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6589发布日期:2019-03-13 22:55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机体内第一营养要素的蛋白质,它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它在人体内并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变成氨基酸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食品中的游离氨基酸可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因此蛋白质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饮料的品质高低。

针对饮料中氨基酸的含量,现有的检测方法是,将饮料样品在磷酸盐缓冲液(ph=8.0)环境下与茚三酮(2wt%)溶液混匀并沸水浴15min,待冷却后定容至25ml,放置10min后,于570nm处检测吸光度。

上述的检测方法缺点在于:1、该方法不适用于含有蛋白质的饮料,因为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蛋白质同样能与茚三酮反应,对检测实验有较大的影响;2、只能检测试样中的氨基酸总量,无法确定各种氨基酸组分的单独含量;3、操作步骤繁琐,对检测人员技术要求较高,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直接接触到高毒性的茚三酮溶液,而且检测过程需要沸水浴,对检测人员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蛋白质变性:取2-10g饮料样品,置于25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3-5wt%的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静置10min,使饮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沉淀;

(2)提取:将上述溶液倒入离心管中,6000-6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过0.22μm的水系滤膜,置于进样瓶中,待检测;

(3)检测:将步骤(2)的待测液用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同时对饮料样品中16种氨基酸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并可以计算得到氨基酸总量;样品的前处理简单,对检测人员要求低,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本方法使检测人员无需接触高温、高毒物品,对人体健康安全有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啤酒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蛋白质变性:取2g啤酒样品,置于25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3wt%的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静置10min,使啤酒中的蛋白质变性沉淀;

(2)提取:将上述溶液倒入离心管中,6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过0.22μm的水系滤膜,置于进样瓶中,待检测;

(3)检测:将步骤(2)的待测液用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实验水平重复4次,所得到的啤酒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益生菌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蛋白质变性:取6g饮料样品,置于25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5wt%的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静置10min,使饮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沉淀;

(2)提取:将上述溶液倒入离心管中,6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过0.22μm的水系滤膜,置于进样瓶中,待检测;

(3)检测:将步骤(2)的待测液用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实验水平重复4次,所得到的益生菌饮料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核桃奶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蛋白质变性:取10g饮料样品,置于25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中加入5wt%的三氯乙酸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后静置10min,使饮料中的蛋白质变性沉淀;

(2)提取:将上述溶液倒入离心管中,65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清液过0.22μm的水系滤膜,置于进样瓶中,待检测;

(3)检测:将步骤(2)的待测液用于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

实验水平重复4次,所得到的核桃奶中各种氨基酸含量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见表1。

表1

由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各饮料中16种氨基酸的含量在100mg/kg以内,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大于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食品检测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料中游离氨基酸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同时对饮料样品中16种氨基酸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并可以计算得到氨基酸总量;样品的前处理简单,对检测人员要求低,检测结果重复性好;本方法使检测人员无需接触高温、高毒物品,对人体健康安全有保障。

技术研发人员:杨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璞
技术研发日:2017.09.06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