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状高反射率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466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棒状高反射率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包括主光源和副光源,所述主光源为环形漫射光源,待测零件通过工装夹具夹持在所述主光源的正中心,所述主光源底部对称设有两个观察口,相机通过其中一个所述观察口拍摄待测零件的棒状区域图片,所述副光源通过另一所述观察口对待测零件进行补充照明,其特征在于,该检测装置的检测步骤如下:

1)开启主光源照明,采集得到待检零件第一图像;

2)保持第一光源开启状态并同时打开第二光源,采集得到待检零件第二图像;

3)对通过步骤1)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进行处理,分割提取出待检零件的棒状区域并确定检测区域;

4)在通过步骤3)提取得到的棒状区域中对于通过步骤2)采集获得的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分析检测其表面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高反射率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第一图像时仅开启所述主光源,采集所述第二图像时同时开启主光源和副光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高反射率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提取棒状区域的方法:通过合适的图像增强,增强之后通过阈值分割得到棒状区域A,在合适位置通过做分割得到棒状区域A的带方向性外接矩形,并且沿着所述外接矩形的方向进行一定的膨胀,将所述外接矩形截取底部位置获得区域B,将区域A与区域B做并集获得区域C,对区域C做合理的开运算即可最终获得较为精确完整的棒状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棒状高反射率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分析检测零件表面质量的步骤如下:

41)对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进行灰度变换,在灰度图下做阈值分割可以检测出明显的黑色缺陷和白色缺陷;

42)对提取到的棒状区域分别做最小外接矩形和最大内接矩形,判断最小外接矩形和最大内接矩形的宽度的差值是否过大,如果超过阈值则认为是棒状区域的异物粘连缺陷;

43)对提取到的棒状区域做膨胀运算并减去原棒状区域获得棒状边缘区域,对棒状边缘区域在灰度图像上做阈值分割判断是否有白色异物缺陷;

44)对提取到的棒状区域,将第二图像转到HSV空间中,并对S通道下的棒状区域部分进行阈值分割,判断阈值分割后的区域的高度与大小,超过设定阈值即可认为是棒状区域破损缺陷;

45)通过对标准品即棒状区域经过精确测量的良品进行图像采集,获得各个棒状区域位置的像素对应长度的比例,然后对待测零件采用该比例计算对应的长度,如果长度不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视为棒状区域长度缺陷。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