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2581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试验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



背景技术:

高压试验是常见同时也是高危试验项目,因此保证正常、安全完成试验成为高压试验工作的重中之重。现有的高压试验仪器都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现场试验时,高压试验线都是通过就近的绝缘物体来固定,没有专用的架线工具让高压线远离试品或大地,给试验人员带来了一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能在高压实验时保证高压线远离试验设备和大地,能足够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使试验工作能安全、有效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包括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卡线槽,所述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定夹头,所述绝缘杆上设置有夹头,所述夹头上设置有动夹头,所述定夹头与动夹头构成夹口。

进一步,所述夹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与绝缘杆相平行设置,所述压缩弹簧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第三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分别设置在绝缘杆两凹槽侧,第三压缩弹簧位于第一压缩弹簧的上侧,第四压缩弹簧位于第二压缩弹簧的上侧,第一压缩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压缩弹簧的长度,第三压缩弹簧的长度大于第四压缩弹簧的长度,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的底部由第一连接片相连接,第三压缩弹簧与第四压缩弹簧的底部由第二连接片相连接,所述壳体内第一连接片下方设置有伸出壳体的压杆,压杆位于壳体内的端部铰接在壳体上,所述压杆上第一压缩弹簧侧的第一连接片的下方设置有向上的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片下方设置有加紧把手,所述加紧把手的下端与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的顶端相连,所述第三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壳体上,所述加紧把手一端从壳体伸出,另一端铰接在第四压缩弹簧侧的第二连接片的下方,所述压杆与加紧把手从绝缘杆同一侧伸出,所述壳体上加紧把手上方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绝缘杆上设置有“工”字型滑道,所述压杆和夹紧把手的横截面上设置有“工”字型孔。

进一步,所述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轮,所述固定轮的中线与绝缘杆的中线相垂直,所述定夹头的底端设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通过螺杆连接在固定轮上,所述固定轮、活动轮两者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固定轮、活动轮的同一半径上且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所述卡线槽上设置有电场强度传感器,所述电场强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一语音播放器,所述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按钮。

再进一步,所述绝缘杆为伸缩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通过设置绝缘杆和卡线槽,在进行高压实验时能保证高压线远离试验设备和大地,从而能足够保证试验人员的安全,通过设置夹口将该架线器固定在任意物体上,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夹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卡线槽结构示意图。

绝缘杆1;卡线槽2;定夹头3;夹头4;动夹头41;壳体42;第一压缩弹簧43;第二压缩弹簧44;第三压缩弹簧45;第四压缩弹簧46;第一连接片47;第二连接片48;压杆49;加紧把手50;固定杆51;固定轮31;语音播放器21;按钮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高压试验专用架线器,包括绝缘杆1,绝缘杆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卡线槽2,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定夹头3,绝缘杆上设置有夹头4,夹头上设置有动夹头41,定夹头与动夹头构成夹口。

如图2所示,夹头包括壳体42,壳体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与绝缘杆相平行设置,压缩弹簧为四个,分别为第一压缩弹簧43、第二压缩弹簧44、第三压缩弹簧45、第四压缩弹簧46,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分别设置在绝缘杆两凹槽侧,第三压缩弹簧位于第一压缩弹簧的上侧,第四压缩弹簧位于第二压缩弹簧的上侧,第一压缩弹簧的长度大于第二压缩弹簧的长度,第三压缩弹簧的长度大于第四压缩弹簧的长度,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的底部由第一连接片47相连接,第三压缩弹簧与第四压缩弹簧的底部由第二连接片48相连接,壳体内第一连接片下方设置有伸出壳体的压杆49,压杆位于壳体内的端部铰接在壳体上,压杆上第一压缩弹簧侧的第一连接片的下方设置有向上的凸起,第二连接片下方设置有加紧把手50,加紧把手的下端与第一压缩弹簧、第二压缩弹簧的顶端相连,第三压缩弹簧、第四压缩弹簧的顶端设置在壳体上,加紧把手一端从壳体伸出,另一端铰接在第四压缩弹簧侧的第二连接片的下方,压杆与加紧把手从绝缘杆同一侧伸出,壳体上加紧把手上方设置有固定杆51,绝缘杆上设置有“工”字型滑道,压杆和夹紧把手的横截面上设置有“工”字型孔;该夹头结构在绝缘杆上的移动很快。

该夹头的工作原理为:按压杆使第一压缩弹簧压缩,使第一连接片水平,解除其与滑道的摩擦锁定,夹头在滑道上移动到合适位置时,松开压杆,释放第一压缩弹簧,且第一连接片在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在需要将架线器夹口夹紧到需要的地方时,来回按动加紧把手,第二连接片和压缩弹簧互相作用使夹头在滑道上移动,使夹口不断夹紧,达到夹紧的目的。

第二连接片和压缩弹簧互相作用的过程是这样的,第一连接片始终与滑道保持摩擦,当按加紧把手时,其绕轴旋转,同时其上部压第二连接片,此时第三弹簧压缩,第二连接片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变小,连接片实现反向倾斜,第二连接片又与滑道实现摩擦锁紧,松开加紧把手时,第二连接片在第三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复位,且同时还克服第一连接片与滑道之间的摩擦力,推动整个夹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往复操作进入下一个循环,这样实现夹头向下推进使夹口夹紧。

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轮31,固定轮的中线与绝缘杆的中线相垂直,定夹头的底端设置有活动轮,活动轮通过螺杆连接在固定轮上,固定轮、活动轮两者的相对面上均设置有若干凸起,凸起设置在固定轮、活动轮的同一半径上且间隔设置,这样的结构可使定夹头角度可调。

如图3所示,卡线槽上设置有电场强度传感器,电场强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一处理器,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一语音播放器21,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按钮22,能对感应到的电压进行提示。

绝缘杆为伸缩杆。

可使用一个专用箱子装该架线器,在箱子上设置夹口夹持部位,使用更为方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