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信号传递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激光测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2284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信号传递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激光测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测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信号传递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激光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测距装置的探测头部分连接有激光组件,该激光组件通过发射和接收反射信息完成特定空间内物体的距离的测试。同时为了保证测试的多角度性,该探测头部分是可以相对于其本体进行转动的;此外为了保证探测的距离和物体的角度数据的传输,一般需要将探测头部分的电路控制板与本体上的主电路控制板进行电连接,进而完成整个测距过程的控制。但是现有的电连接方式多为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在探测头部分转动时容易形成缠绕,进而影响装置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信号传递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激光测距装置内转动结构电连接方式影响装置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光信号传递结构,包括转动件、分别连接在所述转动件上下两侧的第一电路光电模块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所述转动件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和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通过所述通孔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上设有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配合的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连接在所述转动件上端,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下方;或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连接在所述转动件 上端,所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轴,所述通孔位于所述转动轴内,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通孔同一轴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包括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和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所述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配合的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以及与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配合的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位于所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的转动中心上,所述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的转动中心上,且所述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和所述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位于转动轴的轴心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的数量为多个,且一个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对应一个所述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沿所述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对称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沿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以所述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多个所述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以所述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连接在一底座上,所述转动件带动所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相对于所述第二电路光电模块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信号传递结构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的技术效果为:通过第一电路光电模块上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的设置,以及第二电路光电模块上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的设置,该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与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通过转动件上的通孔进行光信号传输与接收,然后第一电路光电模块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上继续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的电连接。这样设计避免了传统的电线连接造成转动过程中的缠 绕。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的光信号传递结构的激光测距装置,这样设计可以保证装置的探测头部分转动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测距装置的半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信号传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光电模块位于转动件上端,第二电路光电模块设置在转动件下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光信号传递结构,包括转动件20、分别连接在该转动件20上下两侧的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该转动件20内沿竖直方向设有通孔2011,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和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通过该通孔2011电连接。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上设有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301,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上设有与该 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301配合的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401。也即该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301与该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401通过光信号进行传输,然后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上对应设置光电转换模块,进而实现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从而实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和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的电连接。

以上设计的光信号传递结构,通过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上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301的设置,以及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上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401的设置,该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301与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401通过转动件20上的通孔2011进行光信号传输与接收,然后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上继续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和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的电连接。这样设计避免了传统的电线连接造成转动过程中的缠绕。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可以连接在该转动件20上端,同时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设置在该转动件20下方;

也可以是,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连接在该转动件20上端,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设置在该转动件20下方。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转动件20包括支撑圆盘202和连接在支撑圆盘202中间的转动轴201,以及驱动该支撑圆盘202和转动轴201转动的驱动装置,该通孔2011位于该转动轴201内,并且该转动轴201与该通孔2011同一轴心。也即该通孔2011的中心使转动中心。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光信号传输组件301包括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和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该第二光信号传输组件401包括与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配合的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4012,以及与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配合的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为一个与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电连接的单色信号灯,该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为一个与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电连接的单色信号灯,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和该第二光信号发 射单元4011发射的光信号波长相同或者不同。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位于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的转动中心上,该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4012位于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的转动中心上,并且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和该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4012位于转动轴201的轴心上。这样设计使得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和该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4012的光信号发射和接收是连续的。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的数量为多个,该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的数量为多个,并且一个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对应一个该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沿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对称布置,并且多个该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沿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对称布置。也即多个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为中心对称布置,这样保证了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对转动件20转动时,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上的一个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可以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与所有的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对应一次。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应的光信号的传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以该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多个该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以该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为圆心呈圆环形布置。这样设计同样可以保证了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对转动件20转动时,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上的一个第二光信号发射单元4011可以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与所有的第一光信号接收单元3011对应一次。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应的光信号的传输。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连接在一底座上,该转动件20带动该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相对于该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第一电路光电模块30将激光测距装置探测 到的距离和角度的数据通过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经第一光信号发射单元3012发送给第二光信号接收单元4012,在经过第二电路光电模块40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存储。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有前述的光信号传递结构的激光测距装置10,这样设计可以保证装置的探测头101部分转动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