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983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电子产品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



背景技术:

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等)显示屏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仪器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的一种显示设备,现主要有TFT液晶显示屏、UFB液晶显示屏、STN屏幕、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等。

终端显示屏在于电控元器件进行连接时,普遍采用排线的方式,显示屏的一边末端设置有金手指(connecting finger)电路接触点,所有的信号都是通过金手指进行传送的。金手指由众多金黄色的导电触片组成,因其表面镀金而且导电触片排列如手指状,所以称为“金手指”。

为了检测制作好电路布线的显示屏是否显示正常,需要逐一检测每一个电路通道是否通断电工作正常,此种方式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测量每一个通道通断时的电阻值,以此判断是否正常;若通电后电阻值高于正常值,则说明此通道开路,线路断开;若通电后电阻值低于正常值,则说明此通道短路,线路有交叉的情况。

以此作为判断依据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显示屏各个通道的通断情况。

但是目前的操作模式大多采用的是人工测量的模式,使用人工来逐一测量,效率低,而且容易对金手指造成损失,同时也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导致多次测量或者检测错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方便快速准确检测显示屏通道的通断情况,检测准确直观,容易操作,而且可适应不同种类显示屏金手指情况,适用面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它包括用于与待测板的金手指触点相配合的接通装置,以及用于支撑待测板的平台,用于快速装配待测板的金手指触点与接通装置的固定装置,以及与接通装置相连通的检测设备;

所述接通装置包括与待测板(13)的金手指触点(131)设置对应多个测试触头(12)的测试板(11),以及连通着测试板(11)与检测显示设备的导线;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立板(2),立板(2)上方设置有支座(6),支座(6)上设置有活动的、位置可固定的施力杆(7),施力杆(7)下方通过连接杆(8)连接着压板(9);压板(9)两侧套在导杆(4)上,导杆(4)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检测设备(14)包括电控组件,以及显示区域,显示区域设置有多个对应每一个金手指触点(131)的,用于显示每一个通道电阻值的通道显示区(15)。

进一步的,压板(9)的下方设置有弹簧(5)套装在导杆(4)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4)的上方通过设置挡板(3)实现对压板(9)上下活动区域的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用于支撑待测板的平台为载物台(101),其固定在底座(1)上,且载物台(101)表面设置有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载物台(101)上设置有用于对待测板(13)进行限位的限位板(10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103)为两块,垂直交错设置在载物台(101)上。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103)设置在载物台(101)上呈L形结构,且L形内侧朝向待测板(13)。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103)与载物台(101)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测板(13)的限位槽(104)。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103)与载物台(101)之间通过载物台(101)上设置的安装孔(102),以及穿过安装孔(102)的紧固螺钉(105)实现对限位板(103)的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方便快速准确检测显示屏通道的通断情况,检测准确直观,容易操作,而且可适应不同种类显示屏金手指情况,适用面广。

1、直接通过测试触头与待测板的金手指触点接触,快速实现对接与拆卸,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显示各个触点对应通道的电阻值,从而判断通道的通断情况。

2、通过检测设备上的对应每一金手指触点的通道显示区进行待测电阻值的图形直观显示。

3、在压板下方设置的测试板为可拆卸结构,通过快装螺钉固定在压板前端下方;测试板下方设置的测试触头对应待测板上的金手指触点,当待测板不同时,需要更换不同的测试板进行测试操作。

4、检测设备上预留了多个通道显示区进行待测电阻值的图形直观显示,以适应不同数量金手指触点的待测板,适应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发明俯视示意图(省略检测设备)。

图3为图1中本发明右视示意图(省略检测设备)。

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载物台、限位板以及测试板配合关系局部剖视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底座;101、载物台;102、安装孔;103、限位板;104、限位槽;105、紧固螺钉;2、立板;3、挡板;4、导杆;5、弹簧;6、支座;7、施力杆;8、连接杆;9、压板;10、快装螺钉;11、测试板;12、测试触头;13、待测板;131、金手指触点;14、检测设备;15、通道显示区;16、电阻显示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具体结构为:一种用于电容触摸屏传感器多功能通道通断自动测试架,它包括用于与待测板的金手指触点相配合的接通装置,以及用于支撑待测板的平台,用于快速装配待测板的金手指触点与接通装置的固定装置,以及与接通装置相连通的检测设备;

所述接通装置包括与待测板13的金手指触点131设置对应多个测试触头12的测试板11,以及连通着测试板11与检测显示设备的导线;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竖直设置在底座1上的立板2,立板2上方设置有支座6,支座6上设置有活动的、位置可固定的施力杆7,施力杆7下方通过连接杆8连接着压板9;压板9两侧套在导杆4上,导杆4固定在底座1上;

所述检测设备14包括电控组件,以及显示区域,显示区域设置有多个对应每一个金手指触点131的,用于显示每一个通道电阻值的通道显示区15。

优选的,压板9的下方设置有弹簧5套装在导杆4上。

优选的,所述导杆4的上方通过设置挡板3实现对压板9上下活动区域的限位。

优选的,所述用于支撑待测板的平台为载物台101,其固定在底座1上,且载物台101表面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载物台101上设置有用于对待测板13进行限位的限位板103。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103为两块,垂直交错设置在载物台101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103设置在载物台101上呈L形结构,且L形内侧朝向待测板13。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103与载物台101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测板13的限位槽104。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103与载物台101之间通过载物台101上设置的安装孔102,以及穿过安装孔102的紧固螺钉105实现对限位板103的固定。

具体使用时,如图1所示,根据显示屏的情况亦即待测板13的情况进行选择合适的测试板11安装在压板9的下方,通过快装螺钉10实现紧固;然后根据待测板13的尺寸长度,在载物台101上选择合适的安装孔102进行安装限位板103,限位板103与载物台101以及待测板13的装配位置关系如图5所示,使得待测板13能通过限位槽104进行限位卡紧,同时限位水平面的两个垂直自由度方向,依次避免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松动,同时也避免了接触不良的情况。

检测设备14中集成有测量通道电阻的测量系统,通道实际上是线路,具有特定的电阻值,因此检测其电阻值与标称的对比即可知晓通道的通断情况。如何测量已知某个电路的电阻值为常规技术可以实现的技术,即该电路的设计与集成是可以采用常规技术来实现的,此处不作具体说明。

将测试板11的连接线接入到检测设备14中,启动控制系统;然后将待测板13放在载物台101上,通过限位板103的作用使得测试板11上的金手指触点131与测试板11上的测试触头12一一对应,然后下压施力杆7,通过连接杆8将力传导到压板9上,实现固定压板9下方的测试板11,使测试板11与待测板13紧密接触。

观察检测设备14上的显示情况,如图1、图4所示,某个待测板13上的多个金手指触点131的部分通道电阻情况如图4所示,图中各个通道显示区15通过电阻显示条16准确显示各个通道的电阻情况。

图1和图4可以得知本次检查的待测板通道有12组;同时也显示了检测设备14共有上下两排,可以同时进行多个通道检测;图4中通过电阻显示条16可以得知通道标号为M5、M8、M10、M12电阻正常,通道标号为M6、M7的电阻值明显偏低,通道M9、M11的电阻值接近极限显示值。

用于显示的电阻显示条16考虑到误差等因素,图4中的通道标号为M6、M7的电阻值明显偏低,说明该通道有短路情况,部分线路被跳过,只计算了短路处的电阻,该通道不合格;图4中的通道标号为M9、M11的电阻值接近极限显示值,标明该通道断开,出现断路情况,电阻值接近极限值,该通道不合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