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1335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武器拦截系统越来越先进,为避免飞行器被锁定,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需要牵引一些小的飞行器同步飞行,从而干扰敌方雷达,降低飞行器被击中的概率。小飞行器没有动力装置,完全靠主要飞行器的牵引,小飞行器的飞行不能干扰主要飞行器的飞行,且彼此之间不能相互影响。因此,保证小飞行器的飞行姿态至关重要。

风洞试验是检验小飞行器飞行姿态至关重要的手段,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解决小飞行器在风洞试验时的牵引问题而设计,模拟小飞行器受牵引飞行的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旨在解决小飞行器在风洞试验时的牵引问题,模拟小飞行器受牵引飞行的过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卷轴(3)、电机(4)、支臂(5)和牵引绳(6);

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固定在风洞的外洞壁上;

所述卷轴(3)通过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安装固定;

所述电机(4)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2)上,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所述卷轴(3)通过键连接;

所述支臂(5)固定在风洞的内洞壁上;其中,所述支臂(5)的内部设置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入口正对所述卷轴(3)的中心;

所述牵引绳(6)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轴(3)上,另一端依次穿过风洞的洞壁、所述通槽(7)的入口之后,从所述通槽(7)的出口穿出,与飞行器连接。

在上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中,所述支臂(5)包括:水平的第一支臂(50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臂(501)呈设定角度的第二支臂(5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501)和第二支臂(502)连接的拐角处的滑轮(503);

其中,所述滑轮(503)通过第一轴承(801)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501)和第二支臂(502)连接的拐角处;

所述牵引绳(6)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一支臂(501)内部的第一段通槽之后,经过所述滑轮(503)变向,从设置在第二支臂(502)内部的第二段通槽穿出。

在上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中,所述设定角度的取值为:30°~60°;

所述第一支臂(501)位于所述风洞的中轴线上。

在上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中,所述牵引绳(6)满足设定长度,以使飞行器的运动范围满足≤600mm。

在上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中,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与卷轴(3)之间通过第二轴承(80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与所述第二轴承(802)的外圈配合,所述卷轴(3)与所述第二轴承(802)的内圈配合。

在上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中,所述通槽(7)的入口和出口呈椭圆形圆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解决了小飞行器在风洞试验时的牵引问题,可以模拟小飞行器受牵引飞行的过程,对小飞行器的飞行姿态进行检验,保证小飞行器不会干扰主要飞行器的飞行,避免小飞行器对主要飞行器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牵引绳通过在支臂上设置通槽实现与飞行器的连接,且在通槽的转弯处设置有滑轮,降低了牵引绳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避免了牵引绳的卡死。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在通槽的两端设计椭圆形圆角,降低了牵引绳的磨损,避免了牵引绳的断裂,延长了牵引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滑轮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公共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包括:第一支座1、第二支座2、卷轴3、电机4、支臂5和牵引绳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固定在风洞9的外洞壁上。所述卷轴3通过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安装固定。所述电机4固定在所述第二支座2上,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所述卷轴3通过键连接。所述支臂5固定在风洞的内洞壁上;其中,所述支臂5的内部设置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入口正对所述卷轴3的中心。所述牵引绳6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轴3上,另一端依次穿过风洞的洞壁、所述通槽7的入口之后,从所述通槽7的出口穿出,与飞行器10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臂5包括:水平的第一支臂50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臂501呈设定角度的第二支臂502,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臂501和第二支臂502连接的拐角处的滑轮503。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滑轮的安装示意图。所述滑轮503通过第一轴承801安装在支臂5的拐角处(第一支臂501和第二支臂502连接的拐角处)。具体的,如图2,第一轴承801的一端与支臂5配合,另一端与端盖11配合,端盖11固定在支臂5上,滑轮503可自由旋转。

其中,所述牵引绳6的另一端穿过设置在第一支臂501内部的第一段通槽之后,经过所述滑轮503变向,从设置在第二支臂502内部的第二段通槽穿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臂5可以是一个整体结构,将其分为第一支臂501和第二支臂502只是为了便于描述,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设定角度的取值为:30°~60°(包括30°和60°)。所述第一支臂501位于所述风洞的中轴线上。例如,所述第一支臂501距风洞9的内洞壁的水平距离可以为600mm。

优选的,所述牵引绳6满足设定长度,以使飞行器10的运动范围满足≤600mm。换而言之,通过卷轴3的运动可以控制牵引绳6的长度,进而使得飞行器10可以在600mm的范围内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与卷轴3之间通过第二轴承802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支座1和第二支座2与所述第二轴承802的外圈配合,所述卷轴3与所述第二轴承802的内圈配合。

优选的,所述通槽7的入口和出口呈椭圆形圆角。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

一种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结构的工作原理是,电机4驱动卷轴3转动,通过牵引绳6带动飞行器10运动。在风洞试验时,释放牵引绳6,在牵引绳6释放到一定长度时,停止释放,观察此时飞行器10的飞行姿态;停止试验前,再将牵引绳6收回到初始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解决了小飞行器在风洞试验时的牵引问题,可以模拟小飞行器受牵引飞行的过程,对小飞行器的飞行姿态进行检验,保证小飞行器不会干扰主要飞行器的飞行,避免小飞行器对主要飞行器的影响。

其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洞试验的飞行器牵引机构,牵引绳通过在支臂上设置通槽实现与飞行器的连接,且在通槽的转弯处设置有滑轮,降低了牵引绳在运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避免了牵引绳的卡死。进一步的,通槽的两端设计椭圆形圆角,降低了牵引绳的磨损,避免了牵引绳的断裂,延长了牵引绳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