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飞织鞋面变形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44639阅读:2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飞织鞋面变形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织鞋面的变形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飞织鞋面变形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飞织鞋面技术是将一只鞋子的面料一次性编织出来,替代多片布料针车工艺。这样大大地提高了鞋面的生产效率,但是编织出来的鞋面很难保证其形状的稳定性,会发生变形。现场经过压光工艺定型之后需要检测鞋面上花纹变形量,由此判断是否为合格品,如若变形太大要经过汤平工艺纠正变形。在此技术发明之前,飞织鞋面的变形检测是采用人工对菲林稿花纹的方式,速度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飞织鞋面变形检测方法,其通过在飞织鞋面上增加特定标记点,结合视觉识别技术获取标记点的位置信息并进行位置变形判断和扭转变形判断,从而判断飞织鞋面是否合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飞织鞋面变形检测方法,其通过在飞织鞋面的待切除部分上设置具有对比度的标记点,并结合视觉识别技术获取标记点的位置信息,依据标记点的位置信息结合阈值处理得到鞋面拉伸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判断拉伸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是否分别落入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和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即可判断飞织鞋面是否合格。

所述检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飞织鞋面的待切除部分上设置具有对比度的标记点,该标记点包括一位置标记点、一尺码标记点以及至少一组变形标记点;

所述位置标记点作为鞋面识别的基准点,其设置在鞋面对称中心线上且位于整个鞋面的面积中心点区域;

所述尺码标记点设置在鞋面对称中心线上靠近上方的位置处;

一组变形标记点由分别设置在鞋面两侧的两个变形标记点组成;

步骤2、通过相机对飞织鞋面进行拍照获得飞织鞋面图片,然后结合视觉识别技术在飞织鞋面图片中获取位置标记点、尺码标记点和变形标记点的位置;

步骤3、开辟多个线程进行标记点信息处理,其中,

第一线程用于计算拉伸距离bxi,i=1,2,...,3n以及扭转角度∠θi,i=1,2,...,2n,n为变形标记点的组数;所述拉伸距离为每组变形标记点中两变形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变形标记点与位置标记点的距离,扭转角度为变形标记点与位置标记点的连线与中线的夹角;

第二线程用于计算尺码标记点与位置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以获取相应尺码,根据该尺码调取飞织鞋面的理想拉伸距离bxi',i=1,2,...,3n、理想扭转角度∠θi',i=1,2,...,2n以及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δxmin~δxmax和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δ∠min~δ∠max;

步骤4、计算拉伸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拉伸变形量为第一线程得到的

拉伸距离和第二线程得到的理想拉伸距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即

δbxi=|bxi-bx′i|,i=1,2,...,3n

扭转变形量为第一线程的到的扭转角度和理想扭转角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即

δ∠θi=|∠θi-∠θi'|,i=1,2,...,2n

步骤5、采用加权平均值方法求综合变形量,得拉伸综合变形量为:

扭转综合变形量为:

wxi为δbxi的加权系数,w∠i为δ∠i的加权系数;

步骤6、判断拉伸综合变形量是否在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内,以及扭转综合变形量是否在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内,只有当拉伸综合变形量和扭转综合变形量落入阈值范围,飞织鞋面才为合格产品,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较人工检测而言,该检测方法能够实现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检测的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检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飞织鞋面的标记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基于视觉识别的飞织鞋面变形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飞织鞋面的待切除部分上设置具有对比度的标记点,该标记点包括一位置标记点、一尺码标记点以及至少一组变形标记点;

所述位置标记点作为鞋面识别的基准点,其设置在鞋面对称中心线上且位于整个鞋面的面积中心区域;

所述尺码标记点设置在鞋面对称中心线上靠近鞋尖的位置处;

一组变形标记点由分别设置在鞋面两侧的两个变形标记点组成;

步骤2、通过相机对飞织鞋面进行拍照获得飞织鞋面图片,然后结合视觉识别技术在飞织鞋面图片中获取位置标记点、尺码标记点和变形标记点的位置;

步骤3、开辟多个线程进行标记点信息处理,其中,

第一线程用于计算拉伸距离bxi,i=1,2,...,3n以及扭转角度∠θi,i=1,2,...,2n,n为变形标记点的组数;所述拉伸距离为每组变形标记点中两变形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变形标记点与位置标记点的距离,扭转角度为变形标记点与位置标记点的连线与中线的夹角;

第二线程用于计算尺码标记点与位置标记点之间的距离以获取相应尺码,根据该尺码调取飞织鞋面的理想拉伸距离bxi',i=1,2,...,3n、理想扭转角度∠θi',i=1,2,...,2n以及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δxmin~δxmax和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δ∠min~δ∠max;

步骤4、计算拉伸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拉伸变形量为第一线程得到的拉伸距离和第二线程得到的理想拉伸距离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即

δbxi=|bxi-bx′i|,i=1,2,...,3n

扭转变形量为第一线程的到的扭转角度和理想扭转角度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即

δ∠θi=|∠θi-∠θi'|,i=1,2,...,2n

步骤5、采用加权平均值方法求综合变形量,得拉伸综合变形量为:

扭转综合变形量为:

wxi为δbxi的加权系数,w∠i为δ∠i的加权系数,该加权系数由实验测试所得;

步骤6、判断拉伸综合变形量是否在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内,以及扭转综合变形量是否在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内,只有当拉伸综合变形量和扭转综合变形量落入阈值范围,飞织鞋面才为合格产品,否则为不合格产品。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设置位置标记点为pa,设置尺码标记点为pf,设置变形标记点为p00和p01、p10和p11以及p20和p21三组,则拉伸距离为:

bx1=|p00-p01|

bx2=|p10-p11|

bx3=|p20-p21|

bx4=|p00-pa|

bx5=|p10-pa|

bx6=|p20-pa|

bx7=|pa-p01|

bx8=|pa-p11|

bx9=|pa-p21|

扭转角度为:

∠θ1=∠pf-pa-p00

∠θ2=∠pf-pa-p01

∠θ3=∠pf-pa-p10

∠θ4=∠pf-pa-p11

∠θ5=∠pf-pa-p20

∠θ6=∠pf-pa-p21

尺码标记点pf与位置标记点pa之间的距离以获取相应尺码,其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

调取相应尺码飞织鞋面的理想拉伸距离bxi',i=1,2,...,9,理想扭转角度∠θi',i=1,2,...,6,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δxmin~δxmax,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δ∠min~δ∠max;

计算拉伸变形量为:

δbxi=|bxi-bxi′|,i=1,2,...,9

扭转变形量为:

δ∠θi=|∠θi-∠θi'|,i=1,2,...,6

δ∠θi=|∠θi-∠θi′|,i=1,2,...,6

最后求取拉伸综合变形量为:

扭转综合变形量为:

当δx∈[δxmin,δxmax],δ∠∈[δ∠min,δ∠max]时,飞织鞋面才为合格产品,否则为非合格产品。

本发明通过在飞织鞋面的待切除部分上设置具有对比度的标记点,并结合视觉识别技术获取标记点的位置信息,依据标记点的位置信息结合阈值处理得到鞋面拉伸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判断拉伸变形量和扭转变形量是否分别落入拉伸变形量阈值范围和扭转变形量阈值范围即可判断飞织鞋面是否合格。较人工检测而言,该检测方法能够实现自动检测,检测效率高,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检测的稳定性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