砼回弹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8030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砼回弹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砼回弹仪。



背景技术:

砼回弹仪又称为混凝土回弹仪,用于检测一般建筑构件、桥梁风各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849095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回弹仪壳体,其包括筒体、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螺纹连接在筒体的端部上;筒体包括直筒段和锥型段,后端盖位于直筒段上,前端盖位于锥型段上;直筒段内侧壁滑移连接有弾击锤,弾击锤的轴心处为通孔,该通孔内滑移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位于锥型段的端部同轴连接有弹击杆,弹击杆的直径大于连接杆;前端盖固定有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内侧壁与弹击杆滑移连接,连接套管与弾击锤之间连接有弹力拉簧;弾击锤与弾击拉簧连接的一端一体成型有连接管;连接套管和连接管上均设置有固定孔,弾击拉簧的两端均弯曲设置有插入固定孔内的扣杆。

由于弾击拉簧多次使用后,其弹力大大降低,故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在更换弹力拉簧时,通过螺丝刀将扣杆翘起,以使每个扣杆分别脱离固定孔;但是,由于弾击锤上连接管的长度较短,且扣杆位于连接管与弾击锤的夹角处;通过螺丝刀撬动扣杆时,扣杆与弾击锤相抵,不便于将扣杆完全脱离固定孔,故不便于将弾击拉簧从弾击锤上拆卸,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砼回弹仪,其具有便于将弾击拉簧从弾击锤上拆下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砼回弹仪,包括筒体和滑移设置在筒体内侧壁上的弾击锤,所述筒体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口和供弾击锤滑出的后端口,所述弾击锤沿其轴向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侧壁沿其轴向滑移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前端口外部的弹击杆,所述弹击杆套设有弾击拉簧,所述弾击拉簧包括若干个螺距间隙,所述弾击锤朝向弾击拉簧的端壁设置有供弾击拉簧端部插入的安装环槽,所述弾击锤与筒体内侧壁相贴合的外侧壁设置有与安装环槽相通的滑移孔,所述滑移孔内侧壁滑移设置有一端可插入螺距间隙内的固定杆,所述滑移孔内侧壁与固定杆外侧壁之间连接有通过弹力以将固定杆从螺距间隙内推出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弾击拉簧从弾击锤上拆下时,推动弹击杆,以使弾击锤在弾击拉簧的推动下向后端口方向移动,直至弾击锤脱离后端口时,在弹性件的推动作用下,固定杆向远离螺距间隙方向滑动,直至脱离螺距间隙,然后直接将弾击拉簧从安装环槽内拉出,实现便于将弾击拉簧从弾击锤上拆下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与弾击拉簧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弾击拉簧的内外侧壁分别与安装环槽的相对的内侧壁贴合,能够有效减小弾击拉簧在安装环槽内部一端的晃动。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槽内侧壁且位于滑移孔的一侧设置有与弾击拉簧外侧壁相抵的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能够充分密封弾击拉簧与安装环槽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以进一步减小弾击拉簧位于安装环槽内一端的晃动。另一方面,在安装弾击拉簧时,橡胶片能够起到稳固弾击拉簧的作用,在固定杆插入螺距间隙之前,能够有效防止弾击拉簧的掉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外侧壁且远离安装环槽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可与后端口内侧壁相抵的导向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弾击锤向筒体内滑动时,导向面与后端口内侧壁相抵,在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固定杆向弾击拉簧方向滑动,实现自动将固定杆插入螺距间隙内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面上嵌置有若干个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导向面与后端口内侧壁之间的摩擦。

进一步地,所述滑移孔内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防转槽,所述固定杆外侧壁设置有与防转槽凸凹配合的防转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欲周向转动时,防转凸块与防转凹槽内侧壁相抵,以有效防止固定杆的周向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能够使固定杆在其周向上均匀受力,使固定杆顺畅的在滑移孔内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空腔,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且位于压缩弹簧处设置有若干个均与储油空腔相通的添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油空腔内的油液经添油孔流动至压缩弹簧处,以自动对压缩弹簧添加油液。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弹簧内侧壁设置有与固定杆外侧壁贴合的海绵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缩弹簧在压缩的过程中,海绵层对固定杆外侧壁进行清洁。另一方面,海绵层能够使油液均匀散开,以使油液均匀添加到压缩弹簧外侧壁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直接将弾击锤移出筒体,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固定杆自动脱离螺距间隙,直接拉动弾击拉簧,即可将弾击拉簧从弾击锤上拆下,实现便于将弾击拉簧从弾击锤上拆下的效果;

2、通过导向面和滚珠的设置,将弾击锤推入筒体内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将固定杆插入螺距间隙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筒体;11、锥型筒体;111、前端口;112、前端环盖;1121、螺钉;12、直筒体;121、后端口;122、后端盖;2、弾击锤;21、贯穿孔;22、安装环槽;221、橡胶片;23、滑移孔;231、防转槽;3、连接杆;31、推板;32、弹击杆;4、固定杆;41、储油空腔;42、添油孔;43、防转凸块;44、弹性件;45、导向面;451、滚珠;5、弾击拉簧;51、扣杆;52、螺距间隙;53、海绵层;6、连接管;6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一种砼回弹仪,参照图1,其包括筒体1和弾击锤2,弾击锤2与筒体1内侧壁滑移连接;筒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端口111和后端口121,筒体1包括直筒体12和锥型筒体11,直筒体12和锥型筒体11一体成型,前端口111位于锥型筒体11的小端口处,后端口121位于直筒体12上且远离锥型筒体11的一端;弾击锤2可经后端口121滑出。

