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587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测试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



背景技术:

随着轻型车国六排放法规的发布,对于国六排放标准的轻型车需要进行实际道路的RDE(Real-raod Driving Emission,实际道路驾驶排放)排放测试,其中要求使用外部流量计测试汽车尾气的流量。重型车国六排放测试标准也即将发布,也同样要求整车实际道路排放测试。

当前主流设备供应商提供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都是使用平均皮托管的原理,排气温差测量使用两个温度探针,采用多个压差传感器测量,可以准确地测量出汽车尾气流量,并具有加热过滤取样气体、防止气体在排气管里冷凝的功能;具有低温露点检测功能、取样口气体反吹清洁功能以及泄露检测等优点。但是现有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具有以下问题:1)尾气流量测试取样管整体比较笨重,不易安装使用;2)在低温区域工作时,设备外部环境降温过快,而设备内电路板温度较高,遇冷空气环境时易导致电路板上冷凝液点产生,从而导致电路板损坏;3)另外由于防水等级较低,电路板在雨天路面积水环境以及洒水车辆上测试时,水容易溅到流量计外盒上进而渗透到内部,加之车辆颠簸极易抛洒到电路板上导致其损坏;4)因流量测试管体上的电子盒部分累加功能过多导致硬件集成较多,也导致电子盒比较沉重,可能会引起测试排气管体上的取样口处断裂;5)压差传感器在轻型车使用时,由于与轻型车实际流量测试流量匹配度不够高,也容易导致硬件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便易使用、安全可靠性好、成本低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流量管体和流量电子盒,其中所述测试流量管体内设有取样口、温度传感器和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所述取样口、温度传感器和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通过连接管束连接到所述流量电子盒,所述流量电子盒内设置有汽车尾气测试装置,所述连接管束外侧设有保温层。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探针和第二温度探针,所述第一温度探针和第二温度探针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电子盒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样气进口,所述样气进口依次连接到外壳内的加热过滤器、回旋冷却管、微型冷却器、旋风分离器、冷凝水分离器、采样泵、膜式干燥器、可调流量针阀及电磁阀组,所述电磁阀组连接到气路及电路接口,所述气路及电路接口连接到外接主机。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组还连接到所述样气进口,所述电磁阀组还连接到测压差传感器电路板,所述测压差传感器电路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膜式干燥器和可调流量针阀上分别设有测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组还连接有漏检进气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漏检进气插座上还集成有GPS和环境监测温度湿度信号插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的内侧还设有干燥盒,所述干燥盒与外壳内部空间之间设有透气窗,所述干燥盒与外壳外部空间之间设有密封门。

进一步地,所述回旋冷却管一侧设有降温风扇,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抽气风扇。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所述壳体边缘设置有防水延长边,所述盖板上设有密封槽,所述防水延长边与密封槽之间设有密封硅胶条,所述盖板与壳体之间通过防水螺杆紧固;所述壳体至少一侧设有防水挡板,所述防水挡板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并通过防水螺杆固定到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只需要将测试流量管体安装到汽车排气管上,安装灵活方便,重量轻,不会导致取样口处断裂;本实用新型中的流量电子盒通过连接管束的延长作用可以置于车内,增加了电子部分的可靠性,避免了雨天以及洒水车辆测试时因溅水给电子盒带来的风险,车厢内部环境相对稳定,温度也可以进一步通过车内空调进行控制;另外,本实用新型采用单独的功能模块,相应地增加了设备零部件的安置空间,为使用性能更好的零部件预设了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中测试流量管体部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中流量电子盒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中流量电子盒外壳构造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中流量电子盒外壳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测试流量计的一实施例,包括测试流量管体100和流量电子盒200,其中所述测试流量管体100内设有取样口104、温度传感器和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102,所述取样口104、温度传感器和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102通过连接管束105连接到所述流量电子盒200,所述流量电子盒200内设置有汽车尾气测试装置,所述连接管束外侧设有保温层。

如图1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一温度探针101和第二温度探针103,所述第一温度探针101和第二温度探针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102的两侧。而取样口104设置在第二温度探针103的下游。

如图2所示,所述流量电子盒200包括外壳201,所述外壳201上设有样气进口221,所述样气进口221依次连接到外壳201内的加热过滤器224、回旋冷却管203、微型冷却器223、旋风分离器219、冷凝水分离器218、采样泵216、膜式干燥器215、可调流量针阀207及电磁阀组206,所述电磁阀组206连接到测压差传感器电路板208,所述测压差传感器电路板208连接到控制电路板214。

使用测试流量管体100采集汽车尾气,管体内安装的取样口104将尾气取样后输送到流量电子盒200,而第一温度探针101和第二温度探针103将检测到的排气温度参数输送到流量电子盒200,压差计测压取气装置102将检测到的压差参数输送到流量电子盒200。

