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鹿茸分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96791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鹿茸分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鹿茸分区方法,属于中药原材料等级划分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鹿茸是鹿科动物梅花鹿或者马鹿未骨化的幼角,是我国珍惜的传统中药材。因为鹿茸具有壮肾阳,补精髓,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等功效,在抗疲劳、提高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抗衰老等方面效果明显,由于这些无可替代的效用,被公认为动物药之首。在我国古今经典中医药书籍中,可以找到几百种与其他中草药配伍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的鹿茸药方。但是几乎无一例外的忽略了鹿茸不同区段差异。一般来说,鹿茸自上而下分为4个区段,即:蜡片区、粉片区、蜂片区和骨片区,不同区段的价格和效用差距较大。如:蜡片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效果较好,而骨片在治疗慢性乳腺炎方面效果要好于其它区段;市场上蜡片的价格比骨片高上百倍。因此,不管效用方面还是经济利益方面,鹿茸原材料的分区均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当前却缺乏一个科学的、公认的、合理的鹿茸分区方法。目前最常用的分区方法是根据鹿茸片的形态,肉眼判断。但是这种方法分区全凭业内人士的主观判断,人为的主观判断会存在一些个人因素,对于经验丰富的专家判断可能准确率高些,但是对于经验不丰富的人士判断准确率就低一些,不能够对鹿茸很好的分区,对于一般人士而言对于鹿茸的分区始终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因此,鹿茸的分区极其混乱,对每个区段的称呼也不相同。目前对鹿茸不同区段的称谓有40多种。更严重的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从生物学上来说,不同区段鹿茸的组织结构差异巨大,自上而下分别为间充质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逐渐变化。研究人员在分析鹿茸成分和效用时,同样由于缺乏统一的分区标准和统一的称谓,不同研究人员有不同的习惯;对同一区段,虽然可能称谓相同,但是相互比较的组织样品可能不是同一区段,造成互相之间的结果没有可比性,无法共享。因此,严重阻碍了该领域的产业发展和研究进展。技术实现要素:鹿茸自上而下分为4个区段,即:蜡片区、粉片区、蜂片区和骨片区,不同区段鹿茸价格和效用差距较大,最常用的鹿茸分区方法是根据鹿茸片的形态,肉眼判断,对于具有典型组织结构特征的区域通过人眼可以准确区分,但是对于两个区域的过渡区域通过人眼区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人的主观判断,不能客观的对鹿茸的各个区段进行合理划分,通常会导致鹿茸分区不准,造成效用和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因此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科学的、公认的、合理的鹿茸分区方法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鹿茸分区方法,能够准确鉴定人眼不能准确区分的过渡区段所属的鹿茸区段,同样也适用于能用人眼能够区分的区段,即能够用于整个鹿茸所有位置所属区段的鉴定,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鹿茸分区方法,该鹿茸分区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一、将鹿茸切下完整的一片,获得切片鹿茸;二、将步骤一获得的切片鹿茸烘干后粉碎,获得鹿茸粉;三、准确称取两份步骤二获得的鹿茸粉,分别测定鹿茸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四、按照分区值(pv)计算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切片鹿茸的分区值(pv),根据分区值判定该切片鹿茸所属的区段。进一步地,步骤四所述的判定的方法如下:pv≥46.67,则为蜡片区鹿茸;6.11≤pv≤46.66,则为粉片区鹿茸;3.21≤pv≤6.10,则为峰片区鹿茸;pv≦3.20,则为骨片区鹿茸。进一步地,步骤一获得切片鹿茸的质量≧0.4g,且所获得切片鹿茸包含鹿茸的外部皮肤。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5℃。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每份鹿茸粉0.2g-0.5g。进一步地,步骤三所述蛋白质含量是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的。具体的,凯氏定氮法按照国家标准gb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测定。进一步地,步骤三所述钙含量是通过edta滴定法测定的。