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4958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性能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维氏硬度是表示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维氏硬度试验是将顶部两相对面具有一定角度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压头用一定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压痕对角线长度,再按公式来计算硬度的大小。维氏硬度被应用于所有金属,并是应用最广泛的硬度标准之一。

但本申请实用新型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加试验力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时,极易造成试样弯曲、变形,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维氏硬度准确性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高效检测试样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滑轨平台,所述滑轨平台具有一水平承载面;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一垂直面;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二垂直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水平滑动;其中,所述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以及所述水平承载面形成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容置空间夹持试验试样。

优选的,所述滑轨平台还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所述滑轨平台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滑轨平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具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本体能够沿所述滑轨方向滑动;可调节夹紧螺栓,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与所述本体可转动连接;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分隔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本体相同。

优选的,所述容置空间的加持范围为0mm-20mm。

优选的,所述滑轨平台的材质硬度不低于洛氏硬度60HRC。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滑轨平台,所述滑轨平台具有一水平承载面;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一垂直面;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二垂直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水平滑动;其中,所述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以及所述水平承载面形成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容置空间夹持试验试样。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试样,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保证试验试样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变形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本体能够沿所述滑轨方向滑动;可调节夹紧螺栓,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与所述本体可转动连接;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分隔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本体相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试验试样,进一步保证了试验试样的位置和垂直度,并且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变形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加持范围为0mm-20mm。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次装夹多批次、多规格试验试样进行检测,节省人力,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的技术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轨平台,所述滑轨平台的材质硬度不低于洛氏硬度60HRC。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检测试样试样,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刚性,起到支撑作用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滑轨平台;2-水平承载面;3-第二定位装置;4-滑轨;5-可调节夹紧螺栓;6-本体;7-第二垂直面;8-容置空间;9-第一定位装置;10-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试验试样,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保证试验试样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变形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总体结构如下:滑轨平台,所述滑轨平台具有一水平承载面;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一垂直面;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二垂直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水平滑动;其中,所述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以及所述水平承载面形成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容置空间夹持试验试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试验试样,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保证试验试样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变形的技术效果。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清楚公开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下面介绍相关术语。

维氏硬度(Vickers-hardness,HV)表示材料硬度的一种标准。维氏硬度试验是将顶部两相对面具有一定角度的正四棱锥体金刚石压头用一定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压痕对角线长度,再按公式来计算硬度的大小。维氏硬度值与试验力除以压痕表面积的商成正比,比起其他硬度试验其优点有:硬度值与压头大小、负荷值无关;无需根据材料软硬变换压头;正方形的压痕轮廓边缘清晰,便于测量。维氏硬度被应用于所有金属,并是应用最广泛的硬度标准之一。

洛氏硬度试验方法是用一个顶角为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mm/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洛氏硬度没有单位,是一个无纲量的力学性能指标,其最常用的硬度标尺有A、B、C三种,通常记作HRA、HRB、HRC。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软钢、有色金属、退火钢、铸铁等。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请参考图1,所述装置包括:

滑轨平台1,所述滑轨平台1具有一水平承载面2;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平台1还包括:滑轨4,所述滑轨4位于所述滑轨平台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滑轨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滑轨平台1的材质硬度不低于洛氏硬度60HRC。

具体而言,所述滑轨4位于所述滑轨平台1的上表面,并与所述滑轨平台1固定连接,一般可通过焊接或机械连接的方式,也可以是与所述滑轨平台一体成型铸造而成。所述滑轨4采用矩形滑轨,为了限制装置在滑轨上的运动方向,所述滑轨平台1的材质硬度不低于洛氏硬度60HRC,所述滑轨平台1可采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制作,如淬火钢等,上述材料自身强度较高,刚性极好,保证了薄规格金属板材断面维氏硬度试验的国家标准要求。

第一定位装置9,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与所述水平承载面2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1的第一垂直面;

第二定位装置3,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与所述水平承载面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1的第二垂直面7,其中,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1水平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具体包括:本体6,所述本体6与所述滑轨4连接,所述本体6能够沿所述滑轨4方向滑动;可调节夹紧螺栓5,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5与所述本体6可转动连接;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之间,所述分隔板10与所述滑轨4可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分隔板1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本体6相同。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与所述水平承载面2的上表面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1的第一垂直面(未标出),第一垂直面与第二垂直面7处于相对的位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与所述水平承载面2的上表面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具体包括:本体6,可调节夹紧螺栓5,分隔板10。所述本体6与所述滑轨4连接,所述本体6能够沿所述滑轨4方向滑动,以便快速调整本体6到合适的位置;可调节夹紧螺栓5,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5与所述本体6可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5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配合使用,用于固定试验试样;分隔板10,所述分隔板10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9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3之间,所述分隔板10与所述滑轨4可滑动连接,所述分隔板10垂直于所述水平承载面2的平面即为所述第二垂直面7,其中,所述分隔板10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本体6相同,通过所述分隔板10起到增加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5的施力面积,固定试验试样,保证试验试样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变形的技术效果。

所述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7以及所述水平承载面2形成一容置空间8,通过所述容置空间8夹持试验试样。

进一步,所述容置空间8的加持范围为0mm-20mm。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7以及所述水平承载面2形成一容置空间8,所述容置空间8的加持范围为0mm-20mm。实验员可根据已知的试验试样厚度依次计算出每个试验试样的试验基准点,通过所述容置空间8一次装夹、位置调整、试验基准点的设定,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所有试样,节省人力,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的技术效果,同时,可利用所述容置空间8在制备试样过程中一次装夹多批次薄规格试样整体进行磨抛,实现了安全、高效的磨抛效率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氏硬度试验辅助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滑轨平台,所述滑轨平台具有一水平承载面;第一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一垂直面;第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定位装置具有一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的第二垂直面,其中,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相对于所述滑轨平台水平滑动;其中,所述第一垂直面、所述第二垂直面以及所述水平承载面形成一容置空间,通过所述容置空间夹持试验试样。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试验试样,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保证试验试样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位移、变形的技术效果。

2、本实用新型通过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滑轨连接,所述本体能够沿所述滑轨方向滑动;可调节夹紧螺栓,所述可调节夹紧螺栓与所述第二垂直面可转动连接;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和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之间,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滑轨可滑动连接,其中,所述分隔板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本体相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准确的检测试验试样,进一步保证了试验试样的位置和垂直度,并且在试验力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变形的技术效果。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的加持范围为0mm-20mm。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一次装夹多批次、多规格试样进行检测,节省人力,极大提高了试验效率的技术效果。

4、本实用新型通过滑轨平台,所述滑轨平台的材质硬度不低于洛氏硬度60HRC。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厚度较小的板材试样或大批量薄板卷样的维氏硬度,在施加试验力时极易造成试验试样弯曲、倾斜甚至倾倒而导致试验失败,从而造成检测样品的维氏硬度准确性差、安全性差、耗时长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安全检测试验试样,保证了装置整体的刚性,起到支撑作用的技术效果。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