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2582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芯测试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相对于铅酸电池,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储能领域的尖端产业,其广泛用于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等重要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锂电池的品质与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锂电池的寿命与耐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必须达到零缺陷。在实验室里针对软包样品电芯在做最基本的电性能容量测试的过程中,由于电芯要求的倍率放电电流较大,往往会选用功率比较大的测试台进行测试,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连接的位置必须紧固,因此要求夹具固定测试台和软包电芯的引出极较为方便,可以提高测试效率,且固定位置可左右活动调整,便于测试,避免在接线过程中发生短路意外,造成人身和财产安全损失。

专利一种用于测试电池电流的夹具(申请号为201620138373.X),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电池电流的夹具,包括垫块、第一铜电极夹板、第二铜电极夹板、电极槽体和紧固件,所述第一铜电极夹板和所述第二铜电极夹板的表面均具有镀锡层,所述第一铜电极夹板和所述第二铜电极夹板叠放于所述电极槽体上,所述紧固件依次将所述第一铜电极夹板、所述第二铜电极夹板及所述电极槽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垫块。该实用新型的夹具接触电阻小、能够控制电芯温升、减小测量误差、防止极耳的折叠断落和绝缘性、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维护费用。然而该实用新型成本较高。

因此,急需一种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提高测试效率,适应不同规格软包电芯的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定测试台和软包电芯的引出极固定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具有成本较低,使用方便,提高测试效率,适应不同规格软包电芯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包括U形板、第一条形板、固定板、调节机构、若干第二条形板和软包电芯,所述第一条形板位于所述U形板的开口处,所述第一条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形板的两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条形板上设有若干平行于所述U形板两侧板的第一凹槽,所述软包电芯设置在所述U形板内,所述软包电芯包括电芯正极和电芯负极,所述电芯正极和所述电芯负极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电芯正极和所述电芯负极上方分别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条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条形板设置在所述软包电芯远离所述电芯正极和所述电芯负极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二条形板两侧壁分别与所述软包电芯和所述U形板内壁接触,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软包电芯的两侧,所述调节机构与所述软包电芯接触相接。

所述第一凹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放置所述软包电芯的所述电芯正极和所述电芯负极,放电柜正极端子和所述电芯正极连接,放电柜负极端子和所述电芯负极连接,再用所述固定板固定压紧,所述调节机构调节所述软包电芯的左右位置,所述第二条形板的数量调整所述软包电芯的前后位置,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不同规格的所述软包电芯,通过所述调节机构的调整和放入所述第二条形板的数量可使不同规格的所述软包电芯均在所述U形板内固定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条形板上还设有若干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第一凹槽交错设置,所述固定板上设有2个第二螺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条形板之间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所述第二螺孔的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和所述第一条形板通过所述螺栓和所述螺母连接,可压紧。

优选的,所述U形板两侧板的内壁上还设有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板的两端位于所述条形凹槽内。所述条形凹槽的设置可使所述第二条形板排列整齐。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推板、连接杆、调节杆和固定杆,所述推板与所述软包电芯的两侧外壁平行接触,所述U形板的两侧板上还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U形板的两侧板的外壁上,所述固定板上活动设置有所述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板活动相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推板、所述连接杆、所述调节杆和所述固定杆的作用是为了推动所述软包电芯左右移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设置使所述调节杆的位置移动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设有卡合槽,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卡合槽内。所述卡合槽的设置使所述调节杆和所述连接杆的设置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U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和所述固定板的材质均为电木板。电木板具有绝缘、不产生静电、耐磨及耐高温等特性,常用于电子生产工具的夹具制作,用在性能测试方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凹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放置软包电芯的电芯正极和电芯负极,放电柜正极端子和电芯正极连接,放电柜负极端子和电芯负极连接,再用固定板固定压紧。

2、调节机构调节软包电芯的左右位置,第二条形板的数量调整软包电芯的前后位置,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软包电芯,通过调节机构的调整和放入第二条形板的数量可使不同规格的软包电芯均在U形板内固定好。

3、U形板、第一条形板和固定板的材质为电木板。电木板具有绝缘、不产生静电、耐磨及耐高温等特性,常用于电子生产工具的夹具制作,用在性能测试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仰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U形板;11、通孔;12、条形凹槽;2、第一条形板;21、第一凹槽;22、第一螺孔;3、固定板;31、第二螺孔;32、螺栓;33、;螺母;4、调节机构; 41、推板;42、连接杆;421、卡合槽;43、调节杆;44、固定杆;441、第二凹槽;5、第二条形板;6、软包电芯;61、电芯正极;62、电芯负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软包电芯的测试夹具,包括U形板1、第一条形板2、固定板3、调节机构4、若干第二条形板5和软包电芯6,第一条形板2位于U形板1的开口处,第一条形板2的两端分别与U形板1的两侧板固定连接,第一条形板2上设有若干平行于U形板1两侧板的第一凹槽21,软包电芯6设置在U形板1内,软包电芯6包括电芯正极61和电芯负极62,电芯正极61和电芯负极6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第一凹槽21内,电芯正极61和电芯负极62上方分别设有固定板3,放电柜正极端子和电芯正极61连接,放电柜负极端子和电芯负极62连接,再用固定板3固定压紧,固定板3与第一条形板2 固定连接,第二条形板5设置在软包电芯6远离电芯正极61和电芯负极62一端的一侧,第二条形板5两侧壁分别与软包电芯6和U形板1内壁接触,第二条形板5的数量调整软包电芯6的前后位置,调节机构4设置在软包电芯6的两侧,调节机构4与软包电芯 6接触相接,调节机构4调节软包电芯6的左右位置,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不同规格的软包电芯6。

具体的,第一条形板2上还设有若干第一螺孔22,第一螺孔22与第一凹槽21交错设置,固定板3上设有2个第二螺孔31,固定板3与第一条形板2之间通过穿过第一螺孔22和第二螺孔31的螺栓32和螺母33固定连接,固定效果好,U形板1两侧板的内壁上还设有条形凹槽12,第二条形板5的两端位于条形凹槽12内,可排列整齐。

具体的,调节机构4包括推板41、连接杆42、调节杆43和固定杆44,推板41与软包电芯6的两侧外壁平行接触,U形板1的两侧板上还设有通孔11,连接杆42穿过通孔11,连接杆42的一端与推板41固定连接,固定杆44固定在U形板1的两侧板的外壁上,固定板44上活动设置有调节杆43,调节杆43的一端与固定板44活动相接,调节杆43的另一端与连接杆4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推板41、连接杆42、调节杆43和固定杆44的作用是为了推动软包电芯6左右移动。

具体的,固定杆44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二凹槽441,调节杆43的一端插入第二凹槽441内,第二凹槽441的设置使调节杆43的位置移动更方便,连接杆42的端部设有卡合槽421,调节杆43的另一端插入卡合槽421内,卡合槽421的设置使调节杆 43和连接杆42的设置更方便。

具体的,U形板1、第一条形板2和固定板3的材质均为电木板。电木板具有绝缘、不产生静电、耐磨及耐高温等特性,常用于电子生产工具的夹具制作,用在性能测试方面。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将软包电芯6放入U形板1内,电芯正极61与放电柜正极端子相连接,电芯负极62分别与放电柜负极端子连接,分别放置于第一凹槽21内,再将2个固定板3分别压紧电芯正极61和电芯负极62,固定板3和第一条形板2用螺栓 32和螺母33连接,调整调节杆43的位置和第二条形板5的数量,使软包电芯6前后左右都固定好,不同规格的软包电芯6固定步骤与此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