具体地,按照国家标准gb5009.92-2016(食品中钙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测定。由于鹿茸价值昂贵,对鹿茸全部区域进行pv值检测可能比较麻烦,成本较高,因此对于人眼可以准确分区的鹿茸可以根据鹿茸不同区段的典型组织结构特征对鹿茸横断面的内部组织结构进行眼观判断;而对于过渡区域的鹿茸,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检测分区值pv,根据分区值进行判定鹿茸所属区域,但是本发明方法不仅限于过渡区的鉴定,对于肉眼能够鉴定的区段,本发明方法也同样适用。不同区段的典型组织结构特征如下:腊片区:鹿茸顶端的间充质区和前软骨区,未骨化,呈蜡质肉样,不含血管或无肉眼可见血管;粉片区:蜡片区下段的软骨区,未骨化,如粉覆面,血管分布均匀,粗细几乎一致;蜂片区:粉片区下段的半骨化区,中央类蜂窝状,血管粗;周围出现不完整的骨密质环,血管细密;骨片区:蜂片区下段的骨化区,类骨状,中央部分血管开始融合成小的空腔,周围出现完整骨密质环。本发明方法是利用蛋白质含量和矿物质钙的含量上的差异,建立评定指标,能够体现鹿茸自上而下逐渐过渡性变化的数据化指标,不仅准确的对鹿茸的不同区段进行定性,达到分区的目的;又为每个区段设立了数据化的硬性区分标准。本发明方法适用于鹿茸的标准化分区。分区值(pv)计算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如表1所示:表1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项目蜡片粉片蜂片骨片pv≧46.676.11-46.663.21-6.10≦3.20本发明方法可以用于对鹿茸进行分区,如梅花鹿和马鹿鹿茸。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公认的、合理的鹿茸分区方法,尤其适用于鹿茸过渡区段的分区鉴定,本发明方法为每个区段设立了数据化的硬性区分标准,不仅避免了主管判断的失误,同时又能很好的适用于任何发育阶段的鹿茸和鹿茸的任何分支。本发明方法为鹿茸成分分析、效果验证、深度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参考标准,为鹿茸质量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参考指标,为鹿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本发明方法适用于鹿茸的标准化分区。鹿茸自上而下是呈逐渐过渡性变化的,肉眼分区方法带有一定得主观因素,尤其在不同区段的过渡区,不能客观的对鹿茸的各个区段进行合理划分,本发明的分区方法能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鹿茸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两个数据来建立数据化分区指标(分区值pv),该值也是自上而下呈线性变化的,利用该值对鹿茸的不同区段进行定义,能够用于对鹿茸不同区段的鉴定划分,尤其适用于过渡区段的划分。不同区段鹿茸价格和效用差距较大,本发明方法能够对鹿茸的过渡区段进行准确的分区鉴定,避免了因肉眼判断错误,而将错误区段的鹿茸加入组方,造成组方效用降低、不能充分发挥组方作用的问题,并且避免了因肉眼分区错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于不同区段鹿茸的效用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很多用肉眼无法准确鉴定分区情况,如眼观分区有争议的鹿茸、残破的鹿茸、疑为以次充好的鹿茸、市场残碎的鹿茸片(鹿茸碎渣),上述情况即便是用肉眼分区有了结果,也存在较大的争议,本发明方法能够轻松解决上述情况,利用本发明方法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分区结论。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够用眼观判定鹿茸分区的偏见,本发明方法通过大量统计分析确定了一个能够可以用于鹿茸分区的数据指标pv值,以及每个区段鹿茸的pv值的范围,利用该pv值和范围可以对鹿茸所属区段进行鉴定。本发明方法既能够满足对鹿茸的分区需求,又能够克服现有分区方法的各种不足,并且还能够适用于多种情况,如由于对鹿茸分区需要本领域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进行鉴定,而本领域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数量较少,并且即便是本领域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对于过渡区的主观判断也容易存在判断失误,本发明方法通过数据指标进行区分,能够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方法还适用于对于想要对鹿茸分区,但是不能找到本领域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进行鉴定的情况,利用本发明方法可以自行鉴定,同样地,对于生物学分析的研究人员研究鹿茸时,涉及到对鹿茸分区找不到业内人士的,也可以按照本发明方法进行自行分区,本发明方法还适用于市场上对鹿茸区段的鉴定。附图说明图1为梅花鹿标准二杠茸分区示意图。图2为梅花鹿标准三杈茸分区示意图。