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阵列动压防堵型流速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536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阵列动压防堵型流速测量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阵列动压防堵型流速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中,目前,各钢铁、石化等行业由于工艺需要,具有大量的煤气管道需要流量测量,但在计量中存在以下问题:

1.含尘的气体介质由于常规的动压式流速装置结构问题,其动压孔全部正对来流方向,使介质中的颗粒型物质直接进入测量管,经常性的出现动压管堵塞,从而影响正常测量;

2.目前,常规动压式流量计由于结构原因导致差压输出较小。

3.目前,常规动压式流量计需要较长的直管段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常用的动压型流量计本身容易出现动压管堵塞问题,提供一种阵列动压防堵型流速测量装置,可以使用在大、中、小等各类管道上,提高了测量精度,解决了流量计本身的易堵塞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阵列动压防堵型流速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压传感器和静压传感器,所述的动压传感器和静压传感器分别通过各自的动压穿管孔和静压穿管孔穿设于动压固定管和静压固定管上,所述的动压固定管和静压固定管设置于固定法兰上,所述的动压固定管和静压固定管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动压接头和静压接头。

所述的动压传感器的结构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动压穿管孔,圆柱状的动压传感器的前后边上分别倒设有曲面和收尾圆角,圆柱状的动压传感器的前端设置有球形凹面,球形凹面中心设置有防堵盖,防堵盖的径向位置设置有动压取压孔,所述的动压取压孔与动压穿管孔通过动压导压孔相通;

所述的静压传感器的结构为等腰梯形板,在等腰梯形的斜边的上下棱上倒设有圆角,所述的等腰梯形板的中心设置有静压穿管孔,等腰梯形板上设置有与静压穿管孔相垂直相通的左取压孔和右取压孔。

所述的动压固定管和静压固定管平行设置,动压传感器和静压传感器数量相等,分别固定于动压固定管和静压固定管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布置,以形成阵列的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彻底解决了动压孔正对来流方向的问题,防止了颗粒物的直接进入,确保了测量装置本身的堵塞;

2.本实用新型维持了动压的大小不变,静压设置在垂直尾翼的末端,由于其位于高流速区域,可以实现自清扫,同时使其测得地静压可以大幅下降,从而提高了测速装置整体的差压输出大值;

3.本实用新型动压采用了抛物面焦点动压采集方式,可以使一定角度内的来流产生稳定地动压,以减小安装直管段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静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阵列动压防堵型流速测量装置,包括动压传感器3和静压传感器16,所述的动压传感器3和静压传感器16分别通过各自的动压穿管孔13和静压穿管孔15焊接设于动压固定管2和静压固定管17上,所述的动压固定管2和静压固定管17设置于固定法兰18上,所述的动压固定管2和静压固定管17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动压接头1和静压接头11;

所述的动压传感器3的结构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圆周面上设置有动压穿管孔13,圆柱状的动压传感器3的前后边上分别倒设有曲面9和收尾圆角4,圆柱状的动压传感器3的前端设置有球形凹面8,球形凹面8中心设置有防堵盖7,防堵盖7的径向位置设置有动压取压孔6,所述的动压取压孔6与动压穿管孔13通过动压导压孔5相通;

所述的静压传感器16的结构为等腰梯形板,在等腰梯形的斜边的上下棱上倒设有圆角,所述的等腰梯形板的中心设置有静压穿管孔15,等腰梯形板上设置有与静压穿管孔15相垂直相通的左取压孔12和右取压孔14。

所述的动压固定管2和静压固定管17平行设置,动压传感器3和静压传感器16数量相等,分别固定于动压固定管2和静压固定管17的相同位置上,分别设置有若干个等距布置,以形成阵列的结构。

每列所有动压传感器3所产生的信号通过动压固定管2经固定法兰18送往动压接头1;

每列所有静压传感器16所产生的信号通过静压固定管17经固定法兰18送往静压接头11。

所述的由动压固定管2固定的动压传感器3和静压固定管17固定的静压传感器10组成的每组测量装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组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首先将动压传感器3和静压传感器16分别套设于动压固定管2和静压固定管17上焊接起来,形成一个或多个动压传感器3和一个或多个静压传感器16组成的测量装置,然后固定于被测管道中,所有的动压传感器3输出的信号汇聚在一起后通过动压接头1作为整个装置的正压送往差压变送器的正压侧,所有的静压传感器16输出的信号汇聚在一起后通过静压接头11作为整个装置的负压送往差压变送器的负压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