夹持圈,所述夹持圈通过伸缩杆与尺身连接,所述夹持圈内部设有压力杆,所述压力杆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直接固定连接在夹持圈上,所述标尺上连接有游标、尺框和深度尺,所述游标设在标尺底部,所述尺框设在标尺的顶部,所述尺框通过复位弹簧与内量爪连接,所述尺框上设有紧固螺钉,所述深度尺设在标尺的右侧顶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量爪的两个爪上分别设有一个金属探测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包括垂直伸缩杆和倾斜伸缩杆,所述垂直伸缩杆与尺身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倾斜伸缩杆与尺身之间呈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量爪外侧设有夹持垫片,所述外量爪上内侧设有夹持垫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外夹内撑的原理,将电缆夹持,利用金属感应技术将绝缘层和金属层分离开,自动校正和剔除外部绝缘层的干扰,校正了测量过程中绝缘层的误差,而且消除了外部绝缘层松紧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测量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降低了测量的技术性,使得可操作性得到很大的加强,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伸缩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尺身;2-内量爪;3-外量爪;4-加持垫片;5-垂直伸缩杆;6-倾斜伸缩杆;7-夹持圈;8-金属探测器;9-压力杆;10-压力弹簧;11-标尺;12-游标;13-尺框;14-归位弹簧;15-紧固螺钉;16-深度尺;17-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缆截面测量工具,包括尺身1和标尺11,所述尺身1上连接有内量爪2和外量爪3,所述外量爪3连接有夹持圈7,所述夹持圈7通过伸缩杆17与尺身1连接,所述夹持圈7内部设有压力杆9,所述压力杆9连接有压力弹簧10,所述压力弹簧10直接固定连接在夹持圈7上,所述标尺11上连接有游标12、尺框13和深度尺16,所述游标12设在标尺11底部,所述尺框13设在标尺11的顶部,所述尺框通过复位弹簧14与内量爪2连接,所述尺框13上设有紧固螺钉15,所述深度尺16设在标尺11的右侧顶端;。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外量爪2的两个爪上分别设有一个金属探测器8,。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伸缩杆17包括垂直伸缩杆5和倾斜伸缩杆6,所述垂直伸缩杆5与尺身1之间相互垂直,所述倾斜伸缩杆6与尺身1之间呈60度,。

在上述实施例上优选,所述内量爪2外侧设有夹持垫片4,所述外量爪3上内侧设有夹持垫片4,。

基于上述,本发明采用了外夹内撑的原理,将电缆夹持,利用金属感应技术将绝缘层和金属层分离开,自动校正和剔除外部绝缘层的干扰,校正了测量过程中绝缘层的误差,而且消除了外部绝缘层松紧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测量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降低了测量的技术性,使得可操作性得到很大的加强,减轻了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