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2208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中常常需要进行土壤取样,现有的取样装置不能很好地控制取样的深度,会带有其他不同土层的土壤,从而影响土壤的取样精度,最终可能影响勘探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对不同深度土壤进行指定取样。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内壳和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外壁连接有多个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一侧与内壳外壁连接,第一轴承另一侧和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外壳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内设置有吻合的转轴,第一转轴上端突出于外壳,第一转轴下端和连接块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和内壳下端之间设置有一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挡板;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堵塞,所述堵塞上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上端突出于内壳上端且连接有把手,推拉杆下端和堵塞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四分之一扇形结构,所述挡板数量为四个,组合时为一圆形。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握持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连接杆和内壳内壁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内壳和外壳,内壳下端设置有能够旋转的活动挡板,需要取样时将挡板闭合,具体通过旋转转轴即可,待本实用新型到达指定的深度后,再通过旋转转轴将挡板打开,然后下压一端距离后再次闭合挡板即可完成取样操作,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出指定深度的土壤,而且便于操作。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内壳设置堵塞,不仅能够保护取样时保证挡板不会变形,还能在取样后便于推出取样的土壤。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方便实用,便于携带、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挡板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中:1外壳、2内壳、3第一轴承、4第一连接杆、5转轴、6连接块、 7挡板、8堵塞、9推拉杆、10第二轴承、11第二连接杆、12防滑套、13把手、14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地质勘探的土壤取样装置,包括内壳2和外壳1,所述内壳2外壁连接有多个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一侧与内壳外壁连接,第一轴承另一侧和第一连接杆4一端连接,第一连接杆另一端和外壳内壁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内设置有吻合的转轴5,第一转轴上端突出于外壳,第一转轴下端和连接块6连接,所述连接块上连接有挡板7;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和内壳下端之间设置有一间隙14,所述间隙内设置有挡板;所述内壳内部设置有堵塞8,所述堵塞上连接有推拉杆9,所述推拉杆上端突出于内壳上端且连接有把手13,推拉杆下端和堵塞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为四分之一扇形结构,所述挡板数量为四个,组合时为一圆形。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端连接有握持防滑套12。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轴承10,所述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连接杆11和内壳内壁连接。

具体使用方法:

如图1至图3所示,先旋转转轴保证挡板处于关闭状态,然后将堵塞推到底并和挡板接触,当本实用新型插入一定的深度,具体可以在外壳的外壁设置刻度即可知道具体的深度,然后旋转转轴,转轴带动挡板打开并将堵塞向上拉一定具体,具体通过把手向上拉,再下压指定的深度后,再通过旋转转轴将挡板关闭,然后拔出本实用新型即可;需要将样品土壤时通过推拉杆将堵塞向前推即可将样品土壤取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