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移印的测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967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移印的测包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件包装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能移印的测包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电子元件愈做愈小,例如玻璃管二极管、圆柱状电阻(MELF)等,为了维持产品品质,电子元件出厂前会进行测试淘汰不良品,而且测试后还要经过印制尺寸规格、包装等程序,故业者是采用自动化的测包机完成大量电子元件的检测、印刷和包装一体化制程,以确保品质合乎客户需求,同时降低电子元件的制造成本。现有生产中白色印字不能与检测、包装一体完成,黑色字可以用喷码机完成,但喷码机维护要专业人员,且调试复杂,白色字只能靠丝印或移印,并且要烘烤1小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将印字与检测包装结合,利用移印技术进行印字,提高了生产包装效率的能移印的测包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能移印的测包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出料输送装置,所述出料输送装置旁设置有一移印装置,位于所述移印装置后端的出料输送装置上设置有UV光照设备,所述移印装置包括一铜板,所述铜板上设置有一油墨杯,所述油墨杯固定在一第一支架上,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滑动组件固定在一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支架通过联动组件连接有一移印胶头,所述移印胶头位于出料输送装置与油墨杯之间,当油墨杯左右滑动时,联动组件带动所述移印胶头同向运动且与铜板或工件的上表面接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一下连杆,与所述第一下连杆的末端铰接有第二下连杆,所述安装架上固定有一胶头驱动电机,所述胶头驱动电机的主轴伸出所述安装架外且铰接有第一上连杆,所述第一上连杆与所述第二下连杆之间固定有支撑连杆,所述移印胶头固定在所述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下连杆的末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的第一滑轨,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块配合滑动,所述第一下连杆与所述第一滑块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输送装置的前端架设有一取料检测装置,所述取料检测装置包括架设在机架上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工位,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水平滑动组件,所述水平滑动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垂直滑动组件,所述垂直固定组件上固定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头,所述真空吸头分别在所述检测工位与出料输送装置上方往返吸取工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第二滑轨,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的第二滑块,所述垂直滑动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的第三滑轨,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上的第三滑块,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的下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支架上还设置有吸头驱动电机,所述吸头驱动电机的主轴上铰接有吸头连杆,所述吸头连杆的下端铰接有一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驱动块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滑轨两侧的第二支架上分别固定有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所述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左通孔与右通孔,所述左通孔与右通孔内分别设置有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所述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的前端可活动伸出左通孔与右通孔外且分别位于第二滑轨的两侧,所述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的前端均套设有胶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工位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所述检测工位的前侧设置有废料吹气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移印装置前端的出料输送装置上设置有上料激光感应器和工件位置感应器,所述上料激光感应器和工件位置感应器均与所述移印装置电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料输送装置的后端设置有薄膜压块,所述薄膜压块分别固定在两个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出料输送装置两侧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移印的测包设备,在出料输送装置旁设置有移印装置,利用胶头在工件的表面涂抹油墨,涂抹后的工件经过UV光照设备将油墨快速固化,工件在检测包装完成后能在同一设备上进行印字,实现了移印和测包的一体化,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采用UV油墨代替喷码,能够节省普通油墨的费用,而且固化快,效率高,而且UV油墨移印设备机构简单,维修调试简单快捷;测试取料装置上设置有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将左定位块与右定位块上的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拧出,使得第二滑块在滑动至第二滑轨的两端时,第二滑块顶压在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的胶套上,不会左右晃动,提高了吸头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出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移印装置和三轴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取料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5,一种能移印的测包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并列的上料输送装置2与出料输送装置3,所述上料输送装置2为一上料皮带,所述出料输送装置3包括出料槽31以及设置在出料槽32内的包装盒,所述上料输送装置2与出料输送装置3的前端架设有一取料检测装置4,所述出料输送装置3旁设置有一移印装置5,位于所述移印装置5前端的出料输送装置3上设置有上料激光感应器和工件位置感应器,所述上料激光感应器和工件位置感应器均与所述移印装置5电连接。位于所述移印装置5后端的出料输送装置3上设置有UV光照设备31,所述出料输送装置3的后端设置有薄膜压块81,所述薄膜压块81分别固定在两个升降气缸82的活塞杆上,所述升降气缸82固定在出料输送装置3两侧机架1上。

工件从上料输送装置2内被取料检测装置4吸起进行检测,检测后取料检测装置4将工件放入出料输送装置3内,出料输送装置3带动工件运动经过上料激光感应器和工件位置感应器,上料激光感应器感应是否有工件放入安装盒内,工件位置感应器感应工件是否放置到位没有歪斜,如果工件放置到位后移印装置5进行油墨涂抹移印,移印后的工件进入UV光照设备31内进行固化,固化完成后在安装盒盖上薄膜,升降气缸82下降带动薄膜压块81压紧薄膜,如果需要热压,则选用可加热的薄膜压块81进行热压。

整个加工过程将检测、包装、印字集成化,一台设备能完成所有工序,大大提高了生产加工的效率,而且采用UV油墨代替喷码,能够节省普通油墨的费用,而且固化快,效率高,而且UV油墨移印设备机构简单,维修调试简单快捷。

