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278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具体涉及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依匹哌唑是一款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抗精神病药物。该药物化学名为Brexpiprazole,它还被批准作为一款辅助治疗药物用于重度抑制症(MDD),MDD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病症,可导致持续的悲伤、挫折感或愤怒。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严重并令人致残的脑部障碍,它可以导致妄想和幻觉。据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所提供的信息,这种疾病影响了大约1%的美国人。在其最糟糕时,MDD可导致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称,每年大约有100万人因此而失去生命。该药由大冢制药公司于2015年8月投放于美国市场,目前未在中国境内上市。中间体作为本品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其质量情况直接影响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有效性,而有关物质作为保证药品安全可靠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几乎所有的化学药品都涉及到有关物质检查项,同类药品的有关物质检查方法也不尽相同。依匹哌唑和中间体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目前无法在公开的文献报道中查阅到。依匹哌唑化学名称为:7-[4-(4-苯并[b]噻吩-4-基-哌嗪-1-基)丁氧基]-1H-喹啉-2-酮,分子式:C25H27N3O2S,分子量:433.57,结构式如下:依匹哌唑中间体(Ⅰ)化学名称为:7-(4-氯丁氧基)-1H-喹啉-2-酮,分子式:C13H14ClNO2,分子量:251.71,结构式如下:杂质1-溴-4-氯丁烷的分子式为:C4H8BrCl,分子量为:171.46,结构式如下:在依匹哌唑中间体产品中,往往会存在有多种杂质,1-溴-4-氯丁烷作为依匹哌唑合成过程中的关键起始物料,容易在中间体中残留。为避免其影响成品的质量,进而影响药物的质量控制和用药安全,有必要对该杂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和监控。但是1-溴-4-氯丁烷紫外吸收小,HPLC检测信号响应低,准确检测存在一定的难度。目前尚未有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报道。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式(Ⅰ)所示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杂质的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1)1-溴-4-氯丁烷标准曲线的建立:a、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1-溴-4-氯丁烷对照品,加甲醇配制成对照品溶液;b、对照品溶液的测定:配制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测定色谱峰面积,得到1-溴-4-氯丁烷的标准曲线;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C18色谱柱;检测波长:215±5n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盐溶液或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盐溶液;所述磷酸氢二盐溶液选自磷酸氢二钠溶液或磷酸氢二钾溶液;所述甲醇或乙腈与磷酸氢二盐溶液的体积比为40%:60%~60%:40%;(2)待测样品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测定:c、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待测依匹哌唑中间体样品,流动相溶解,得供试品溶液;d、供试品溶液的测定:取供试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步骤b相同的色谱条件检测,根据步骤(1)的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样品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波长为215±2nm。进一步地,所述磷酸氢二盐溶液是通过磷酸调节pH至2.9~3.1的。进一步地,所述磷酸氢二盐溶液是通过磷酸调节pH至3.0的。进一步地,所述流动相为下述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45:55、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5:45、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0:50、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45:55、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5:45、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0:50、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45:55、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55:45或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50:50。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内径4.6mm,长度250mm,填料粒径5μm。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条件的柱温为30℃~40℃,优选35℃。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条件的流速为0.8mL/min~1.2mL/min,优选1.0mL/min。进一步地,所述色谱条件的进样量为20μL。经试验证明,本发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通过多种工艺的筛选,有效将依匹哌唑中间体中的1-溴-4-氯丁烷分离检测出来,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并且具有线性关系优异、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回收率高、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适合于推广应用。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本发明方法对系统适用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图2为实施例13的标准曲线图;图3-5为实施例13专属性试验的检测结果:图3为供试品溶液;图4为对照品溶液;图5为溶剂空白溶液。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LC-20AT二元泵,生产厂家:日本岛津公司)。电子天平(型号:AUW220D,生产厂家:日本岛津公司)。依匹哌唑中间体(批号:20150731A,来源:成都百裕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溴-4-氯丁烷对照品(批号:15-09-01,来源:东台鑫源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例11、检测波长的确定精密称取依匹哌唑中间体适量,用甲醇配制成浓度为20μ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称取对照品(1-溴-4-氯丁烷)适量,用甲醇配制成浓度为20μ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在200nm~4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试验结果见表1。表1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紫外扫描结果项目峰波长(nm)峰值谷波长(nm)谷值供试品溶液215.70.6172780.226对照品溶液215.20.8342920.006试验结果表明,检测波长在210nm~220nm范围内,均适合本发明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优选的,检测波长为215±2nm。2、系统适用性试验制备供试品溶液:称取依匹哌唑中间体2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称取1-溴-4氯丁烷对照品4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pH至3.0)=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系统适用性试验:取依匹哌唑中间体2mg、1-溴-4氯丁烷对照品4.0μg,加入1mL甲醇溶解,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量取20μL系统适用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依匹哌唑中间体与1-溴-4氯丁烷之间的分离度应不低于2.0,理论塔板数按依匹哌唑中间体峰计算应不小于2000。系统适用性试验的检测结果见图1,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5.726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保留时间为14.710min)之间的分离度为21.885,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17104,该色谱条件及方法可以用于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3、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称取依匹哌唑中间体2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称取1-溴-4氯丁烷对照品4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pH至3.0)=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实施例2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45:5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9.771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供其保留时间为24.582min)之间的分离度为19.715,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5913,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51。