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减少噪音对CT成像影响的工业CT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4589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减少噪音对CT成像影响的工业CT检测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CT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减少噪音对CT成像影响的工业CT检测机。



背景技术:

工业CT是指应用于工业中的核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依据辐射在被检测物体中的减弱和吸收特性,同物质对辐射的吸收本领与物质性质有关,所以,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他辐射源发射出的、具有一定能量和强度的X射线或γ射线,在被检测物体中的衰减规律及分布情况,就有可能由探测器陈列获得物体内部的详细信息,最后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像重建技术,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工业CT检测机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噪音较大,对CT检测的图像成形有很大的影响,使形成的图像严重失真,且使得探测的数据准确性较低,由于没有设置音量检测设备,无法确定检测的工件测得的数据是否受到了噪音的干扰,而且丝杠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去,弹簧的性能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出现探测器和射线发射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影响图像的成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少噪音对CT成像影响的工业CT检测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丝杠在长时间的工作下去,弹簧的性能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出现探测器和射线发射器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影响图像的成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噪音对CT成像影响的工业CT检测机,包括机箱外壳、消声泡沫、探测器和音量检测器,所述机箱外壳的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且机箱外壳的右侧设置有成像显示器,所述成像显示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机箱外壳的内部右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且机箱外壳内部靠近伺服电机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伺服电机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左侧设置有从动轮,所述机箱外壳内部靠近从动轮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丝杠驱动轮,所述消声泡沫安装在机箱外壳的内壁上,所述丝杠驱动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的右侧设置有射线发射器,所述射线发射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音量检测器安装在射线发射器的右下方,且音量检测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机箱外壳的前方设置有门,所述门的前表面上嵌入设置有真空玻璃,且门后方靠近从动轮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主动轮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所述探测器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杠的左侧,所述第二滚珠丝杠左侧靠近探测器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准直器,所述准直器和探测器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与机箱外壳通过转向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丝杠驱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与第二滚珠丝杠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圈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密封胶圈分别安装在门的左右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因为设置有准直器,可一直检测探测器和射线发射器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运行,避免出现显像设备上无法显示图像的情况,而且设置有音量检测设备,主要用来检测工厂的噪音音量,从而对工厂的音量进行控制,避免出现过大的噪音对工件探测影响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射线发射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面板、2-第一滚珠丝杠、3-机箱外壳、4-消声泡沫、5-门、6-真空玻璃、7-密封胶圈、8-第二滚珠丝杠、9-成像显示器、10-探测器、11-主动轮、12-伺服电机、13-准直器、14-旋转工作台、15-从动轮、16-皮带、17-音量检测器、18-丝杠驱动轮、19-射线发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减少噪音对CT成像影响的工业CT检测机,包括机箱外壳3、消声泡沫4、探测器10和音量检测器17,机箱外壳3的左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且机箱外壳3的右侧设置有成像显示器9,成像显示器9与控制面板1电性连接,机箱外壳3的内部右下方设置有伺服电机12,且机箱外壳3内部靠近伺服电机12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主动轮11,伺服电机12与控制面板1电性连接,主动轮11的左侧设置有从动轮15,机箱外壳3内部靠近从动轮15的左侧位置处设置有丝杠驱动轮18,消声泡沫4安装在机箱外壳3的内壁上,丝杠驱动轮18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滚珠丝杠2,第一滚珠丝杠2的右侧设置有射线发射器19,射线发射器19与控制面板1电性连接,音量检测器17安装在射线发射器19的右下方,且音量检测器17与控制面板1电性连接,机箱外壳3的前方设置有门5,门5的前表面上嵌入设置有真空玻璃6,且门5后方靠近从动轮15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旋转工作台14,旋转工作台14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密封胶圈7,主动轮11的上方设置有第二滚珠丝杠8,探测器10安装在第二滚珠丝杠8的左侧,第二滚珠丝杠8左侧靠近探测器10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准直器13,准直器13和探测器10均与控制面板1电性连接。

控制面板1与机箱外壳3通过转向杆固定连接。丝杠驱动轮18与从动轮15通过皮带16传动连接。伺服电机12与第二滚珠丝杠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密封胶圈7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密封胶圈7分别安装在门5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的准直器13属于光纤通信光器件,用于输入输出的一个光学设备,其结构很简单:光纤传出的发散光,通过前置的类似凸透镜,变成平行光(高斯光束),来检测设备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目前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本实用新型中的音量检测器17用于检测声音大小级别,特别是噪声的一种最基本的仪器。音量检测器17一般由电容式传声器、前置放大器、衰减器、放大器、频率计网络以及有效值指示表头等组成,音量检测器17是模拟人耳对等响曲线中纯音的响应,它的噪声计算曲线形状与响曲线相反,从而使电信号的中、低频段有较大的衰减;本实用新型中的射线发射器19与传统常规武器用动能或化学能摧毁目标不同,现行的射线发射器19以光速或接近光速运动的光子或粒子达到目的,经变流器将交流电变换成两百伏以上的高压直流电,再通过脉冲变压器产生出十至三十伏有相当电流的脉冲直流电压.加至激光管产生激光。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工业CT检测机接通外部电源,再将需要检测的工件放置在旋转工作台14的上方,通过伺服电机12的工作带动主动轮11进行转动,由皮带16带动丝杠驱动轮18和从动轮15进行转动,从而旋转工作台14上的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转动,丝杠驱动轮18驱动第一滚珠丝杠2进行工作,将带动射线发射器19进行上下运动,同时主动轮11驱动第二滚珠丝杠8工作,带动了探测器10的上下运动,准直器13起到一个检测射线发射器19和探测器10是否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作用,当其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时,控制面板1上的指示灯会不停的闪烁,通过门5上的真空玻璃6可看见工件的检测运行情况,密封胶圈7能起到一个隔断噪音的效果,检测到的影像会在成像显示器9上显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