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45779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噪声源识别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要降低噪声,就需要对主要噪声源进行检测和识别,众所周知,振动与噪声息息,但传统的振动测量法仅凭经验测量,没有实验数据分析做基础,导致分析精度较低;另外,采用在消声室内建立特殊声学环境用以测量噪声源,其造价昂贵且不适宜做现场测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用于便捷、有效地识别和分析噪声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以及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分别连接的声音监测单元、振动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

所述声音监测单元与被测对象之间具有一个预定的距离,且声音监测单元朝向所述被测对象;所述振动监测单元固设在所述被测对象上;

所述声音监测单元监测所述被测对象的声波信号,并将所述声波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采集单元;

所述振动监测单元监测所述被测对象的振动信号,并将所述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采集单元;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在获取到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发送的所述声波信号和所述振动信号后,对所述声波信号和所述振动信号进行数据分析。

优选地,所述信号采集单元包括模拟输入模块、数字输出模块以及模数转换模块;所述声音监测单元和所述振动监测单元连接到所述模拟输入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到所述数字输出模块;所述声音监测单元和所述振动监测单元将所述声波信号和所述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模拟输入模块;经过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处理后,所述数字输出模块再将所述声波信号和所述振动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单元。

优选地,所述声音监测单元包括:声音接收模块和前置放大器,且所述声音接收模块朝向所述被测对象。

优选地,所述振动监测单元包括压电效应模块。

优选地,所述声音监测单元为传声器,所述振动监测单元为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信号采集单元为多通道信号采集器,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为计算机或工控机。

优选地,所述计算机或工控机内置有频谱分析与相干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软件。

优选地,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包括角加速度传感器和/或线加速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声音监测单元设置于所述被测对象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振动监测单元与所述被测对象通过粘合剂贴合。

优选地,所述声音监测单元及振动监测单元分别通过屏蔽导线与所述信号采集单元连接。

本新型提供的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通过对被测对象发出的声音和振动进行模拟量采集,再由信号采集单元转换后发至数据处理单元,再通过数据处理单元内置的频谱与相干结合的分析软件对采集的信号做数据化分析,从而确定影响较大的噪声源,以进行后续处理;本装置以实验数据分析为基础,摒弃了传统的经验测量,使分析精度显著提升,同时,本装置实施方便,相较搭建消声室成本明显低廉,因此可以便捷有效地在现场对噪声源进行识别和分析。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新型提供了一种噪声源检测分析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以及与信号采集单元分别连接的用于监测声波信号的声音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由机械振动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振动监测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为了避开表面近场的局部声波扰动,声音监测单元可以设置在被测对象的上方,且与被测对象之间具有一个预定的距离,同时,声音监测单元朝向被测对象;再有,振动监测单元固设在被测对象上,在实际操作中,为使得振动监测单元在被测对象发生振动期间,能够良好地监测被测对象的振动,可以考虑在振动监测单元与被测对象之间涂设粘合剂,以使二者良好贴合;在实际操作中,本装置的工作方式可以是:声音监测单元和振动监测单元将监测到的被测对象发出的声波信号和振动信号转换成电压或电流信号,再通过信号采集单元转换成数字信号后发送至数据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具体来说,信号采集单元可以包括模拟输入模块、数字输出模块以及模数转换模块;声音监测单元和振动监测单元连接到模拟输入模块,数据处理单元连接到数字输出模块;进一步地,前述声音监测单元可以包括声音接收模块和前置放大器,并且该声音接收模块朝向被测对象,具体而言,声音接受模块可以是麦克风;而振动监测单元可以包括压电效应模块,其根据压电效应原理,利用被测对象的位移发生轻微改变(振动)造成其内部的晶体变形特性,从而监测到被测对象的振动量。

基于上述对各单元的说明,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用如下设备建构本装置:声音监测单元选用传声器;振动监测单元选用角加速度传感器和/或线加速度传感器,其中角加速度传感器具体可以是角加速度计,用于监测转动位移,线加速度传感器用于监测线性;信号采集单元选用多通道信号采集器,具体可以是4通道、8通道或12通道等无纸记录仪;数据处理单元选用内置有频谱分析与相干分析相结合的数据处理软件的计算机或工控机。

举例来说,在被测对象上方30-35cm处的平面布置传声器,并将传声器的麦克风朝向被测对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传声器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加速度传感器在安装之前,使用碳氢化合溶液来清洁其要安装的表面,将氰基丙烯酸盐粘合剂均匀地涂抹在加速度传感器和被测对象之间,使两者粘接可靠,当然,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使用磁铁等方式,使两者贴合,此外还需说明,加速度传感器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同样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接着,通过导线,具体而言,为免于信号传输收到干扰,可以采用屏蔽导线,将传声器及加速度传感器与多通道信号采集器的模拟量输入端连接,而多通道信号采集器的数字输出端则连接到计算机或工控机的数据端口,这里可以采用RS232、RS485、USB、Profi-BUS或以太网等连接方式,本新型对此不作限定。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检测分析之前,还可以考虑对频谱分析与相干分析相结合的噪声源识别及测量程序进行调试,以确保整套系统能够正常使用,调制之后再使用标准声源对程序进行标定,并对测量通道的相位失配进行校正,从而保证在125Hz~5k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误差小于1dB;接着,即可以开始进行测量,由传声器和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被测对象的声波及振动信号,并通过多通道信号采集器的模数转换模块转化后,再输出至计算机或工控机,进行必要的运算和记录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分析期间,测试环境的状态保持不变。接着,将计算机或工控机记录的实验数据用频谱分析与相干分析相结合的噪声源识别及测量程序进行处理、分析,就可得到噪声和振动优势频率及相干系数,依据软件计算出的噪声与各振动测量点的振动相干性,确定主要噪声源。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