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晶区取向度实验用精确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313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高分子材料晶区取向度实验用精确定位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晶区取向度实验用精确定位夹具。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相对于金属材料有较高比强度、绝缘性、高弹性、加工流动性以及使用的便捷性备受人们青睐。相对于其他材料,高分子材料的最终结构和性能更依赖加工过程,这也是控制高分子材料制品结构和性能的中心环节。因此在加工过程中调控聚合物链结构、超分子结构、结晶结构、织态结构等微观结构,是实现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一条重要途径。聚合物分子链在加工过程,如挤出、注射、吹塑、压延等,会受到具有梯度分布的剪切应力场的作用,在该作用力下高分子链、高分子链段以及微晶区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取向。取向后材料的机械性会呈现出各向异性。这是由于沿着取向方向分子链择优排列,单位截面的化学键数目增加,材料在该方向上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而垂直于取向方向,分子链通过范德华力结合,强度可能会降低。在动力学上,取向的高分子链段更容易排入晶格形成晶体,晶体高的强度和模量更有助于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通过获取详细且精确的晶体取向度和取向度分布数据,建立晶体排列方式与制品最终性能的关系,为制备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提供一条途径。

而在高分子材料晶区取向度试验中,只有通过对测试区域精确定位后测得的取向度数据才能构建出准确取向度分布情况,因此设计可以精确定位的夹具对测试取向度分布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分子晶区取向度实验用的精确定位夹具,该夹具定位精度高,并且可实现多种类样品的同时定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高分子材料晶区取向度实验用精确定位夹具,包括固定底座、固定盖和真空发生器;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有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设有贯通固定底座的下定位腔,定位凹槽内、围绕下定位腔设有一圈上方开口的真空管路,固定底座侧面设有与真空管路相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塑料软管与外界的真空发生器管道连接;所述固定盖与固定底座相匹配并卡接在固定底座上方,固定盖下方设有与定位凹槽相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的中部设有与下定位腔相配合的贯通固定盖的上定位腔;所述凸起底部设有垫片;所述固定底座与固定盖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座底部设有定位吸盘。

具体的说,所述固定底座的侧面还设有外螺纹结构的防滑圈。

具体的说,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通孔同时与多个定位凹槽内的真空管路相连通。

更具体的说,所述固定底座侧面的通孔开口处还设有用于封闭通孔的塑胶孔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样品是夹持在上下定位腔之间的,并且,样品通过两级固定的方式固定在夹具中,一级是通过真空管路抽真空,使样品牢牢吸附在定位凹槽上,这主要是为了便于轻薄材质的高分子材料的固定,使其既可固定,又不易损坏样品,并且还可方便样品的重复定位,另一级则是通过固定盖与固定底座的卡接使其固定,这主要是为了便于厚度较大的高分子材料的固定,该两级固定协同作用,可使可固定样品多样化,并且具有固定牢固、不易损坏样品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与固定盖的固定方式也有两种,一是采用凸起与定位凹槽卡接,达到固定的目的,二是通过螺栓和螺母达到固定的目的,二者均为可拆卸的固定方式,便于样品的取放。

(3)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精确定位,一方面是使样品在夹具中精确定位,另一方面则是使定位夹具能够准确安置到所需位置。为了实现第二点,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底部设置了吸盘,通过吸盘,可轻松固定和移动整个定位夹具,且不会使夹具中的样品发生移位,影响定位精度。

(4)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侧面还设有螺纹结构的防滑圈,一方面可防止取放定位夹具时发生滑落等情况,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便于其在特殊情况下的定位(如需要卡入某一装置中,相对于光滑表面,其螺纹结构可起到防滑作用)。

(5)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孔盖,可使其在将真空管路抽真空后,通过孔盖封住通孔,使整个定位夹具可与真空发生器分离,便于其使用。

(6)本实用新型的凸起底部还设有垫片,可防止凸起与样品发生直接接触,避免损坏样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盖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固定底座,11-定位凹槽,12-下定位腔,13-真空管路,14-通孔,15-吸盘,16-防滑圈,17-孔盖,18-螺纹孔,2-固定盖,21-凸起,22-上定位腔,23-垫片,24-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分子材料晶区取向度实验用精确定位夹具,如图1~3所示,该定位夹具整体呈长方体形(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圆柱体形等结构),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盖2和真空发生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底座1上方设有定位凹槽11,定位凹槽内设有贯通固定底座的下定位腔12,定位凹槽内、围绕下定位腔设有一圈上方开口的真空管路13,固定底座侧面设有与真空管路相连通的通孔14,所述通孔14通过塑料软管与外界的真空发生器管道连接;所述固定底座1底部设有定位吸盘15;所述固定底座1的侧面还设有外螺纹结构的防滑圈16。为了定位夹具的定位,所述定位凹槽11外侧的固定底座1上均匀设有若干螺纹孔18或者贯通的螺纹通孔。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盖2与固定底座1相匹配并卡接在固定底座上方,固定盖2下方设有与定位凹槽11相匹配的凸起21,所述凸起的中部设有与下定位腔相配合的贯通固定盖的上定位腔22;所述凸起21底部设有垫片23;所述固定底座1与固定盖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盖2上与螺纹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通孔24,所述固定底座和固定盖即通过螺柱、螺母、螺纹通孔、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若固定底座1上设置的是螺纹通孔,则可通过螺柱贯穿固定底座后与定位点实现固定连接。

其中,可根据需要在固定底座1上设有多个定位凹槽,实现多样品的同时定位,所述通孔14同时与多个定位凹槽内的真空管路相连通,并且,所述固定底座1侧面的通孔14开口处还设有用于封闭通孔的塑胶孔盖17。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