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网络牢度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5454阅读:32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网络牢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合成纤维成品检验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纱线的网络度和网络牢度。衡量网络丝的质量指标主要有网络数和网络牢度(也称交络牢度)。网络数是指每米丝条上网络结的个数,网络数越高,丝束抱合性越好。但是从织物外观考虑,网络牢度过大,织物上残留的网络结较多,织物硬挺、弹性不好;网络牢度过小,在织造的各道工序中易出现断头、起毛、起球现象,造成织物疵点增多,生产效率降低。

网络牢度是指纱线网络结点在一定张力作用下不解体的能力,一拉一松直至网结散开时的次数,网络牢度越好,网络丝的后加工性能越好。

缺陷:

纱线网络度,可以根据纱线的网络结点直接用工具或仪器数出来,比较直观;但是对于纱线网络牢度的检测,目前所有专业知识及只是紧紧提供了一个概念型,并没有详细的数据说明纱线是属于轻网、中网、或者重网,并未进行区分,没有数据支撑;具体操作没有明确的操作规程及其操作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纱线网络牢度检测方法,能获得纱线网络牢度,这样可以知道哪些纱线符合生产需求,哪些不符合,从而提高产品织物的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纱线网络牢度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网络牢度概念,设置纱线网络牢度的计算公式:其中n0表示l长纱线未受力前的网络度,即网络结点个数;n1表示l长纱线未受力后的网络度,即网络结点剩余的个数;

步骤2、对l长纱线进行取样并施加预张力;

步骤3、获取l长纱线未受力前的网络结点个数,即网络度n0;

步骤4、获取l长纱线受力后的网络结点个数,即网络度n1;

步骤5、根据步骤1公式获得网络牢度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具体为:纱线取样时要施加一定的预张力t1,该预张力t1通过纱线下端夹持一定的砝码g1来实现;且该纱线与g1存在一定比例,即:其中为固定比例因数,即为每旦纱线在30~60;不同规格的纱线,对应的预张力g1是不同的。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施加预张力后的l长纱线,在黑色底板上方,光线明亮处,数出该段纱线中的网络结点个数n0,并做记录;重复操作几次,求取n0平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具体为:l纱线施加g2外力,该g2外力的选择原则与g1外力一样;施加g2外力后,在该外力作用下纱线静置保持一设定时间t,t时间过后,取消g2外力,在黑色底板上方、光线明亮处,数出纱线中的残留的网络结点个数n2,并做记录;重复测几次,取n2平均值。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t为20~50秒。

进一步的,根据网络牢度a的结果,将该纱线归属到轻网、中网、重网的分类,完成对纱线网络牢度标准的检验,获得多个的网络牢度a,将网络牢度a实行9个等级管理制度;纱线网络牢度与轻网、中网、重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网络牢度种类:轻网、中网、重网;数值区间为:轻网:0以上--40%之间、含40%;中网:40%以上--80%之间;重网:80%以上;牢度范围:轻网:a1:0-10%,a2:10%-20%、不含10%,a3:20%-30%、不含20%,a4:30%-40%、不含30%;中网a5:40%-50%、不含40%,a6:50%-60%、不含50%,a7:60%-80%、不含70%;重网:a8:80%-90%、不含80%,a9:90%-100%、不含90%。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根据网络牢度概念,设置纱线网络牢度的计算公式,对l长纱线进行取样并施加预张力;获取l长纱线未受力前的网络结点个数,即网络度n0;获取l长纱线受力后的网络结点个数,即网络度n1;根据步骤1公式获得网络牢度a。能获得纱线网络牢度,这样可以知道哪些纱线符合生产需求,哪些不符合,从而提高产品织物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纱线网络牢度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网络牢度概念,设置纱线网络牢度的计算公式:其中n0表示l长纱线未受力前的网络度,即网络结点个数;n1表示l长纱线未受力后的网络度,即网络结点剩余的个数;

步骤2、对l长纱线进行取样并施加预张力;

步骤3、获取l长纱线未受力前的网络结点个数,即网络度n0;

步骤4、获取l长纱线受力后的网络结点个数,即网络度n1;

步骤5、根据步骤1公式获得网络牢度a。

本发明具体为:1、根据网络牢度概念:网络牢度是指网络结在一定张力作用下不解体的能力。整理出纱线网络牢度的计算公式:

其中n0表示l长纱线未受力前的网络度,即网络结点个数;n1表示l长纱线未受力后的网络度,即网络结点剩余的个数。

2.l纱线的长度确定及取样方法

因为纱线本身具有一定的卷曲性,所以纱线取样时要施加一定的预张力t1,该预张力t1可通过纱线下端夹持一定的砝码g1来实现。且该纱线与g1存在一定比例,即:纱线取样时要施加一定的预张力t1,该预张力t1通过纱线下端夹持一定的砝码g1来实现;且该纱线与g1存在一定比例,即:其中为固定比例因数,即为每旦纱线在30~60;所以不同规格的纱线,对应的预张力g1是不同的。一般施加预张力g1前提,量取l=100cm长度纱线,然后对折,在对折处悬挂g1砝码。

3.l纱线长度确定后,在黑色底板上方,光线明亮处,数出该段纱线中的网络节点个数n1,并做记录。为使数据更真实,可重复操作几次,求取平均值。

4.记录好上述数据后,再施加g2外力,该g2外力的选择原则与g1外力一样;所以不同规格的纱线,g2是不同的。施加g2后,在该外力作用下纱线静置保持一定时间t。该时间t对于实际的数据影响很大,对于同一个操作流程或同类产品检验时,该时间t为固定值,不允许改变。一般t在20~50秒。

5.t时间过后,取消g2外力,在黑色底板、光线明亮处,数出纱线中的残留的网络结点个数n2.有时为使数据准确,可重复测几次,取平均值。

6.数据整理

根据网络牢度公式

将上述数据n1、n2带入公式中,得出该纱线网络牢度。

7.根据实际计算结果,将该纱线归属到轻网、中网、重网的分类,完成对纱线网络牢度标准的检验,实行9个等级管理制度。

8.纱线网络牢度与无网、轻网、中网、重网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其中,a为网络牢度,a的下标1、2、3...是统计出来的不同网络牢度。

表1

计算实际结果可“四舍五入”,然后根据上述对应关系,标示该纱线的网络牢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