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灭火器的阀体强度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506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灭火器的阀体强度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

但是现有的灭火器充装过程都是人工充装,这就得保证灭火器的质量,现有的灭火器型号不同,充装压力便不同,但是现有的充装大部分都是使用同一台充装设备,这便使得无法准确掌握不同型号灭火器的充装压力,其中灭火器的阀门是用于控制灭火器内的药剂喷出的部件,阀门内设有膜片,该膜片是控制释放药剂的必要部件,其中膜片起到控制灭火器的充装压力,如果充装压力过大会损坏灭火器的阀门,过小会影响灭火器的正常使用,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特别用来测试阀门强度的测试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灭火器的阀体强度测试装置,用以实现测试灭火器阀门的强度,保证灭火器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灭火器的阀体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封装箱体以及液体池;

所述封装箱体内部密封连接有隔板,并利用所述隔板将所述封装壳体分为蓄压区和测试区,所述蓄压区内连通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液体池的液位以下,且所述输液管上连接有液压泵,所述蓄压区还连通有第一连管,所述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区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管上设有第一溢流阀,所述测试区内连通有主测试管,所述主测试管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器阀门,且所述主测试管上设有第一阀体,所述主测试管位于所述第一阀体与所述灭火器阀门之间的部分还连通有第一泄压管,所述第一泄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液体池内,且所述第一泄压管上设有第一泄压阀。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蓄压区内还连通有第二连管,所述第二连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备用测试箱,且所述第二连管上设有第二阀体,所述备用测试箱上连通有副测试管,所述副测试管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器阀门,且所述副测试管上设有第三阀体;所述备用测试箱上还连通有第二泄压管,所述第二泄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液体池内,且所述第二泄压管上设有第二泄压阀。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第二连管位于所述第二阀体与所述备用测试箱之间的部分还设有第二溢流阀。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蓄压区内还连接有第一压力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测试区内设有第二压力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备用测试箱上设有第三压力表。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蓄压区内还连接有第三泄压管,所述第三泄压管上设有第三泄压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基于灭火器的阀体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封装箱体以及液体池;封装箱体内部密封连接有隔板,并利用隔板将封装壳体分为蓄压区和测试区,蓄压区内连 通有输液管,输液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液体池的液位以下,且输液管上连接有液压泵,蓄压区还连通有第一连管,第一连管的另一端与测试区相连通,且第一连管上设有第一溢流阀,测试区内连通有主测试管,主测试管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器阀门,且主测试管上设有第一阀体,主测试管位于第一阀体与灭火器阀门之间的部分还连通有第一泄压管,第一泄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液体池内,且第一泄压管上设有第一泄压阀,基于以上结构,将灭火器阀体与灭火器瓶体连接的端口拧到主测试管的另一端,气动液压泵,液压泵将液体池内的液体抽进蓄压区内进行蓄压,当压力达到后,溢流阀开启,液体通过第一连管流入进测试区内,打开第一阀体,利用主测试管对灭火器阀体进行不断的加压测试,测试灭火器阀体内膜片的最大强度,其中主测试管上连接有第一泄压管,通过开启第一泄压阀,液体通过第一泄压管流入进液体池内,便可以实现对测试区进行泄压,实现了方便测试灭火器阀门的强度,保证灭火器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蓄压区内还连通有第二连管,第二连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备用测试箱,且第二连管上设有第二阀体,备用测试箱上连通有副测试管,副测试管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器阀门,且副测试管上设有第三阀体;备用测试箱上还连通有第二泄压管,第二泄压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液体池内,且所述第二泄压管上设有第二泄压阀,基于以上结构,当主测试管使用时,可以通过备用测试箱进行另一个灭火器阀体的强度测试,蓄压区内的液体通过第二连管进入到备用测试箱内,第二连管上的第二阀体用以控制第二连管的液体的流通,将另外需要测试的灭火器阀体拧到副测试管的另一端上开启第三阀体进行强度测试,备用测试箱可以通过开启第二泄压阀进行泄压,实现了一次测试多个灭火器阀体,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第二连管位于第二阀体与备用测试箱之间的部分还设有第二溢流阀,基于以上结构,设有第二溢流阀,可以实现优先测量连接在主测试管上的灭火器阀 体,当测试区的压力超过第二溢流阀的压力时,第二溢流阀开启,液体通过测试区流入到备用测试箱进行增压,设有第二溢流阀可以保证测试区的压力恒定。