所述移印装置5包括一铜板51,所述铜板51上设置有一油墨杯52,所述油墨杯52固定在一第一支架53上,所述第一支架53通过滑动组件固定在一安装架54上,所述第一支架53通过联动组件连接有一移印胶头55,所述移印胶头55位于出料输送装置3与油墨杯52之间,当油墨杯52左右滑动时,联动组件带动所述移印胶头55同向运动且与铜板51或待加工工件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安装架54上的第一滑轨511,以及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53上的第一滑块512,所述第一滑轨511与第一滑块512配合滑动,所述第一下连杆56与所述第一滑块512连接。

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架53连接的第一下连杆56,与所述第一下连杆56的末端铰接有第二下连杆57,所述安装架54上固定有一胶头驱动电机58,所述胶头驱动电机58的主轴伸出所述安装架54外且铰接有第一上连杆59,所述第一上连杆59与所述第一下连杆56上下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上连杆59与所述第二下连杆57之间固定有支撑连杆510,所述移印胶头55固定在所述第一上连杆59和第二下连杆57的末端。

工作时:胶头驱动电机58启动带动第一上连杆59向右转动,与第一上连杆59连接的第二下连杆57一起带动胶头55向右转动,第二下连杆57带动第一下连杆56向右转动,第一下连杆56驱动第一滑块512沿第一滑轨511向右滑动,使得油墨杯52和胶头55同时向右滑动,胶头55与铜板51的上表面接触,胶头55沾上铜板51上的油墨,然后胶头驱动电机58反向转动,使得使得油墨杯52和胶头55同时向左滑动,胶头55与工件的上表面接触,将油墨涂抹到工件上,完成移印,整个移印时间短,加工快。

所述移印装置5还包括三轴调节组件6,所述三轴调节组件6包括一支撑板513,所述铜板51固定在所述支撑板513上,所述支撑板513固定在所述安装架54上,所述安装架54通过Z轴调节板固定在一竖直设置的Z轴安装块61上,所述Z轴安装块61的下端通过一Y轴调节板62设置在Y轴安装块63上,所述Y轴安装块63的下表面通过一X轴调节板64固定在一X轴安装块65上,所述X轴安装块65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Z轴安装块61、Y轴安装块63和X轴安装块65上分别设置有Z轴微调旋钮66、Y轴微调旋钮67和X轴微调旋钮68,所述Z轴微调旋钮66、Y轴微调旋钮67和X轴微调旋钮68分别与Z轴安装块61、Y轴安装块63和X轴安装块65螺纹连接。

通过拧动Z轴微调旋钮66、Y轴微调旋钮67和X轴微调旋钮68可以调整Z轴安装块61、Y轴安装块63和X轴安装块65的位置,从而达到调整胶头55位置的功能,提高了移印的精度,能够适合不同大小和位置的的工件进行印字。

所述取料检测装置4包括架设在机架1上的第二支架41,所述第二支架41位于所述上料输送装置2与出料输送装置3之间,所述第二支架41的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工位42,所述检测工位42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盒,所述检测工位的前侧设置有废料吹气管,如果工件检测为不合格,废料吹气管出气将不合格品吹入废料盒中。

所述第二支架41上设置有水平滑动组件,所述水平滑动组件上滑动设置有垂直滑动组件,所述垂直固定组件上固定有支撑杆43,所述支撑杆43上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头44,所述真空吸头44分别在所述检测工位42、上料输送装置2与出料输送装置3上方往返吸取工件,将上料输送装置2上的工件放入检测工位42上,将检测工位42中的工件放入出料输送装置3中。

所述水平滑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第二滑轨45,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45上的第二滑块46,所述垂直滑动组件包括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46上的第三滑轨47,以及滑动设置在第三滑轨47上的第三滑块48,所述支撑杆43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48的下端。

所述第二支架41上还设置有吸头驱动电机49,所述吸头驱动电机49的主轴上铰接有吸头连杆410,所述吸头连杆410的下端铰接有一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三滑块48的上端,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有导向槽412,所述驱动块的另一端活动设置在所述导向槽412内。吸头驱动电机49启动带动吸头连杆转动,驱动块在导向槽412内部运动,驱动块412驱动水平滑动组件与垂直滑动组件运动,实现了支撑杆43的左右上下的 ,从而可以将检测工位42、上料输送装置2与出料输送装置3上的工件吸起并放入下一加工位置上。

所述第二滑轨47两侧的第二支架41上分别固定有左定位块413与右定位块414,所述左定位块413与右定位块414的下端分别设置有左通孔与右通孔416,所述左通孔与右通孔416内分别设置有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所述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的前端可活动伸出左通孔与右通孔416外且分别位于第二滑轨47的两侧,所述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的前端均套设有胶套。

驱动块在导向槽412内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滑块48运动,但是导向槽412因为加工精度的原因有驱动块存在间隙,所以第二滑块46在滑动至第二滑轨47的两端时存在左右晃动的可能。但是加装有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后,将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拧出,第二滑块46在滑动至第二滑轨47的两端时,左定位螺丝与右定位螺丝上的胶套将导向槽412的误差消除,让第二滑块46能够精确运动到位,不会晃动,提高了加工的精度。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