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6975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阻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测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阻测量仪。



背景技术:

接地电阻测量仪是一种电阻测量装置,用于电力、邮电、铁路、通信、矿山等部门测量各种装置的接地电阻以及测量低电阻的导体电阻值,还可以测量土壤电阻率及地电压。

2014年第8期的《交流探讨》中的《浅谈接地电阻测量仪的实用和维护》,蒋东晓,一文中公开了对于普通接地电阻测量仪的实用与维护内容。其中公开的数字式接地电阻表包括有仪器本体、接地探测针两根、测试导线三根,仪器本体上设有多个插接端,用于与不同的测试导线连接。开始测量工作时,沿被测接地极,将电位探测针和电流探测针依直线彼此相距20m插入地中至少40cm深,将电位探测针和电流探测针以及两根测试导线均连接到插接端上,形成回流通路,即可在仪器本体的显示屏上观察测得的数据。

但是,由于仪器本体上的四个插接端均为处于开口状态,在工作使用或者是闲置时,插接端内容易掉落颗粒杂质甚至是水分,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也不利于仪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阻测量仪,具有减少颗粒杂质或水分进入插接端口的效果,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阻测量仪,包括仪器本体、接地钎、用于连接仪器本体和接地钎的连接导线、用于连接仪器本体和被测物体的测试导线,仪器本体内还设有用于接收处理电信息的处理装置,仪器本体上还设有显示屏,仪器本体内开设有转动空腔,转动空腔成水平设置的圆柱状且其中转动连接有成圆柱状设置的插接座,插接座上沿轴向开设有多个插接端口,且插接端口和处理装置连接,转动空腔的顶壁处开设有沿插接座轴向的开口,转动空腔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插接座发生转动的转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座转动于转动空腔内,可以通过转动组件发生转动,从而在闲置时能够将插接端口翻转至开口的背面,减少杂质或水分进入插接端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插接座的轴向中心处设有两端均转动连接于转动空腔侧壁上的转动轴,转动轴水平设置且一端连接有转动槽盘,槽盘上间隔均匀分布有多个推动槽,推动槽远离转动轴的一端开口设置,转动空腔侧壁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的驱动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盘转动连接与转动空腔的侧壁上,且能够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从而带动转动轴产生转动,最终实现带动插接座的转动,在仪器的使用或闲置时均可以通过转动及时调整插接端口相对于开口的位置,从而更好的保护插接端口,减少进入插接端口的杂质或水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盘上一体设有推动柱,推动柱成圆柱状设置且直径小于推动槽宽度,驱动盘转动时能带动推动柱进入和脱离推动槽中从而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推动柱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的角度等于每两个推动槽之间的夹角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盘转动时能够使得推动柱进入和脱离推动槽中,从而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且推动柱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的角度等于每两个推动槽之间的夹角角度,因此驱动盘转动一周后推动柱能够进入下一道推动槽中,继续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盘上还设有与推动柱相对设置的限位部,限位部外缘为圆弧设置,每两个推动槽之间均设有与限位部相配合的限位凹口,限位凹口内缘为圆弧设置,且限位部与限位凹口的圆弧的直径相同,限位部的圆弧弧长大于等于限位凹口的圆弧弧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部和限位凹口的配合作用,推动柱带动转动槽盘发生转动时不会因为惯性继续向前转动,使得对于插接座转动的角度能够更加准确的控制,从而能够确保通过驱动盘转动整数圈数时,插接端口可以处于正对开口位置,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再通过限位部与限位凹口的圆弧的直径相同设置,使得限位部与限位凹口能够贴合紧密,进一步维持转动槽盘的位置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盘中心处设有驱动轴,驱动轴穿过并转动连接于转动空腔的侧壁上,且驱动轴位于仪器本体外部的一端端部设有转动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手轮位于仪器本体的侧壁上,便于仪器的放置和使用,通过操作转动手轮能够及时的调整插接端口相对于开口的位置,操作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驱动轴与转动空腔侧壁连接处设有防水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减少外部的颗粒、杂质或水分等进入转动空腔内,保持转动空腔内有较好的机械环境,延长仪器的实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插接座与转动空腔于开口处沿开口一圈设有密封防尘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处是外部与转动空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防尘圈能够极大的减少外部进入转动空腔的杂质或水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接地钎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受力部,接地钎的竖直段长度大于等于40cm,且接地钎的底端为锥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地钎插入地下的长度至少为40cm才符合安全操作规范,而通过设置受力部能够更加容易的将接地钎插入和拔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插接座转动于转动空腔内,可以通过转动组件发生转动,从而在闲置时能够将插接端口翻转至开口的背面,减少杂质或水分进入插接端口内;通过转动槽盘和驱动盘的配合设置,能够保证在驱动盘转动整数圈数时,插接端口可以处于正对开口位置,便于插接端口的定位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示意图,主要表现有转动空腔、插接座、插接端口之间的位置连接关系;