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3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55:4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3.7707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供其保留时间为9.666min)之间的分离度为5.011,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19855,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03。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4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45:5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11.073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供其保留时间为29.362min)之间的分离度为21.027,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4787,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178。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5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55:4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5.011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其保留时间为12.776min)之间的分离度为7.913,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11107,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15。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6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7.019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其保留时间为17.555min)之间的分离度为11.116,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8913,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56。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7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节pH至3.0)=45:5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10.017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保留时间为25.118min)之间的分离度为21.008,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5557,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81。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8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节pH至3.0)=55:45;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3.801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供其保留时间为9.882min)之间的分离度为6.232,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18187,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05。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9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用磷酸调节pH至3.0)=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5.805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保留时间为14.991min)之间的分离度为11.011,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9988,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25。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10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2.9)=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5.833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保留时间为14.887min)之间的分离度为10.655,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9973,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19。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11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1)=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保留时间为5.790min)与1-溴-4氯丁烷对照品(供其保留时间为14.905min)之间的分离度为10.446,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色谱峰计算)为10103,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为1.022。可见,该色谱条件可以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实施例12本发明的色谱条件筛选1、流动相筛选试验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表2;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检测结果见表2。表2流动相筛选试验结果表2中,流动相“例如: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50:50”具有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常具有的含义,其中50:50表示乙腈与0.02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50:50)的体积比;保留时间是指1-溴-4-氯丁烷的保留时间;分离度是指依匹哌唑中间体与1-溴-4-氯丁烷之间的分离度;拖尾因子是指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是指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计算)。试验结果表明,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45:55、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5:45、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0:50、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45:55、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5:45、甲醇-0.02mol/L磷酸氢二钾溶液=50:50、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45:55、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55:45或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钠溶液=50:50,均适合用于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含量。2、柱温和流速筛选试验选择不同的柱温和流速进行筛选试验,其他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柱温:表3;流速:表3;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检测结果见表3:表3柱温和流速筛选试验结果表3中,保留时间是指1-溴-4-氯丁烷的保留时间;分离度是指依匹哌唑中间体与1-溴-4-氯丁烷之间的分离度;拖尾因子是指1-溴-4-氯丁烷的拖尾因子;理论塔板数是指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峰计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柱温和流速下,本发明方法均能有效准确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的1-溴-4-氯丁烷的含量,优选的柱温为30℃~40℃,进一步优选为35℃;优选的流速为0.8mL/min~1.2mL/min,进一步优选为1.0mL/min。