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50594阅读:18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有机光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机半导体材料已经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有机光伏器件(OPV)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半导体器件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靠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的传输来完成的。如在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中,其工作原理是:外加电压电场的作用下,阳极向发光层输出空穴、阴极向发光层输出电子,且在发光层形成激子,在此过程中发生辐射衰减,其能量放出而形成发光现象。因此,有机半导体的电子传输能力对器件性能的好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有机半导体材料绝大多数为共轭芳香烃。

在共轭芳香烃分子内往往有多个π共轭体系存在,导致不同芳香烃呈现出多样的光电性能,满足不同光电子器件的应用。在共轭芳香烃分子中,不同的π共轭体系在其对相应的UV光谱中体现出来不同形状和位置的特征峰。而且分子内不同的π共轭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会导致光电性能有所改变。因此,搞清楚分子内π共轭体系在分子内的存在形式对光电性能的研究具有指导性作用。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在一些特定具有多个π共轭体系结构的有机分子中,其中某些π共轭体系既没有发生相互共轭,也不是通过单键直接相连,而是由两个单键将两个π体系连接起来,我们称这种相互作用为π-π超共轭效应。它对材料的光电性能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影响。而共轭芳香烃的研究过程中,UV光谱经常用来定性的体现某种官能团是否存在;因此,可以通过UV光谱来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π-π超共轭效应是否存在。

本发明具体是通过对具有相似分子结构共轭芳香烃的结构分析、运用UV光谱等手段,综合分析所研究芳香烃分子中是否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本发明对有机发光材料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共轭芳香烃分子结构研究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可以简单、直接的反映出分子内π共轭体系的存在形态,对研究有机分子内部结构及其光电子性能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技术方案: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对照材料,所选择的对照材料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与目标材料相同的主共轭体系,所述主共轭体系是指分子中最大的π共轭结构,且所述目标材料和对照材料均为芳香烃分子;

步骤二、测试目标材料及对照材料的UV光谱图;

步骤三、对实验所得的UV光谱图进行分析,利用对照材料的UV光谱确定主共轭体系吸收峰的位置和峰形,对比分析目标材料的UV光谱,如果主共轭体系所对应的吸收峰峰形发生了变化,并且吸收峰的个数多余其分子中共轭体系的个数,则说明该目标材料具有π-π超共轭效应,反之,则无。

作为优选,所述目标材料具有至少两个π共轭体系。

作为优选,所述对照材料具有至少一个π共轭体系。

作为优选,所述目标材料及对照材料在良溶剂配制成的溶液或薄膜状态下用UV光谱进行表征。

作为优选,所述良溶剂为二氯甲烷。

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判断共轭芳香烃分子中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方法,能够直接反映出共轭芳香烃分子内π共轭体系的存在形式,为研究分子内部结构提供新的方法。

2、分子内π共轭体系的存在形式直接影响着材料光电子性能,因此本发明对材料光电性能的研究也有着推动作用。

3、分子内π-π超共轭效应的存在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本发明为研究材料聚集形貌等物理性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4、本发明实验测试条件要求不高,容易操作。

本发明可以判断出有机分子中是否含有π-π超共轭效应,进一步完善了分子结构对分子间相互作用、发光特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BP1和PFP1在溶液状态下的UV光谱图;

图2为BP1和PFP1在薄膜状态下的UV光谱图;

图3为PFP1聚集状态的SEM图;

图4为BP1聚集状态的SEM图;

图5为BP2和PFP2在溶液状态下的UV光谱图;

图6为BP2和PFP2在薄膜状态下的UV光谱图;

图7为PFP2聚集状态的SEM图;

图8为BP2聚集状态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判断有机材料PFP1分子结构中π-π超共轭效应的存在。

具体步骤:

1.选定与PFP1具有相同主共轭体系的BP1作为对照材料,所述主共轭体系是指分子中最大的π共轭结构,PFP1和BP1均为芳香烃分子。PFP1、BP1结构如下:

2.分别测试PFP1和BP1在溶液、薄膜状态下的UV光谱图。

3.参照图1,从溶液状态下两种化合物的UV光谱图可以看出,BP1仅在355nm处出现一个较宽的峰值,这是由于在BP1分子中芴C2位的芘与芴发生了相互共轭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芘-芴π共轭体系所形成的。而在PFP1分子中出现两尖锐的峰值,很明显在335nm处的峰值为芴C9位上的芘,此处尖峰同时也表明芴C9的芘没有与芴发生相互共轭而单独作为一个π共轭体系存在分子中;在352nm处出现一个尖峰与芴-芘共轭所形成大的π共轭体系形成的峰值(应该在355nm左右)发生了部分重叠;截然不同是在352nm处为一个新的峰值出现,此处峰值是位芴C9的芘的π共轭体系与芴-芘共轭所形成大的π共轭体系相互作用所形成,即π-π超共轭效应。薄膜状态下的UV光谱测试结果(如图2)与图1相呼应。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在PFP1分子内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

除此之外,对PFP1、BP1的聚集形貌进行了观测(见图3、图4),得出分子内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分子容易形成更均一的形貌,这说明π-π超共轭效应间接地影响着分子间作用力。

实施例2

判断有机材料PFP2分子结构中π-π超共轭效应的存在。

具体步骤:

1.选定与PFP2具有相同主共轭体系的BP2作为对照材料,所述主共轭体系是指分子中最大的π共轭结构,PFP2和BP2均为芳香烃分子。PFP2、BP2结构如下:

2.分别测试PFP2和BP2在溶液、薄膜状态下的UV光谱。

3.参照图5,从溶液状态下两种化合物的UV光谱图可以看出,BP2仅在365nm处出现一个较宽的峰值,这是由于在BP2分子中芴C2位的芘与芴发生了相互共轭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芴-芘π共轭体系而形成的。而在PFP2分子中出现两尖锐的峰值,在335nm处的峰值为芴C9位上的芘,此处尖峰同时也表明芴C9的芘没有与芴发生相互共轭而单独作为一个π共轭体系存在分子中;在352nm处出现一个尖峰与芴-芘共轭所形成大的π共轭体系形成的峰值应该在365nm左右)发生了部分重叠,同样,在352nm处为一个新的峰值出现,此处峰值是位芴C9的芘的π共轭体系与芴-芘共轭所形成大的π共轭体系相互作用所形成,即π-π超共轭效应。分析得出:在PFP2分子内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薄膜状态下的UV光谱测试结果(如图6)与图5相呼应。因此,进一步证实了在PFP1分子内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

相似的,对PFP2、BP2的聚集形貌进行观测(见图7、图8),得出分子内存在π-π超共轭效应的分子容易形成更均一的形貌,更进一步说明了π-π超共轭效应间接地影响着分子间作用力。

上述实施例中PFP1、BP1、PFP2和BP2均为合成材料,已经有相关论文的发表。具体命名如下:PFP1:2-芘基-9-(4’-(2”-乙基烷氧己基)苯)-9-芘基芴;BP1:2-芘基-9-(4’-(2”-乙基烷氧己基)苯)-9-对甲苯基芴;PFP2:2,7-二芘基-9-(4’-(2”-乙基烷氧己基)苯)-9-芘基芴;BP2:2,7-二芘基-9-(4’-(2”-乙基烷氧己基)苯)-9-对甲苯基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