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数字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923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智能数字采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集系统,具体是一种智能数字采集系统,属于数字电路采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电子检测产品日新月异,特别是单片机的出现,正在引起测量控制仪表领域的新的技术革命。

数字电压表则利用单片机技术结合A/D转换芯片,把连续的模拟量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形式并加以显示仪表。目前,有各种单片机转换器构成的数字电压表,已被广泛用于电子及电工测量、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智能化测量领域,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以单片机位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已经在测控领域中占据了统治地位。

传统的采集系统功能单一,精度低,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数字采集系统,其电路稳定,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数字采集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显示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按键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显示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按键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连接;

主控制模块中的芯片U2的管脚1、管脚2、管脚3分别与显示电路模块中的芯片U4的管脚4、管脚5、管脚6连接,芯片U2的管脚4、管脚5、管脚6分别与时钟电路模块中的芯片U1的管脚7、管脚6、管脚5连接,芯片U2的管脚9分别连接复位电路模块中的电阻 R1的一端、开关S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芯片U2的管脚13、管脚14、管脚15、管脚 16分别与按键电路模块中的开关S2的一端、开关S3的一端、开关S4的一端、开关S5的一端连接,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芯片U2的管脚18 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连接,芯片U2的管脚19分别与晶振Y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模块中的连接器P1的接口2、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U2的管脚20连接后接地;连接器P1的接口1通过开关 SW1与开关S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

芯片U2的管脚21分别连接电压采集模块中的芯片U3的管脚5、管脚6,芯片U2的管脚22连接芯片U3的管脚7,芯片U2的管脚23连接芯片U3的管脚1,芯片U3的管脚2通过并联电压采集模块中的电阻R3、电阻R4后与芯片U3的管脚4连接后接地,芯片U3的管脚8接电源VCC;

芯片U2的管脚31、管脚40连接后接电源VCC,芯片U2的管脚32、管脚33、管脚34、管脚35、管脚36、管脚37、管脚38、管脚39分别与芯片U4的管脚14、管脚13、管脚12、管脚11、管脚10、管脚9、管脚8、管脚7连接,芯片U4的管脚3串联显示电路模块中的电阻R2后与芯片U4的管脚1连接后接地,芯片U4的管脚2、管脚15均连接电源VCC,芯片U4的管脚16接地;

时钟电路模块中的芯片U1的管脚1接电源VCC,芯片U1的管脚2串联时钟电路模块中的晶振Y2后与芯片U1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8串联电源后与芯片U1的管脚4连接后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芯片U1的型号为DS130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9C52,芯片U3的型号为ADC0832,芯片U4的型号为LCD1602。

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各个模块按照其功能的不同,为整个系统提供了不同的功能服务,单片机通过控制这些功能模块,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的工作,其电路稳定,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性强,集成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数字采集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显示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按键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和电压采集模块模块,所述的主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显示电路模块、时钟电路模块、按键电路模块、复位电路模块、电压采集模块电连接;

如图2所示,主控制模块中的芯片U2的管脚1、管脚2、管脚3分别与显示电路模块中的芯片U4的管脚4、管脚5、管脚6连接,芯片U2的管脚4、管脚5、管脚6分别与时钟电路模块中的芯片U1的管脚7、管脚6、管脚5连接,芯片U2的管脚9分别连接复位电路模块中的电阻R1的一端、开关S1的一端、电容C1的一端,芯片U2的管脚13、管脚14、管脚15、管脚16分别与按键电路模块中的开关S2的一端、开关S3的一端、开关S4的一端、开关S5的一端连接,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的另一端连接后接地;芯片 U2的管脚18分别与电容C2的一端、晶振Y1的一端连接,芯片U2的管脚19分别与晶振 Y1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源模块中的连接器P1的接口 2、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芯片U2的管脚20连接后接地;连接器P1的接口1通过开关SW1与开关S1的另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后接电源VCC;

芯片U2的管脚21分别连接电压采集模块中的芯片U3的管脚5、管脚6,芯片U2的管脚22连接芯片U3的管脚7,芯片U2的管脚23连接芯片U3的管脚1,芯片U3的管脚2通过并联电压采集模块中的电阻R3、电阻R4后与芯片U3的管脚4连接后接地,芯片U3的管脚8接电源VCC;

芯片U2的管脚31、管脚40连接后接电源VCC,芯片U2的管脚32、管脚33、管脚34、管脚35、管脚36、管脚37、管脚38、管脚39分别与芯片U4的管脚14、管脚13、管脚12、管脚11、管脚10、管脚9、管脚8、管脚7连接,芯片U4的管脚3串联显示电路模块中的电阻R2后与芯片U4的管脚1连接后接地,芯片U4的管脚2、管脚15均连接电源VCC,芯片U4的管脚16接地;

时钟电路模块中的芯片U1的管脚1接电源VCC,芯片U1的管脚2串联时钟电路模块中的晶振Y2后与芯片U1的管脚3连接,芯片U1的管脚8串联电源后与芯片U1的管脚4连接后接地。

芯片U1的型号为DS1302,芯片U2的型号为STC89C52,芯片U3的型号为ADC0832,芯片U4的型号为LCD1602。

在整个系统中,复位电路模块是至关重要的,它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使单片机不至于出现死机的现象。时钟电路模块为系统提供了实时的时间,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从原理框图中可以看出,各个模块按照其功能的不同,为整个系统提供了不同的功能服务,单片机通过控制这些功能模块,使得整个系统能够正常的工作,从而实现该智能数字采集系统具备以下功能:通过按键设置时间等参数;LCD1602显示时间及测量数据信息;采用5V电压供电;测量电压形式的物理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