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4642阅读:6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AFC)是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轨道交通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主要分为车票、车站终端设备、车站计算机系统、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清分系统五个层次。

车票指基于无线射频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的非接触式票卡。在轨道交通AFC系统内,乘客在自动售票机上购票,在自动检票机上验票进出站。车票是乘客乘坐地铁和检验费率的凭证和媒介。与人工售检票相比,极大的方便了乘客,也节省了人力。

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不负责车票生产,所使用的票卡均为外单位采购。因此,做好票卡功能与性能测试是轨道交通运营单位的职责。目前,票卡检测的内容主要为外观、气味、直径、厚度及发售检票功能。由于条件所限,对票卡的反复读写性能、读写距离、读写角度及平均读写时间等指标无法测试,或测试力度有限,对票卡的反复读写性能、读写距离、读写角度及平均读写时间等指标未做测试,或测试力度较小。

目前绝大部分轨道交通运营单位针对票卡检测主要集中在功能检测和性能检测。

针对票卡的功能检测的检测方式是将待检测的票卡按照现有票卡处理流程进行操作检测。首先在编码机上进行票卡初始化、其次将票卡部署到现场选定的自动售票机上(每条线路会选择1到2个车站进行检测),人工投币买出所有票卡,最后将所买票卡在自动检票机上刷卡进出站。如果票卡能顺利通过整个过程,则满足运营需求,否则判定为不满足运营需求。整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工作效率较低,整个过程从票卡初始化、售票、检票进站到检票出站需要耗费一天时间,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且随着运营线路的增多,需要参与测试的车站也会增加,耗费的人力物力也会增加。

针对票卡的性能检测现有技术方案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因为没有专业的检测工具,无法对票卡性能做相关检测。另一种稍好的情况是仅能对票卡进行反复读写次数进行检测,没有对多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无法对票卡的综合性能的判断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该检测仪在上位机的控制下能够用于将需要在自动售票机、自动检票机和半自动售票机三类设备上进行的功能测试集中在一起测试,并能够针对票卡的性能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主机和票卡悬臂夹持机构,

所述检测主机包括壳体、电源模块、开关模块、读写模块和射频天线模块,所述壳体是由顶部开口的底壳和用于扣盖到所述底壳顶部的壳盖构成,所述电源模块和读写模块设置在所述底壳内部,所述底壳的一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通信线的通讯端口,所述读写模块的I/0端口连接到所述通讯端口,所述开关模块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壁上,所述射频天线模块设于所述壳盖的内壁面上,所述射频天线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到所述读写模块;

所述票卡悬臂夹持机构包括竖直连接在所述壳体上的立杆和横向连接在所述立杆且悬置在所述壳体上方的悬臂,所述悬臂上连接有用于夹持住票卡的夹子。

进一步的,所述悬臂在用于连接到所述立杆的末端处设置有松紧夹装置,所述松紧夹装置用于松开或夹紧所述立杆。

进一步的,所述夹子通过万向球铰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悬臂的前端端部处。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夹装置是由U形夹和连接在所述U形夹上的紧固螺栓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立杆的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刻度。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到所述电源模块的市电插口。

进一步的,壳盖和所述票卡悬臂夹持机构采用塑料制作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静置在工作台上,通过220V电源接口连接市电,通过RS232通讯串口连接上位机,将待测试票卡用可旋转的夹子固定好,可以通过紧固螺栓调节待测试票卡和射频天线模块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旋转夹子调整待测试票卡和射频天线模块之间的夹角,打开电源开关,在上位机上选择测试内容,功能测试(初始化、发售、进出站、更新)或者性能测试(不同高度,不同角度的读写测试),根据读卡器反馈的结果,成功或者失败,判断此项测试是否通过。

对于性能测试,在上位机上可以设定反复读写的次数(比如10000次),通过统计成功次数,读写时间等数据,最后可以得到成功率和平均读写时间等指标。为了不影响射频天线模块和待测试票卡之间的通讯,防水盒、刻度尺、横杆以及固定夹都使用了塑料材质。

使用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后,一次典型的票卡全功能测试(包含初始化、发售、进出站、更新操作)时间将由一天减少到200ms,且仅需一名工作人员操作上位机软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填补了票卡性能测试的空白,通过票卡有效读写距离、反复读写能力、平均读写时间、有效读写角度等项目测试,为票卡的综合性能判断提供数据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的俯视图;

图3是检测主机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多功能便携式票卡性能检测仪,包括检测主机1和票卡悬臂夹持机构2。

检测主机1包括壳体、电源模块、开关模块11、读写模块和射频天线模块。

壳体是由顶部开口的底壳3和用于扣盖到底壳3顶部的壳盖4构成,电源模块和读写模块设置在底壳3内部,底壳3的一侧壁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通信线的通讯端口5,读写模块的I/0端口连接到通讯端口5。射频天线模块设于壳盖4的内壁面上,射频天线模块通过信号线连接到读写模块。

开关模块11设于壳体的一侧壁上。可以作为优选的是:壳体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到电源模块的市电插口10。

票卡悬臂夹持机构2包括竖直连接在壳体上的立杆6和横向连接在立杆6且悬置在壳体上方的悬臂7,悬臂7上连接有用于夹持住票卡的夹子8。可以作为优选的是:夹子8通过万向球铰可转动地连接在悬臂7的前端端部处。

可以作为优选的是:悬臂7在用于连接到立杆6的末端处设置有松紧夹装置9,松紧夹装置9用于松开或夹紧立杆6。进一步的,松紧夹装置9可以是由U形夹和连接在U形夹上的紧固螺栓构成。进一步的,可在立杆6的表面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刻度。

为了不影响射频天线模块和待测试票卡之间的通讯,壳体、立杆6、悬臂7以及夹子8都使用了塑料材质。票卡悬臂7夹持机构2采用塑料制作成。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静置在工作台上,通过220V电源接口连接市电,通过RS232通讯串口连接上位机,将待测试票卡用可旋转的夹子8固定好,可以通过紧固螺栓调节待测试票卡和射频天线模块之间的距离,也可以通过旋转夹子8调整待测试票卡和射频天线模块之间的夹角,打开电源开关,在上位机上选择测试内容。对于性能测试,在通过上位机可以设定反复读写的次数(比如10000次),通过统计成功次数,读写时间等数据,最后可以得到成功率和平均读写时间等指标。为了不影响射频天线模块和待测试票卡之间的通讯,防水盒、刻度尺、横杆以及固定夹都使用了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彼此可以交叉组合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另外凡采用等同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