流量电子盒200通过样气进口221接收由测试流量管体100输送来的样气,一部分样气经加热过滤器224加热并过滤掉样气中的颗粒物,再经回旋冷却管203进行初步冷却,然后由微型冷却器223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样气经旋风分离器219,将样气中的冷凝液滴通过冷凝水分离器218排出,样气进入采样泵216,冷凝水分离器218上连接有电磁阀217。采样泵216将样气送入中空纤维膜式干燥器215,使用干燥气源去除样气中的气态水分,然后经可调流量针阀207输送到电磁阀组206,最后到气路及电路接口210,由外接主机FEM209完成汽车尾气中CO/CO2等各气体成体的测量。

另外,样气进口221接收到的样气中有一部分分别直接输出到电磁阀组206,由与电磁阀组206相连的测压差传感器电路板208及与测压差传感器电路板208相连的控制电路板214,进行汽车排气冲击压、静压和上游气压的测量,并计算出汽车的排气流量。

优选地,在外壳201上设置有漏检进气插座205。通过漏检进气插座205配合单向气路截止阀可以向电磁阀组206中充入不含氧气体,然后通过外接主机FEM检测是否含有氧气,若有,说明电磁阀组有漏气现象,否则说明密封良好。漏检进气插座205上还可以集成GPS和环境监测温度湿度信号接入插座。

优选地,所述膜式干燥器215和可调流量针阀207上分别设有测压传感器,分别对膜式干燥器和可调流量针阀内的样气压力进行测量,以调节可调流量针阀207的开量。

优选地,所述外壳201的内侧还设有干燥盒212,所述干燥盒212与外壳内部空间之间设有透气窗213,所述干燥盒212与外壳外部空间之间设有密封门211。打开密封门211向干燥盒212中放入干燥剂,再将密封门211关闭密封,干燥盒212中的干燥剂通过透气窗213吸收流量电子盒内的水分,保持流量电子盒内干燥,以保护电路板及其它部件的安全。

另外,可以在所述回旋冷却管203一侧设有降温风扇202,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抽气风扇222。以促进空气循环,提升冷却效果。还可以在流量电子盒内的测量工作区与冷却工作区之间设置隔板204,优选采用金属隔板,以将两个工作区隔离,避免相互干扰。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良好的密封,所述外壳包括壳体301和盖板302,所述壳体边缘设置有防水延长边304,所述盖板302上设有密封槽305,所述防水延长边304与密封槽305之间设有密封硅胶条303,所述盖板302与壳体301之间通过防水螺杆紧固。如图4所示,所述壳体至少一侧设有防水挡板401,防水挡板401一般设置在对应干燥盒212的位置。所述防水挡板401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402,并通过防水螺杆固定到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尾气流量测试管,将主动功能模块移转到一个单独的与测试管体分离的电子盒中去,既继承了现有流量测试管的正常功能,又避免了其缺点,如体积过大,测试流量管体承重过大等。

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流量测试管体结构简单,1)便于做气密性及防水处理;2)减少了流量管尺寸体积,增加了安装时的灵活性和可安装性;3)不做功能性减少;4)新设计的电子盒部分可放置在车厢内,相应地增加了电子部分的可靠性,避免了雨天以及洒水车辆测试时因溅水给电子盒带来的风险,车厢内部环境相对稳定,温度也可以进一步通过车内空调进行控制;5)单独的功能模块,相应地增加了设备零部件的安置空间,为使用性能更好的零部件预设了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回旋冷却管前增加了降温风扇,回旋冷却管后增加了微型冷却器,提高了冷却效果。现有技术中如果车辆没有移动,回旋冷却管因风冷效果差而冷却效果又不太理想,因此本实用新型为回旋冷却管增加了降温风扇及微型冷却器进一步保障降温效果。另外,现有技术中装流量管在低温地区,回旋冷却管因暴露在环境温度中曾发生管内液滴结冰堵住采样管路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改进后的流量管电子盒可以放置在车内,此时也可以降低管内液滴结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优化了压差传感器的数量设计。现有技术中压差传感器为4个量程范围的压差传感器,不同的流量测试范围对应不同口径尺寸的测试流量管,不同尺寸的流量管对应的车型分布为分别轻型车、中型车及重型车,但对轻型车厂商而言根本使用不到中型及重型车的测试流量管测试的流量范围,此时如果配置4个压差传感器,在轻型车流量测试时有一个到两个压差传感器一直处于不工作状态,这部分传感器的配置对采购资源来说是一种浪费,在本实用新型中针对对于轻型车使用的流量管简化为两个压差传感器,流量测量时取平均值,或者采用一个传感器进行流量测量,另外一个传感器作为备用流量测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