图3是本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有转动槽盘、驱动盘和转动手轮的结构。

图中:1、仪器本体;11、显示屏;2、接地钎;21、受力部;3、连接导线;4、测试导线;5、转动空腔;51、开口;52、转动轴;6、插接座;61、插接端口;7、转动槽盘;71、推动槽;72、限位凹口;8、驱动盘;81、推动柱;82、限位部;83、驱动轴;9、转动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电阻测量仪,如图1所示,包括仪器本体1、用于插接于地下的接地钎2、用于连接仪器本体1和接地钎2的连接导线3、用于连接仪器本体1和被测物体的测试导线4,仪器本体1内还设有用于接收处理电信息的处理装置(图中未示出),仪器本体1上还设有显示数值的显示屏11。

如图1和图2所示,仪器本体1内开设有转动空腔5,转动空腔5成水平设置的圆柱状,转动空腔5的顶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开口51。转动空腔5内设有插接座6,插接座6也成圆柱状设置,插接座6和开口51之间沿开口51设有一圈密封防尘圈(图中未示出),插接座6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四个一排设置的插接端口61,插接座6中心处设有一根两端均转动连接与转动空腔5侧壁上的转动轴52,转动轴52内设有连通处理装置和插接端口61的传输导线(图中未示出)。

如图1和图3所示,转动轴52的一端上设有转动槽盘7,转动槽盘7上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推动槽71,推动槽71远离转动轴52的一端为开口51设置,且每两个推动槽71之间设有内缘为圆弧设置的限位凹口72。转动空腔5的侧壁上还设有驱动盘8,驱动盘8上设有推动柱81,推动柱81成圆柱状设置且其直径小于推动槽71的宽度,驱动盘8转动时能够带动推动柱81进入和脱离推动槽71,从而带动转动槽盘7发生转动,且驱动盘8每转动一圈,带动转动槽盘7转动的角度等于每两个推动槽71之间的夹角角度。

如图3所示,驱动盘8上还设有限位部82,限位部82的外缘为圆弧设置,且限位部82与限位凹口72的圆弧直径相同,限位部82的圆弧周长大于等于限位凹口72的圆弧的周长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驱动盘8中心处设有驱动轴83,驱动轴83穿过并转动连接于转动空腔5的侧壁,且其位于仪器本体1外部的一端端部设有转动手轮9。驱动轴83与转动空腔5侧壁连接处设有防水密封圈(图中未示出)。

如图1所示,接地钎2的顶部设有水平设置的受力部21,便于操作人员插入或拔出接地钎2;接地钎2的竖直段长度大于等于40cm,且接地钎2的底端为锥形设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驱动转动手轮9,带动驱动盘8发生转动,进而推动柱81进入推动槽71内并带动转动槽盘7转动,推动柱81脱离推动槽71后转动槽盘7在限位部82和限位凹口72的配合下处于停滞状态,直到推动柱81转动至下一圈从而继续带动转动槽盘7发生转动,同时转动槽盘7通过转动轴52带动插接座6在转动空腔5内发生同步的转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