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34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发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化学发光检测一般都是采用按压的方式进行反应杯的有无检测,对按压检测的轻触按钮要求体积要小、按下行程要小、按下次数要多,安装要求避光要好;鉴于测量室需要加入增强液体才能发光,由于轻触开关的误动作导致液体直接加入到测量室里面,轻触开关又在测量室的底部,造成轻触开关腐蚀生锈,进而导致仪器无法正常进行工作。

现有技术中转子的上下轴承的固定方式,由于是采用上盖板是方形的,装配调试很难做到同心;导致转子偏向转动,转动出现抖动等不稳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检测反应杯,且避光效果很好,节省安装空间和检测时间的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上侧安装有旋转电机和测量盒,所述测量盒的内部中空形成圆柱状测量室,且包括盒盖和盒底,所述盒盖与盒底内侧中部分别设有轴承室,两轴承室内分别安装有轴承,两轴承内侧安装有转子,所述转子与所述测量室同心设置,且其下端伸出所述测量盒之外,并与旋转电机连接,且其上侧设有若干反应杯放置槽;所述测量盒一侧开孔并安装有光电倍增管,所述光电倍增管穿过所述圆孔与所述测量室连接,所述盒盖上侧设有开口和增强液加注口,并设有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翻盖。

作为优选,所述测量盒两侧设有一组设有光电对射管,所述光电对射管与控制单元连接,检测反应杯放置槽内有无反应杯。

作为优选,所述光电倍增管通过两个L型支架安装在测量盒的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转子同步带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翻盖铰接在所述盒盖的上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杯放入测量室的时候,自动判断反应杯放置槽内是否有反应杯,减少人工按压操作,避免造成误动作,测量前把翻盖盖上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转子与测量室同心设置,保证了转子转动平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测量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盒盖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化学发光测定的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支座1,支座1上侧安装有旋转电机2和测量盒3,旋转电机2的输出轴向下设置,并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机旋转。测量盒3的内部中空形成圆柱状测量室31,测量盒3包括盒盖32和盒底33。

如图2至4所示,盒盖32与盒底33内侧中部分别设有轴承室34,两轴承室34内分别安装有轴承,两轴承内侧安装有转子7,转子7与测量室31同圆心设置,且转子7的下端伸出测量盒3之外。转子7与旋转电机2连接,使得转子7可以随旋转电机2转动。转子7的上侧设有若干反应杯放置槽。反应杯放置槽内可放有反应杯。

如图1至3所示,测量盒3的一侧开孔35并安装有光电倍增管4,光电倍增管4穿过孔35与测量室31连接,使得光电倍增管4能够检测到测量室31内化学发出的光。盒盖32上侧设有开口36和增强液加注口37,盒盖32上还设有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翻盖38。增强液加注口37用于在检测时向检测被内加注增强液。翻盖38可以采取现有技术中的多种连接方式,如采用连杆、偏心轮与电机连接,优选铰接在盒盖32的上侧。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测量盒3两侧设有一组设有光电对射管5,光电对射管5包括发射管和接收管,用于检测反应杯放置槽内有无反应杯。当有反应杯时,反应杯会挡住发射管发出的信号,接收管光电对射管5与控制单元连接,将信号传送给控制单元,进而实现自动检测,减少人工按压操作,避免造成误动作。

如图1至3所示,光电倍增管4通过两个L型支架6安装在测量盒3的一侧。L型支架6的两个边部优选分别与测量盒3和光电倍增管4螺栓连接。

旋转电机2与转子7同步带连接。可以实现转子7与旋转电机2同步转动。

结合图1或图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打开翻盖38,把反应杯放入位于开口36下侧的反应杯放置槽内,盖上翻盖38,光电对射管5会自动检测到反应杯已放入信号,然后控制旋转电机2带动转子旋转180度,进入检测环节。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在反应杯放入测量室的时候,自动判断反应杯放置槽内是否有反应杯,减少人工按压操作,避免造成误动作,测量前把翻盖盖上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转子与测量室同心设置,保证了转子转动平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