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水温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289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水温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上所使用的测量水位装置主要是标杆或者是通过标注水位警戒线警示当前水位,但是需要工作人员主动到现场观测水位情况,这样不断的往返观测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水位的提示有时候不够及时会延迟报警时机。目前,水温不仅是水利工程水库水环境的主要研究内容,也在水库的规划设计和运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现有的水温测量装置其探头直接暴露在水中,容易引起一些水下生物在该装置周围活动,对测试造成了影响,且探头容易粘附和缠绕一些水下生物,导致引起测试误差,而长期的粘附、缠绕及变质还可能导致探头的测试误差,甚至损坏,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水温测量装置,它具有能够测量水位并能快速观察到水位情况、报警及时、能够测量纵向各层水温及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水温测量装置,包括浮板体,所述浮板体的下部设置有信号检测器,所述信号检测器的下侧设置有的卷绳盘,所述卷绳盘上缠绕有测量绳,所述测量绳的端部连接有坠体;所述浮板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信号警示灯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显示屏及信号警示灯电连接;所述信号检测器与显示屏及信号警示灯相连接;所述浮板体的下部还设置有垂绳,所述垂绳的端部连接有球坠体,所述垂绳上间隔设置有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周围罩设有圆筒滤网,所述圆筒滤网设置在垂绳的纵向长度上。

所述显示屏、信号警示灯及蓄电池的表面均覆装有防水套。

所述温度探头连接有温度信息发射器,所述温度信息发射器与显示屏相连接。

所述圆筒滤网为90目滤网的孔径。

所述圆筒滤网的轴线与垂绳重合。

所述圆筒滤网的上开口设置在浮板体下表面,圆筒滤网的下开口罩设在球坠体表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信号检测器将水位信号传递到显示屏及信号警示灯,能够在显示屏上随时可以观察到水位的情况,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报警及时;使用温度探头可测量水温,通过温度信息发射器可将温度信息传递到显示屏上,方便监测其各层水温;并且在温度探头周围罩设圆筒滤网,在圆筒滤网的保护下,水下生物均无法接触到温度探头,更无法粘附到温度探头上,有效的提高水温测量的可靠性,提高抗干扰能力,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延长测量装置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见图1所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水温测量装置,包括浮板体10,浮板体10采用有机塑料材质制作。浮板体10的下部设置有信号检测器11,信号检测器11的下侧设置有的卷绳盘12,卷绳盘12上缠绕有测量绳13,测量绳13的端部连接有坠体14;浮板体10的上表面设置有显示屏15、信号警示灯16及蓄电池17,蓄电池17分别与显示屏15及信号警示灯16电连接;信号检测器11与显示屏15及信号警示灯16相连接;置于水中以后,坠体14下降到水底,浮板体10漂浮在水面,通过信号检测器11可检测到测量绳13的长度,当测量绳13的长度过长时,信号检测器11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显示屏15上,在显示屏15上即能随时可以观察到水位的情况,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报警及时。显示屏15、信号警示灯16及蓄电池17的表面均覆装有防水套,能够很好的保护并防止浸水。浮板体10的下部还设置有垂绳18,垂绳18的端部连接有球坠体19,垂绳18上间隔设置有温度探头20,温度探头20连接有温度信息发射器,温度信息发射器与显示屏15相连接;温度探头20周围罩设有圆筒滤网21,圆筒滤网21设置在垂绳18的纵向长度上,圆筒滤网21为90目滤网的孔径;圆筒滤网21的轴线与垂绳18重合,圆筒滤网21的上开口设置在浮板体10下表面,圆筒滤网21的下开口罩设在球坠体19表面,使用温度探头20可测量水温,通过温度信息发射器可将温度信息传递到显示屏15上,方便监测其各层水温;并且在温度探头20周围罩设圆筒滤网21,在圆筒滤网21的保护下,水下生物均无法接触到温度探头20,更无法粘附到温度探头20上,有效的提高水温测量的可靠性,提高抗干扰能力,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延长测量装置的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