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5817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性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磁铁不是人发明的,是天然的磁铁矿。最早发现及使用磁铁的应该是中国人,古代中国人发现自然界中有种天然磁铁磁化的石头,称其为“吸铁石”。这种石头可以魔术般的吸起小块的铁片,而且在随意摆动后总是指向同一方向。早期的航海者把这种磁铁作为其最早的指南针在海上来辨别方向,“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今天磁铁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强力材料。通过合成不同材料的合金可以达到与吸铁石相同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提高磁力。在18世纪就出现了人造的磁铁,但制造更强磁性材料的过程却十分缓慢,直到20世纪20年代制造出铝镍钴。随后,20世纪50年代制造出了铁氧体,70年代制造出稀土磁铁包括钕铁硼和钐钴。至此,磁学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强磁材料也使得元件更加小型化。为了更好地使用磁铁,在应用前需要进行磁铁的磁性检测,电磁铁也不例外。

现有的磁性检测装置存在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检测准确度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检查准确度高的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磁性检测装置的操作复杂、费时费力、检测准 确度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检查准确度高的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包括有铁质固定板、小磁铁块、滑轨Ⅰ、滑块Ⅰ、钢球、槽体、底板、支架、放置框、支杆Ⅰ、气缸、滑轨Ⅱ、弹性件、导轨、铁块Ⅰ、支杆Ⅱ、齿轮、电动推杆、电动吸盘、齿条和滑块Ⅱ,铁质固定板前方中部设有白纸,铁质固定板的底部设有滑轨Ⅰ,滑轨Ⅰ上设有滑块Ⅰ,滑块Ⅰ上方设有钢球,铁质固定板的右侧设有槽体,槽体内放置有小磁铁块,底板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支架、放置框、支杆Ⅰ、气缸和滑轨Ⅱ,支架右侧设有导轨,导轨上设有铁块Ⅰ,铁块Ⅰ与导轨配合,铁块Ⅰ与支架之间连接有弹性件,铁块Ⅰ上方连接有支杆Ⅱ,支杆Ⅱ上端与滑块Ⅰ连接,支杆Ⅰ上端设有齿轮,齿轮上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底端设有电动吸盘,滑轨Ⅱ上设有滑块Ⅱ,滑块Ⅱ的左侧连接有齿条,气缸与齿条的下端相连接,齿条与齿轮啮合。

优选地,还包括有刻度尺,铁质固定板上设有刻度尺,刻度尺设置在白纸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有尼龙板,滑轨Ⅰ与导轨内均镶嵌有尼龙板。

优选地,弹性件为弹簧。

工作原理:从槽体内取用小磁铁块,然后将小磁铁块放在铁质固定板上,用于固定白纸。气缸伸长,带动齿条向上移动,齿轮逆时针转动,电动推杆向下摆动,关闭气缸。电动推杆伸长,电动吸盘接触放置框内的待测电磁铁时,电动吸盘工作,将待测电磁铁吸起,电动推杆缩短复位。气缸缩短,带动齿条向下移动,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电动推杆顺时针向上摆动,待测电磁铁移动 到导轨上方后关闭气缸。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待测电磁铁至适当位置,电动吸盘关闭,此时待测电磁铁被放置到导轨上,电动推杆缩短,电动吸盘复位。待测电磁铁通电带有磁性,吸引铁块Ⅰ沿导轨向右移动,带动滑块Ⅰ与钢球向右移动。钢球上带有墨水,滚动时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可用痕迹的长短来检测磁性的大小。检测完成后待测电磁铁断电,人工取走待测电磁铁,电磁铁不再吸引铁块Ⅰ,铁块Ⅰ在弹性件弹力作用下向左复位,由此往复以上操作即可检测电磁铁的性能强弱。

因为还包括有刻度尺,铁质固定板上设有刻度尺,刻度尺设置在白纸上方,完成测试不需取下白纸,可直接读出数据,方便了装置的使用。

因为还包括有尼龙板,滑轨Ⅰ与导轨内均镶嵌有尼龙板,尼龙板能减少滑轨Ⅰ和滑块Ⅰ之间及导轨与铁块Ⅰ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少摩擦力带来的误差,使检测更加精准。