蓄压区内还连接有第一压力表,测试区内设有第二压力表,备用测试箱上设有第三压力表,基于以上结构,第一压力表可以查看蓄压区内的压力,第二压力表可以查看测试区内的压力,第三压力表可以查看备用测试箱内的压力,方便使用,可以实时查看压力情况。

蓄压区内还连接有第三泄压管,第三泄压管上设有第三泄压阀,基于以上结构,通过第三泄压管开启第三泄压阀可以对蓄压区进行泄压。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方便测试灭火器阀门的强度,保证灭火器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体池;2-蓄压区;3-隔板;4-输液管;5-液压泵;6-第一压力表;7-第一连管;8-第一溢流阀;9-测试区;10-第二压力表;11-主测试管;12-第一阀体;13-第一泄压管;14-第一泄压阀;15-备用测试箱;16-第二连管;17-副测试管;18-第二阀体;19-第二溢流阀;20-第二泄压管;21-第二泄压阀;22-第三压力表;23-第三泄压管;24-第三泄压阀;25-第三阀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灭火器的阀体强度测试装置,包括封装箱体以及液体池1;封装箱体内部密封连接有隔板3,并利用隔板3将封装壳体分为蓄压区2和测试区9,蓄压区2内连通有输液管4,输液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液体池1的液位以下,且输液管4上连接有液压泵5,蓄压区2还连通有第一连管7,第一连管7的另一端与测试区9相连通,且第一连管7上设有第一溢流阀8,测试区9内连通有主测试管11,主测试管11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器阀门,且主测试管11上设有第一阀体12,主测试管11位于第一阀体12与灭火器阀门之间的部分还连通有第一泄压管13,第一泄压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液体池1内,且第一泄压管13上设有第一泄压阀14。

在本实施例中,将灭火器阀体与灭火器瓶体连接的端口拧到主测试管11的另一端,气动液压泵5,液压泵5将液体池1内的液体抽进蓄压区2内进行蓄压,当压力达到后,溢流阀开启,液体通过第一连管7流入进测试区9内,打开第一阀体12,利用主测试管11对灭火器阀体进行不断的加压测试,测试灭火器阀体内膜片的最大强度,其中主测试管11上连接有第一泄压管13,通过开启第一泄压阀14,液体通过第一泄压管13流入进液体池1内,便可以实现对测试区9进行泄压,实现了方便测试灭火器阀门的强度,保证灭火器使用安全性的技术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蓄压区2内还连通有第二连管16,第二连管16的另一端连通有备用测试箱15,且第二连管16上设有第二阀体18,备用测试箱15上连通有副测试管17,副测试管17的另一端连接灭火器阀门,且副测试管17上设有第三阀体25;备用测试箱15上还连通有第二泄压管20,第二泄压管20的另一 端延伸至液体池1内,且所述第二泄压管20上设有第二泄压阀21,当主测试管11使用时,可以通过备用测试箱15进行另一个灭火器阀体的强度测试,蓄压区2内的液体通过第二连管16进入到备用测试箱15内,第二连管16上的第二阀体18用以控制第二连管16的液体的流通,将另外需要测试的灭火器阀体拧到副测试管17的另一端上开启第三阀体25进行强度测试,备用测试箱15可以通过开启第二泄压阀21进行泄压,实现了一次测试多个灭火器阀体,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管16位于第二阀体18与备用测试箱15之间的部分还设有第二溢流阀19,设有第二溢流阀19,可以实现优先测量连接在主测试管11上的灭火器阀体,当测试区9的压力超过第二溢流阀19的压力时,第二溢流阀19开启,液体通过测试区9流入到备用测试箱15进行增压,设有第二溢流阀19可以保证测试区9的压力恒定。

在本实施例中,蓄压区2内还连接有第一压力表6,测试区9内设有第二压力表10,备用测试箱15上设有第三压力表22,第一压力表6可以查看蓄压区2内的压力,第二压力表10可以查看测试区9内的压力,第三压力表22可以查看备用测试箱15内的压力,方便使用,可以实时查看压力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蓄压区2内还连接有第三泄压管23,第三泄压管23上设有第三泄压阀24,通过第三泄压管23开启第三泄压阀24可以对蓄压区2进行泄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