实施例13本发明方法的方法学验证方法学验证中,色谱条件均如下:色谱柱的填充剂: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的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的型号为WatersSymmetryC18,规格为:内径为4.6mm,长度为250mm,填充剂粒径为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氢二钾(用磷酸调节pH至3.0)=50:50;柱温:3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进样量:20μL。1、线性关系取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适量,用溶剂溶解并稀释制成一系列浓度的杂质对照品溶液。照上述色谱条件,分别取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分别测定峰面积。结果见表4和图2。表4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以杂质1-溴-4-氯丁烷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1319.2502X-374.9654,R2=0.9997。试验结果表明,杂质1-溴-4-氯丁烷在浓度1.7248μg/mL~43.1211μg/mL范围内,其峰面积与测定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专属性按照本发明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并准备空白溶剂甲醇。精密量取上述各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见图3-5。图3为供试品溶液;图4为对照品溶液;图5为溶剂空白溶液。试验结果表明,空白溶液不会对本发明检测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含量的方法造成干扰。3、精密度取1-溴-4-氯丁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含4μ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20μL对照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检测结果见表5。表5精密度试验的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精密度良好。4、稳定性取于日光下放置的20150731A批中间体样品,依法配制供试品溶液,分别于配制后0h、2h、4h、6h、8h进样测定,记录峰面积,考察其供试品溶液各个杂质的稳定性情况,并统计杂质个数,结果见表6。表6有关物质检查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时间0h2h4h6h8h1-溴-4-氯丁烷(%)0.047%0.048%0.047%0.047%0.047%试验结果表明,在8小时内供试品溶液检出的杂质1-溴-4-氯丁烷的含量,其结果差异不大,可知供试品溶液在配制后8小时内稳定性良好。5、重复性取20150731A批样品,按拟定的方法分别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同时制备相对应的杂质对照溶液。照上述确定的有关物质检测色谱条件,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其有关物质检查重复性试验结果见表7。表7有关物质检查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样品样1样2样3样4样5样61-溴-4-氯丁烷(%)0.047%0.048%0.047%0.043%0.051%0.042%试验结果表明,6份样品杂质1-溴-4-氯丁烷的测定结果差异不大,本法测定本品中的杂质1-溴-4-氯丁烷,重复性良好。6、系统适用性试验取依匹哌唑中间体0.5mg及1-溴-4-氯丁烷对照品4μg,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系统适用性溶液;量取20μL系统适用性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依匹哌唑中间体与1-溴-4-氯丁烷之间的分离度应不低于2.0,理论塔板数按1-溴-4-氯丁烷峰计算应不小于2000。制备供试品溶液:称取依匹哌唑中间体2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使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制备对照品溶液:称取对照品(1-溴-4-氯丁烷)4mg,置于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于5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1-溴-4-氯丁烷色谱峰的峰高约为记录仪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果显示1-溴-4-氯丁烷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1-溴-4-氯丁烷的含量不得过0.2%。按照上述的方法,对依匹哌唑中间体进行检测3次。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中检出1-溴-4-氯丁烷的量为0.047%,依匹哌唑中间体与1-溴-4-氯丁烷达到良好的基线分离。7、定量限和检测限取浓度为0.53887mg/mL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贮备液,逐级稀释至一定浓度,摇匀,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当杂质1-溴-4-氯丁烷浓度为每1mL中含1.29μg时,峰高约为基线噪音的10倍,按信噪比等于10:1计,测得杂质1-溴-4-氯丁烷的定量限为25.8ng。量取“1-溴-4-氯丁烷定量限试验项下”对照品溶液3mL,置于10mL量瓶中,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精密量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杂质1-溴-4-氯丁烷浓度为每1mL中含0.387μg,峰高约为基线噪音的3倍,按信噪比等于3:1计,测得杂质1-溴-4-氯丁烷的检测限为7.74ng。8、回收率浓度1:称取中间体样品2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贮备液(43.11μg/mL)0.8mL,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配制三份,备用;浓度2:称取中间体样品2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贮备液(43.11μg/mL)1mL,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配制三份,备用;浓度3:称取中间体样品2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贮备液(43.11μg/mL)1.2mL,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同法配制三份,备用;另外,按照上述拟定的方法制备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供试品及杂质1-溴-4-氯丁烷对照品溶液20μL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并计算上述成分的测得量及回收率,其结果见表8。表8杂质1-溴-4-氯丁烷回收率试验结果表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杂质1-溴-4-氯丁烷的含量,回收率较好,测定的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9、破坏性试验为了进一步考察上述初步确定的色谱系统的专属性,拟以酸、碱、氧化、高温、强光破坏后的样品进样分析,考察样品的降解情况,以及主峰与杂质峰的分离情况。酸破坏称取20150731A批中间体20.15mg,置10mL量瓶中,加入0.1mol/L盐酸2mL,摇匀,加入0.1mol/L氢氧化钠2mL中和,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碱破坏称取20150731A批中间体20.48mg,置10mL量瓶中,加0.1mol/L氢氧化钠2mL,摇匀,加入0.1mol/L盐酸2mL中和,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氧化破坏称取20150731A批中间体20.04mg,置10mL量瓶中,加30%过氧化氢溶液2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高温破坏取经130℃烘箱中加热3小时的20150731A批中间体,精密称取20.39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强光破坏称取20150731A批中间体20.47mg,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后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于紫外光灯下放置24h,即得。未破坏样品称取20150731A批中间体19.77mg,置于1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酸碱空白溶液的制备:取0.1mol/L盐酸2mL,置10mL量瓶中,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mL中和,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氧化空白溶液的制备:取30%过氧化氢溶液2mL,置10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照上述拟定的色谱条件,取上述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见表9。表9破坏试验结果表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色谱条件下,本品在酸、碱、氧化、高温条件下均较为稳定,供试品溶液在光照射下,中间体中的杂质1-溴-4-氯丁烷明显增加,因此,本法完全能满足本品中杂质1-溴-4-氯丁烷检测的需要,因此,本品的检测和贮存等各项操作条件均应在避光条件下进行。综上所述,本发明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的检测方法,通过多种工艺的筛选,有效将依匹哌唑中间体中1-溴-4-氯丁烷分离检测出来,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并且具有线性关系优异、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好、回收率好、操作简便等诸多优点,适合于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