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试验的振实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0135阅读:8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验的振实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设工程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试验的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背景技术: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是一种适用于水泥胶砂试件制备时的振实成型试验设备,通过对物料的振实,以减少物料内的空气和缝隙。公告号为CN205665082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泥胶砂振实台,其中包括基座、摆臂、振动平台、模套、凸轮机构和设于振动平台上的夹持部件等,其中夹持部件包括两根设置于振动平台的竖杆、压架、支撑杆和手把,其竖杆上可活动地套有定位套且定位套侧壁设有安装孔,压架的两个定位杆分别伸入两个定位套的安装孔内,压架的凸杆卡嵌在支撑杆上的卡槽内,并通过手把将凸杆卡紧在卡槽内,其缺点在于,由于振实台的工作时振动平台振动颠簸,则手把极易发生松动,以致压架的凸杆松动并脱落,进而导致压架的定位杆也极易从定位套的安装孔内脱落;同时压架的两个定位杆在安装至定位套的安装孔内时,其操作也较为繁复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试验的振实台,其通过在固定柱上设置螺孔,并在夹紧杆上设置螺栓,可保证对限位架的固定杆进行稳定的固定,并通过在限位架的限位杆末端设置套在螺杆上的套环,使得限位架安装更加方便,且增强了其稳固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混凝土试验的振实台,其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振动台、限位架以及设于振动台上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支撑柱,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水平的通孔且通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杆;

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中空的支座,所述支座上端设有凸轮且所述凸轮的转轴为水平设置,所述支座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凸轮转动的电机;

所述振动台底部通过摆臂与转动杆两端连接且摆臂与转动杆相垂直,所述振动台底部还设有转轴为水平的转轮;

所述限位架包括矩形的框架主体和固定于框架主体边缘的两根限位杆和一根固定杆,所述框架主体内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隔条,所述限位杆末端设有套环且两根限位杆相对地分别设于框架主体的两侧,所述固定杆固定于框架主体的远离限位杆的一侧且与限位杆相垂直;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振动台上部的两根限位柱、一根固定柱以及夹紧杆,所述限位柱顶端设有螺杆和螺帽,且所述套环内径大于螺杆外径并小于限位柱外径,所述固定柱顶端设有螺孔以及与固定杆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夹紧杆为弧形杆且其一端铰接于固定柱中部,所述夹紧杆的另一端设有与螺孔相匹配的螺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得限位架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且增强了其稳固性,进而保证了振实实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混凝土试验的振实台,其包括第一底座1、第二底座2、振动台3、限位架4以及设于振动台3上的安装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底座1上设有支撑柱10,所述第一底座1与第二底座2通过连杆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0上端设有水平的通孔且通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动杆11;

所述第二底座2上设有中空的支座20,所述支座20上端设有凸轮21且所述凸轮21的转轴为水平设置,所述支座20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凸轮21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出);支座20上方设有可拆卸的垫块22;

所述振动台3底部通过摆臂30与转动杆11两端连接且摆臂30与转动杆11相垂直,所述振动台3底部还设有转轴为水平的转轮31,所述振动台3上部设有凹槽32且凹槽32的远离第一底座1一侧设有开口;

如图2所示,所述限位架4包括矩形的框架主体40和固定于框架主体40边缘的两根限位杆41和一根固定杆42,所述框架主体40内侧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隔条43,所述框架主体40的侧面设有矩形的凸条44;所述限位杆41末端设有套环45且两根限位杆41相对地分别设于框架主体40的两侧,所述固定杆42固定于框架主体40的远离限位杆41的一侧且与限位杆41相垂直;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垂直固定于振动台3凹槽32内的两根限位柱5、一根固定柱6以及夹紧杆7,所述限位柱5顶端设有螺杆50和螺帽51,且所述套环45内径大于螺杆50外径并小于限位柱5外径,所述固定柱6顶端设有螺孔60以及与固定杆42相匹配的固定槽61,所述夹紧杆7为弧形杆且其一端铰接于固定柱6中部,所述夹紧杆7的另一端设有与螺孔60相匹配的螺栓70。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盛有水泥胶砂的模套置于凹槽32内,然后将限位架4放置到模套上方,其中限位架4的凸条44与模套上端配合实现对模套在水平方向的限位,两个限位杆41的套环45分别套在限位柱5上端的螺杆50上,固定杆42置于固定柱6顶端的固定槽61内,再拧紧螺帽51对套环45进行固定,再转动夹紧杆7使其将固定杆42夹紧,并拧动螺栓70使其插入螺孔60内,即可实现对模套在竖直方向的固定,进而可开始振实作业;当振实完成后,取下模套,并将垫块22放置到支座20上使其将振实台3底部支撑一定高度,以避免其转轮31和凸轮21长时间处于负荷状态而影响转轮31和凸轮32的使用寿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