因为弹性件为弹簧,所以这样能够使其弹性效果更好,从而使其检测更精确。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检查准确度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铁质固定板,2-白纸,3-小磁铁块,4-滑轨Ⅰ,5-滑块Ⅰ,6-钢球,7-槽体,8-底板,9-支架,10-放置框,11-支杆Ⅰ,12-气缸,13-滑轨Ⅱ,14-弹性件,15-导轨,16-铁块Ⅰ,17-支杆Ⅱ,18-齿轮,19-电动 推杆,20-电动吸盘,21-齿条,22-滑块Ⅱ,23-刻度尺,24-尼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电磁铁性能精确检测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有铁质固定板1、小磁铁块3、滑轨Ⅰ4、滑块Ⅰ5、钢球6、槽体7、底板8、支架9、放置框10、支杆Ⅰ11、气缸12、滑轨Ⅱ13、弹性件14、导轨15、铁块Ⅰ16、支杆Ⅱ17、齿轮18、电动推杆19、电动吸盘20、齿条21和滑块Ⅱ22,铁质固定板1前方中部设有白纸2,铁质固定板1的底部设有滑轨Ⅰ4,滑轨Ⅰ4上设有滑块Ⅰ5,滑块Ⅰ5上方设有钢球6,铁质固定板1的右侧设有槽体7,槽体7内放置有小磁铁块3,底板8上方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支架9、放置框10、支杆Ⅰ11、气缸12和滑轨Ⅱ13,支架9右侧设有导轨15,导轨15上设有铁块Ⅰ16,铁块Ⅰ16与导轨15配合,铁块Ⅰ16与支架9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4,铁块Ⅰ16上方连接有支杆Ⅱ17,支杆Ⅱ17上端与滑块Ⅰ5连接,支杆Ⅰ11上端设有齿轮18,齿轮18上设有电动推杆19,电动推杆19的底端设有电动吸盘20,滑轨Ⅱ13上设有滑块Ⅱ22,滑块Ⅱ22的左侧连接有齿条21,气缸12与齿条21的下端相连接,齿条21与齿轮18啮合。

还包括有刻度尺23,铁质固定板1上设有刻度尺23,刻度尺23设置在白纸2上方。

还包括有尼龙板24,滑轨Ⅰ4与导轨15内均镶嵌有尼龙板24。

弹性件14为弹簧。

工作原理:从槽体7内取用小磁铁块3,然后将小磁铁块3放在铁质固定板1上,用于固定白纸2。气缸12伸长,带动齿条21向上移动,齿轮18逆时针 转动,电动推杆19向下摆动,关闭气缸12。电动推杆19伸长,电动吸盘20接触放置框10内的待测电磁铁时,电动吸盘20工作,将待测电磁铁吸起,电动推杆19缩短复位。气缸12缩短,带动齿条21向下移动,带动齿轮18顺时针转动,电动推杆19顺时针向上摆动,待测电磁铁移动到导轨15上方后关闭气缸12。电动推杆19伸长,带动待测电磁铁至适当位置,电动吸盘20关闭,此时待测电磁铁被放置到导轨15上,电动推杆19缩短,电动吸盘20复位。待测电磁铁通电带有磁性,吸引铁块Ⅰ16沿导轨15向右移动,带动滑块Ⅰ5与钢球6向右移动。钢球6上带有墨水,滚动时会在白纸2上留下痕迹,可用痕迹的长短来检测磁性的大小。检测完成后待测电磁铁断电,人工取走待测电磁铁,电磁铁不再吸引铁块Ⅰ16,铁块Ⅰ16在弹性件14弹力作用下向左复位,由此往复以上操作即可检测电磁铁的性能强弱。

因为还包括有刻度尺23,铁质固定板1上设有刻度尺23,刻度尺23设置在白纸2上方,完成测试不需取下白纸2,可直接读出数据,方便了装置的使用。

因为还包括有尼龙板24,滑轨Ⅰ4与导轨15内均镶嵌有尼龙板24,尼龙板24能减少滑轨Ⅰ4和滑块Ⅰ5之间及导轨15与铁块Ⅰ16之间的摩擦力,可以减少摩擦力带来的误差,使检测更加精准。

因为弹性件14为弹簧,所以这样能够使其弹性效果更好,从而使其检测更精确。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