图3为马鹿标准四杈茸分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以下实施例中蛋白质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凯氏定氮法按照国家标准gb5009.5-2016(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测定。钙含量是通过edta滴定法测定,按照国家标准gb5009.92-2016(食品中钙的测定)中记载的方法测定。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鹿茸分区方法,该鹿茸分区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一、将鹿茸切下完整的一片,获得切片鹿茸;二、将步骤一获得的切片鹿茸烘干后粉碎,获得鹿茸粉;三、准确称取两份步骤二获得的鹿茸粉,分别测定鹿茸粉中的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四、按照分区值(pv)计算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切片鹿茸的分区值(pv),根据分区值判定该切片鹿茸所属的区段。判定的方法如下:pv≥46.67,则为蜡片区鹿茸;6.11≤pv≤46.66,则为粉片区鹿茸;3.21≤pv≤6.10,则为峰片区鹿茸;pv≦3.20,则为骨片区鹿茸。步骤一所述切片鹿茸质量≧0.4g且包含鹿茸的外部皮肤。步骤二所述烘干的温度为65℃。步骤三中每份鹿茸粉0.2g-0.5g。实施例2为分析梅花鹿传统加工二杠茸(如图1所示)不同区段的成分差异(该试验需要三个生物学重复),需要将实验鹿茸进行统一标准的分区,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鹿茸进行统一分区,具体方法如下:1)将要分区的鹿茸从尖部开始切片,观察横断面的组织结构,到开始出现肉眼可见血管时,进行步骤2);2)取完整的1片鹿茸(≧0.4g,包含外部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每份0.4g,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3)该片鹿茸的pv≧46.67,为蜡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46.67时,则进入粉片区;4)继续切片,鹿茸内部血管分布均匀,粗细几乎一致,然后中央血管逐渐变粗,当开始出现蜂窝状时,重复步骤2);5)该片鹿茸的pv≧6.11,为粉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6.11时,则进入峰片区;6)继续切片,开始时中央血管为蜂窝状时,周围逐渐开始出现骨密质区,当开始出现骨环时,重复步骤2);7)该片鹿茸的pv≧3.21,为峰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3.20时,则进入骨片区。三支鹿茸均按照此方法分区,保证所有生物学重复处于相同的发育状态。实施例3为分析马鹿鲜四杈茸(如图3所示)不同区段的成分差异(该试验需要三个生物学重复),需要将实验鹿茸进行统一标准的的分区,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鹿茸进行统一分区,具体方法如下:1)将要分区的鹿茸从尖部开始切片,观察横断面的组织结构,到开始出现肉眼可见血管时,进行步骤2);2)取完整的1片鹿茸(≧0.4g,包含外部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3)该片鹿茸的pv≧46.67,为蜡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46.67时,则进入粉片区;4)继续切片,鹿茸内部血管分布均匀,粗细几乎一致,然后中央血管逐渐变粗,当开始出现蜂窝状时,重复步骤2);5)该片鹿茸的pv≧6.11,为粉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6.11时,则进入峰片区;6)继续切片,开始时中央血管为蜂窝状时,周围逐渐开始出现骨密质区,当开始出现骨环时,重复步骤2);7)该片鹿茸的pv≧3.21,为峰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3.20时,则进入骨片区。三枝鹿茸均按照此方法分区,保证所有生物学重复处于相同的发育状态。实施例4为分析马鹿鲜茸和梅花鹿鲜茸的成分差异(该试验需要三个生物学重复),除了需要将全鹿茸成分进行差异分析外,还需要对相同区段的马鹿茸和梅花鹿鹿茸进行分析,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鹿茸进行统一分区,具体方法如下:1)将要分区的鹿茸从尖部开始切片,观察横断面的组织结构,到开始出现肉眼可见血管时,进行步骤2);2)取完整的1片鹿茸(≧0.4g,包含外部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3)该片鹿茸的pv≧46.67,为蜡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46.67时,则进入粉片区;4)继续切片,鹿茸内部血管分布均匀,粗细几乎一致,然后中央血管逐渐变粗,当开始出现蜂窝状时,重复步骤2);5)该片鹿茸的pv≧6.11,为粉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6.11时,则进入峰片区;6)继续切片,开始时中央血管为蜂窝状时,周围逐渐开始出现骨密质区,当开始出现骨环时,重复步骤2);7)该片鹿茸的pv≧3.21,为峰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3.20时,则进入骨片区。