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600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器设备领域,当操作人员对线束进行测试时,经常需要对线束中的众多分线分别进行测试,比如进行车身模态测试,一般需要对10根加速度线进行测试,在将测试设备与导线连接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加速度线相互交叉缠绕在一起,在测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各加速度线进行梳理和一一区分,工作效率低,且容易造成导线的折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加工,方便操作人员正确、快速区分线束中各分线的分线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线器,包括分线器本体和堵块,所述分线器本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壁设置多个线槽,所述通孔和所述多个线槽均沿着所述分线器本体的轴向贯通所述分线器本体的上下表面,所述堵块的外轮廓与所述通孔相匹配,当线束中的各分线分别装进对应线槽后,所述堵块安装到所述通孔中以防止所述各分线脱离所述线槽。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分线器本体上下表面的所述线槽的进出口两端均设有标识,每个所述标识对应一个所述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标识由数字或字母其中一种或两种组合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堵块与所述通孔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线槽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形成敞口,所述线槽通过所述敞口与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敞口的宽度小于所述线槽的直径,所述线槽与所述敞口组成“凸”字型。

进一步地,环绕所述分线器本体外侧面四周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器本体和所述堵块为绝缘的柔性块体。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器本体和所述堵块为硅胶块体。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分线器本体的中部,所述多个线槽均匀设置在所述通孔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器本体外轮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所述通孔对应为圆孔或方孔。

本实用新型的分线器包括分线器本体和堵块,所述分线器本体上设有通孔且通孔四周设有线槽,操作人员只需将线束中的各分线穿过通孔并分别放置于对应的线槽,再将堵块装进通孔中,便可将线束中的众多分线快速梳理并可通过线槽外的标识准确区分。本实用新型的垫片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外形美观,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线器本体与堵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线器本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堵块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线器本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堵块的示意图;

其中,1、分线器本体,11、通孔;12、线槽;121、敞口;13、凹槽;14、标识;2、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分线器包括分线器本体1和堵块2,分线器本体1的中部沿轴向设有通孔11,在通孔11的内壁四周均匀设置有10个线槽12,线槽12与通孔11的延伸方向一致,通孔11和线槽12均沿着分线器本体1的轴向贯通分线器本体1的上下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位于分线器本体1上下表面的线槽12进出口两端外侧均设有标识14,具体地,每个标识14对应一个线槽12。本实施例的标识14为数字,当然,标识14也可以是字母或者字母与数字组合,只要能区分不同线槽12即可。

进一步地,线槽12靠近通孔11的一侧形成敞口121,线槽12通过敞口121与通孔11连通。一般导线(图未示)上常设有导线接头,若导线接头宽度大于线槽12的直径时,导线无法从分线器本体1上下表面的线槽12的进出口端穿过,而通过在线槽12上设置连通通孔11的敞口121,操作人员可以将导线穿过直径较大的通孔11,再通过敞口121把导线安装到线槽12中。

进一步地,敞口121的宽度小于线槽12的直径,线槽12与敞口121组成大致“凸”字型,这样有利于导线放置于线槽12后不易脱离线槽1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通孔11为圆形通孔11,堵块2的外轮廓与圆形通孔11相匹配,如图3所示,堵块2为圆柱体,且圆形堵块2的半径比圆形通孔11的半径略大,堵块2与圆形通孔11之间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分线器本体1外侧面中部沿着周向设有一个环形的凹槽13,通过设置上述凹槽13,可方便操作人员拾取分线器本体1,同时也可节省分线器本体1的用料,进一步节约成本。

优选地,分线器本体1和堵块2均为绝缘的柔性块体,绝缘的块体可以保证分线器的使用安全性,柔性的块体能进一步保护线束的外表面,提高线束的使用寿命。一般可选用塑料、树脂等绝缘的柔性块体,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分线器本体1和堵块2均为硅胶块体。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分线器本体1外轮廓为圆柱体,通孔11为圆孔,对应的堵块2为圆柱形(如图3所示)。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线器本体1外轮廓为长方体,通孔11为方孔,对应的堵块2为长方体(如图5所示)。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分线器本体1外轮廓、通孔11形状以及对应的堵块2形状可以根据生产或外观需求作各种改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线器除上述部件外形与实施例一不相同外,其他均保持一致。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人员按顺序将线束中的各分线穿过通孔11并从敞口121分别挤进于对应的线槽12内,然后将堵块2安装到通孔11中,防止分线脱离线槽12。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将线束中的各分线固定在对应的线槽12内,能有效地梳理线束中的各分线,防止各分线交叉缠绕,同时,通过分线器本体1上下表面上设计与各线槽12对应的标识14,操作人员能快速准确地区分线束中的各分线,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