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552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智能电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电表。



背景技术:

智能电能表已在我国基本普及,现有的智能电能表一般包括电池壳体、设于壳体中的接线部件,壳体包括下壳、上壳,下壳的长度大于上壳的长度,下壳及上壳均呈长方体形,上壳与下壳对合后固定,下壳的后端与上壳的后端齐平,接线部件设于下壳内且位于上壳的前方,接线部件的上方还罩设有面罩。

现有技术中的智能电表,更换电池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智能电能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更换电池更方便的智能电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表,包括电池、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中的接线部件,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壳、上壳,所述下壳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壳的长度,所述的下壳及上壳均呈长方体形,所述的上壳与下壳对合后固定,所述下壳的后端与所述上壳的后端齐平,所述的接线部件设于所述的下壳内且位于所述上壳的前方,所述接线部件的上方还罩设有面罩;

所述的上壳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中有面板,所述面板的一侧枢接在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面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壳通过螺杆固定;

所述的窗口下陷后形成电池腔,所述的电池位于所述的电池腔中,所述的电池腔内设有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导电部件;

所述电池的两侧还下凹的手持口。

进一步,所述下壳的后端的两个角、所述上壳的后端的两个角之间通过螺纹杆固定;

在所述上壳内的前部的两个角上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扣脚,所述的扣脚上设有扣槽;所述下壳的两个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的扣槽对应的扣块,所述的上壳与所述的下壳对合后所述的扣块扣入所述的扣槽内。

进一步,所述面罩的后端的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固定耳,所述上壳的两侧面的前端具有内凹的固定槽,所述的固定耳填入所述的固定槽内后固定。

进一步,所述固定耳的内侧设有固定凸点,所述的固定槽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凸点扣入所述的固定孔内后超声波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与现有的智能电能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上壳上设置电池腔,将电池置于该电池腔中,方便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池的拆卸示意图。

图3是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壳与面罩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图4,一种智能电表,包括电池1、壳体、设于所述壳体中的接线部件2,所述的壳体包括下壳3、上壳4,所述下壳3的长度大于所述上壳4的长度,所述的下壳3及上壳4均呈长方体形,所述的上壳4与下壳3对合后固定,所述下壳3的后端与所述上壳4的后端齐平,所述的接线部件1设于所述的下壳3内且位于所述上壳4的前方,所述接线部件2的上方还罩设有面罩5。

本实施例中,上壳4与下壳3的固定连接方式具体为:所述下壳3的后端的两个角、所述上壳4的后端的两个角之间通过螺纹杆固定;在所述上壳4内的前部的两个角上分别设有向下延伸的扣脚6,所述的扣脚6上设有扣槽7;所述下壳3的两个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的扣槽对应的扣块8,所述的上壳4与所述的下壳3对合后所述的扣块8扣入所述的扣槽7内。

本实施例中,上壳4与面罩5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具体为:所述面罩的后端的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固定耳9,所述上壳4的两侧面的前端具有内凹的固定槽10,所述的固定耳9填入所述的固定槽10内后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可以是:所述固定耳9的内侧设有固定凸点,所述的固定槽10内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凸点扣入所述的固定孔内后超声波焊接。

所述的上壳4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的窗口中有面板11,所述面板11的一侧枢接在所述窗口的一侧,所述面板11的另一侧与所述的上壳通过螺杆固定。

所述的窗口下陷后形成电池腔12,所述的电池1位于所述的电池腔12中,所述的电池腔12内设有与所述的电池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电池1一般采用锂电池,导电部件可采用插针的形式,电池上设有与插针对应的插口;或者导电部件采用铜脚、电池上设有与铜脚对应的铜片等。

所述电池1的两侧还下凹的手持口13,在需要更换电池时将螺杆拧下来,打开窗口,然后手指捏在两个手持口13中即可将电池轻易卸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