三支鹿茸均按照此方法分区,保证所有生物学重复处于相同的发育状态。实施例5对梅花鹿三杈茸(如图2所示)的眉枝、马鹿茸的眉枝和冰枝,进行分区:由于梅花鹿三杈茸眉枝、马鹿茸的眉枝和冰枝与主干相比,骨化程度不一致,因此很难客观的进行分区,采用pv值进行分区,最为公正合理,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方法对鹿茸进行统一分区,具体方法如下:1)将要分区的鹿茸从尖部开始切片,观察横断面的组织结构,到开始出现肉眼可见血管时,进行步骤2);2)取完整的1片鹿茸(≧0.4g,包含外部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3)该片鹿茸的pv≧46.67,为蜡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46.67时,则进入粉片区;4)继续切片,鹿茸内部血管分布均匀,粗细几乎一致,然后中央血管逐渐变粗,当开始出现蜂窝状时,重复步骤2);5)该片鹿茸的pv≧6.11,为粉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6.11时,则进入峰片区;6)继续切片,开始时中央血管为蜂窝状时,周围逐渐开始出现骨密质区,当开始出现骨环时,重复步骤2);7)该片鹿茸的pv≧3.21,为峰片区鹿茸;直到当该片鹿茸的pv≦3.20时,则进入骨片区。实施例6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分区方法对一段通过眼观分区有争议的鹿茸,进行区段鉴定:1)在鹿茸的一端取完整的1片鹿茸(≧0.4g,包含外部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按照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判定该切片鹿茸的区段;2)在鹿茸的另一端取完整的1片鹿茸(≧0.4g,包含外部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按照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判定该切片鹿茸的区段;3)如果两端鹿茸片均属于同一个区段,则可以判定该鹿茸的区段;如果鹿茸分别属于不同的区段,则可判定该鹿茸的区段范围。实施例7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分区方法对一段残破的鹿茸,进行区段鉴定:1)在鹿茸的一端切取鹿茸片多片,拼成正好的一整片,(≧0.4g,包含外部的完整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按照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判定该切片鹿茸的区段;2)在鹿茸的另一端切取鹿茸片多片,拼成正好的一整片,(≧0.4g,包含外部的完整的皮肤),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按照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判定该切片鹿茸的区段;3)如果两端鹿茸片均属于同一个区段,则可以判定该鹿茸的区段;如果鹿茸分别属于不同的区段,则可判定该鹿茸的区段范围。实施例8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分区方法对市场上疑为以次充好的鹿茸片,进行区段鉴定:1)按照抽样要求抽样,每个样品鹿茸片≧0.4g,包含外部的完整的皮肤;2)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按照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判定该切片鹿茸的区段;3)如果所有样品鹿茸片均与所称鹿茸片区段相符,则可以判定该批鹿茸片没有以次充好;如果所有样品鹿茸片均与所称鹿茸片区段不符,则可以判定该批鹿茸片以次充好;如果部分样品鹿茸片与所称鹿茸片区段不符,则可以判定该批鹿茸片掺杂以次充好的鹿茸片。实施例9本实施例利用实施例1中的分区方法对市场残碎的鹿茸片(鹿茸碎渣),进行区段鉴定:1)按照抽样要求抽样,每个鹿茸样品≧0.4g,包含外部的完整的皮肤;2)65℃烘干,粉碎,均匀分成两份,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edta滴定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采用公式pv=蛋白质含量/钙含量×104,计算该片鹿茸的pv值;按照鹿茸不同区段的pv范围,则可判定该批鹿茸的区段(区段范围)或者等效的区段(区段范围)。实施例10:验证实验去市场随机采购不同区段的鹿茸:4份蜡片区鹿茸(标记为样品1-4)、4份粉片区鹿茸(标记为样品5-8)、4份蜂片区鹿茸(标记为样品9-12)和4份骨片区鹿茸(标记为样品13-16),并经过业内经验丰富的人士鉴定市场标记的区段名称无误,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16份不同区段的鹿茸进行测定蛋白质含量和钙含量,分别计算pv值,根据pv值鉴定鹿茸所属区域,鉴定结果如表2所示:表2鉴定结果通过鉴定结果发现:利用本发明方法鉴定的结果与市场标记基本吻合,市场标记的鹿茸片是人为判断的,尽管通过专业人士鉴定,仍有不准确之处,如:样品3和样品6。证明本发明方法能够准确鉴定鹿茸区段,校正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