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1705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法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通常用于医院中检测各种疾病,由于医院中病人数量很多,而且每个病人所需要检查的项目大多不同,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检测已成为业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实现了检测自动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包括:主控单元、反应单元和光电转换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在所述主控单元的控制下在预定时间分别通入待检测样品试剂、抗体磁珠溶液、缓冲洗涤液、化学发光剂和反应试剂,使得上述内容能够按照化学发光法产生可供检测的光信号;所述光电转换单元通过光纤与所述反应单元相连,通过所述光纤对所述光信号进行采集并转换处理得到脉冲信号,通过所述脉冲信号实现对所述待检测样品试剂中抗原数量的检测。

优选地,所述反应单元包括一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进样口、与所述进样口分别连通的多个样品盛载器皿、和与多个所述样品盛载器皿对应连通的多个出样口,所述进样口的进样和所述出样口的出样均受控于所述主控单元。

优选地,所述光纤的数量与所述样品盛载器皿的数量相同,每一光纤均与每一样品盛载器皿分别对应相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极,通过对所述电极进行通电,使得所述反应单元能够形成电磁场。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材质为37℃的TEC恒温材料。

优选地,所述光电转换单元包括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通过所述光纤与所述反应单元相连。

优选地,所述光纤的长度为0.5m—0.6m。

优选地,所述反应试剂为双氧水。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检测装置中设置主控单元,使得反应单元能够在主控单元的控制下在预定时间分别通入待检测样品试剂、抗体磁珠溶液、缓冲洗涤液、化学发光剂和反应试剂,进而使得上述内容能够按照化学发光法产生可供检测的光信号,以此实现检测自动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予以进一步地详尽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者先后次序的。应该理解为,这样使用的部件在适当情况下可以相互交换。

请参阅图1至图2,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化学发光法的检测装置100包括:主控单元10、反应单元20和光电转换单元30。

其中,反应单元20在主控单元10的控制下在预定时间分别通入待检测样品试剂、抗体磁珠溶液、缓冲洗涤液、化学发光剂和反应试剂,使得上述内容能够按照化学发光法产生可供检测的光信号。

光电转换单元30通过光纤31与反应单元20相连,通过光纤31对光信号进行采集并转换处理得到脉冲信号,通过脉冲信号实现对待检测样品试剂中抗原数量的检测。

主控单元10可以是微控制单元(MCU),也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还可以是其他具有信号处理和控制能力的DSP芯片、FPGA芯片、ARM芯片等等。

具体地,反应单元20包括一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内的进样口22、与进样口22分别连通的多个样品盛载器皿23、和与多个样品盛载器皿23对应连通的多个出样口24。

进样口22的进样和出样口24的出样均受控于主控单元10。换而言之,反应单元20中所进行的各种反应操作均受控于主控单元10,以达到自动检测的目的,有效地降低了人工操作成本,同时还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实施例中,壳体21上设有电极,通过对电极进行通电,使得反应单元20能够形成电磁场,进而通过电磁场对磁珠溶液中的磁珠产生吸附作用。

较优地,壳体21的材质为37℃的TEC恒温材料,以确保壳体21内的反应温度不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

光纤31的数量与样品盛载器皿23的数量相同,每一光纤31均与每一样品盛载器皿23分别对应相连。

进一步地,光电转换单元30包括光电倍增管32,光电倍增管32通过多根光纤31分别与多个样品盛载器皿23相连。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中所进行的各种反应操作均是受控于主控单元10的,在同一时间只有其中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能够产生可供检测的光信号,因此,光电倍增管32在同一时间只能通过其中一根光纤31(即与该其中一个产生可供检测的光信号的样品盛载器皿23相连的光纤31)采集到该可供检测的光信号,而其余光纤31中所得到的光信号的光强度为0,从而避免了多根光纤31之间发生相互干扰。

较优地,光纤的长度为0.5m—0.6m,以确保光电倍增管32能够采集到光损较小的光信号,从而有利于待检测样品试剂中抗原数量的检测。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光电转换单元30还可以包括光电探测器或者其他具有光电转换功能的电路。

现结合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化学发光法检测原理加以详细说明如下。

主控单元10在预定第一时间向进样口22连通的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通入待检测样品试剂;

在预定第二时间向进样口22连通的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通入抗体磁珠溶液,使得待检测样品试剂中的抗原与抗体磁珠溶液中的抗体完全反应,进而使得抗体和抗原都结合在磁珠上;

在预定第三时间向壳体21通电形成电磁场,使得磁珠被吸附至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上,并向进样口22连通的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通入缓冲洗涤液,将样品盛载器皿23中过量的待检测样品试剂冲洗掉并由连通于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的出样口24排出;

在预定第四时间撤掉磁场并向进样口22连通的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通入化学发光剂,使得化学发光剂与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中剩余的抗原(即与抗体结合于磁珠上的抗原)完全反应,进而使得化学发光剂也被结合在了磁珠上;

在预定第五时间再次向壳体21通电形成电磁场,使得磁珠吸附至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上,并将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中过量的化学发光剂冲洗掉并由连通于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的出样口24排出;

在预定第六时间向进样口22连通的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通入反应试剂双氧水,该双氧水将与样品盛载器皿23中剩余的化学发光剂(即与抗原结合于磁珠上的化学发光剂)反应,进而使得化学发光剂发光,由此产生了可供检测的光信号;

待产生了可供检测的光信号,光电倍增管32将通过光纤对第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中的可供检测的光信号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该可供检测的光信号转换为脉冲信号。

由于完全反应的化学发光剂与抗原是呈线性关系的,因此通过对脉冲信号进行计数,即完成了对待检测样品试剂中抗原数量的检测。

值得一提的是,检测装置100中包含了多个样品盛载器皿23,主控单元10能够按照上述过程对每一个样品盛载器皿23的待检测样品试剂进行检测,从而实现检测自动化,提高检测效率。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