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984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精巧、携带方便、检测快速准确的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社会问题之一,食品在加工、包装、运输和存储过程中都可能由于监管不力遭到破坏,变质的食品在市场上流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因此有必要对进入市场的各种食品进行抽样检测。现有技术中得食品检测方法较多,如干法、湿法或微波消解等预处理方法,光谱分离、挥发分离和离心分离等多种食品成分分离方法,其检测设备或体积较大、或操作步骤繁琐,不利于携带、检测过程耗时较长,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检测快捷、方便携带、有利于快速筛选不合格食品的检测仪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其设计新颖、结构精巧,方便携带,能实现短时间内排查出卫生要求不合格的食品样品,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用于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细菌含量,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有检测试剂的样品容器、检测器外壳体、检测器内壳体、荧光探测器模块、控制芯片、电池和报警器,所述检测器外壳体可拆卸地套设在检测器内壳体的外部,检测器内壳体包括设有开口的腔室,荧光探测器模块、控制芯片和电池安装于腔室内,电池用于提供荧光探测器模块和控制芯片的工作电源,荧光探测器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硅光电二极管、放大电路和采样电路,硅光电二极管安装于腔室的开口处、用于接收食品样品细菌生物发出的光线,所述控制芯片连接采样电路和报警器。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器内壳体上设有USB接口,USB接口连接控制芯片,用于将控制芯片连接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控制芯片的工作参数进行修改。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器外壳体设有定位通孔,检测时,硅光电二极管、定位通孔和样品容器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将食品生物化学发光的原理与电子计算机的技术相结合,检测方式更加先进,简化了检测仪器和检测步骤,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卫生情况不合格的食品样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新颖、结构精巧,方便携带,能实现短时间内排查出卫生要求不合格的食品样品,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用于检测食品样品中的细菌含量,包括放有检测试剂的样品容器10、检测器外壳体1、检测器内壳体2、荧光探测器模块3、控制芯片4、电池5和报警器6,所述检测器外壳体1可拆卸地套设在检测器内壳体2的外部,检测器内壳体2包括设有开口的腔室21,荧光探测器模块3、控制芯片4和电池5安装于腔室21内,电池5用于提供荧光探测器模块3和控制芯片4的工作电源,荧光探测器模块3包括依次连接的硅光电二极管31、放大电路32和采样电路33,硅光电二极管31安装于腔室21的开口处、用于接收食品样品细菌生物发出的光线,控制芯片4连接采样电路33和报警器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检测器内壳体2上设有USB接口22,USB接口22连接控制芯片4,用于将控制芯片4连接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对控制芯片4的工作参数进行修改。检测器外壳体1设有定位通孔11,检测时,硅光电二极管31、定位通孔11和样品容器10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快速便携食品卫生检测器,将食品生物化学发光的原理与电子计算机的技术相结合,检测时食品样品在检测试剂的作用下发光,如选用现有技术中得荧光素酶作为检测试剂,由硅光电二极管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电信号送入后续电路中进行放大、采样等处理,若检测参数超出控制芯片中的预设值,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简化了检测仪器和检测步骤,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筛选出卫生情况不合格的食品样品,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于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