参照图1,弾击锤2沿其轴向设置有贯穿孔21,贯穿孔21内侧壁沿其轴向滑移设置有一弹击杆32,弹击杆32靠近后端口121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外侧壁与贯穿孔21内侧壁贴合,弹击杆32的直径大于连接杆3的直径,当弾击锤2在连接杆3上滑动时,能够对弹击杆32进行撞击,弹击杆32向前端口111方向延伸并延伸至前端口111的外部;连接杆3位于后端口121处的端壁设置有推板31,推板31的直径大于贯穿孔21。

参照图1,直筒体12位于后端口12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后端盖122,以用于封堵后端口121;锥型筒体11位于前端口1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前端环盖112;前端环盖112的中部供弹击杆32穿过。弹击杆32套设有弾击拉簧5,弾击拉簧5包括若干个螺距间隙52,螺距间隙52为弾击拉簧5沿其轴向上的间隙。

参照图1和图2,弾击锤2朝向弾击拉簧5的端壁设置有安装环槽22,以供弾击拉簧5的端部插入;弾击锤2与直筒体12内侧壁相贴合的外侧壁设置有滑移孔23,滑移孔23与安装环槽22相通设置,滑移孔23内侧壁滑移设置有固定杆4,固定杆4的一端可插入螺距间隙52内,以将弾击拉簧5的一端固定在弾击锤2上。

参照图2和图3,滑移孔23内侧壁与固定杆4外侧壁之间连接有弹性件44,弹性件44优选为压缩弹簧,以使固定杆4周向上均匀受到压缩弹簧的推动力,压缩弹簧能够将固定杆4从螺距间隙52内推出。

参照图2,安装环槽22相对的两个内侧壁分别与弾击拉簧5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相贴合,以减小弾击拉簧5位于安装环槽22内端部的晃动;安装环槽22内侧壁设置有橡胶片221,橡胶片221位于滑移孔23的一侧;橡胶片221与弾击拉簧5外侧壁相抵,以进一步提高弾击拉簧5位于安装环槽22内的端部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固定杆4外侧壁且远离安装环槽22的一端倾斜设置有导向面45,导向面45可与后端口121内侧壁相抵,当弾击锤2推入直筒体12内时,后端口121内侧壁与导向面45相抵,以将固定杆4插入螺距间隙52内。

参照图1和图3,导向面45上嵌置有若干个滚珠451,以减小导向面45与后端口121内侧壁之间的摩擦力。

参照图3,滑移孔23内侧壁沿其轴向设置有防转槽231,固定杆4外侧壁设置有防转凸块43,防转凸块43与防转槽231凸凹配合,以有效防止固定杆4的转动。

参照图3,固定杆4的内部设置有储油空腔41,以用于存储油液;固定杆4的外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均与储油空腔41相通的添油孔42,且添油孔42均位于压缩弹簧处,以用于给压缩弹簧添加油液。压缩弹簧内侧壁设置有海绵层53,当压缩弹簧压缩的过程中,海绵层53能够对固定杆4外侧壁进行清洁。

参照图1和图4,前端环盖112内侧壁设置有连接管6,前端环盖112外侧壁设置有螺钉1121,螺钉1121与连接管6相抵,以将连接管6固定在前端环盖112上;连接管6外侧壁设置有固定孔61,弾击拉簧5位于固定孔61处的一端弯曲设置有扣杆51,以插入固定孔61内,将弾击拉簧5固定在连接管6上。

工作原理如下:当更换弾击拉簧5时,首先将后端盖122从直筒体12上旋下;然后将螺钉1121从前端环盖112上拆下,以脱离对连接管6的固定;弹击杆32与地面相抵,并使推板31向后端口121方向移动;然后利用螺丝刀推动弹击杆32,并将推板31推出直筒体12内。

然后,拉动推板31,直至弹击杆32与弾击锤2相抵,并将弾击锤2向后端口121方向拉动;当弾击锤2从后端口121处拉出时,压缩弹簧推动固定杆4向远离弾击拉簧5的方向移动,固定杆4脱离螺距间隙52,直接拉动弾击拉簧5,即可将弾击拉簧5从弾击锤2上拆下,实现便于将弾击拉簧5从弾击锤2上拆下的目的。

然后使用螺丝刀撬动扣杆51处的弾击拉簧5,并使扣杆51从固定孔61内脱离,拉动弾击拉簧5,实现弾击拉簧5取下的过程。

当需要安装新的弾击拉簧5时,首先将扣杆51翘起,同时将弾击拉簧5套接在连接管6上,当扣杆51移动至固定孔61处时,松开扣杆51,扣杆51插入固定孔61内,完成弾击拉簧5与连接管6的固定。然后将弾击拉簧5的另一端插入安装环槽22内,由于橡胶片221的抵触,从而将弾击拉簧5的端部夹持在安装环槽22内。

然后将弹击杆32经后端口121向直筒体12内插入,直至导向面45上的滚珠451与后端口121的内侧壁相抵,继续推动弾击锤2,从而使固定杆4插入螺距间隙52内,实现弾击拉簧5固定在弾击锤2上。继续推动推板31,直至连接管6移动至前端环盖112处,通过螺钉1121将其固定住,实现弾击拉簧5的更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