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蹬轴冲击试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537发布日期:2018-06-30 05:3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脚蹬轴冲击试验机。



背景技术:

一般冲击试验使用绳索牵引冲击锤,操作较为繁琐,且不易精确控制冲击锤提升高度,而且大多冲击试验机的防止二次冲击过程均为在冲击锤返程过程中设置障碍组织冲击锤返程,在一些冲击试验中,这些操作会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脚蹬轴冲击试验机,通过电磁吸附装置的设置,以实现冲击锤的电磁吸附,简化冲击锤的提升操作,提高操作精度,同时冲击锤的升降滑动设置,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冲击锤的防止二次冲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脚蹬轴冲击试验机,包括安装架、动力装置、同步传动装置、升降传动装置、升降横杆、电磁吸附装置、控制器、冲击组件和脚蹬轴固定架;

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升降传动装置有一对,该对升降传动装置通过同步传动装置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带动所述升降横杆的两端同步升降;

所述电磁吸附装置固定在所述升降横杆的中部下方,其下端设有与所述冲击组件相配合的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有感应传感器;

所述冲击组件包括限位滑轨、防止二次冲击装置和冲击锤;所述限位滑轨竖直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防止二次冲击装置安装在所述限位滑轨上,其上端中部与所述电磁吸附装置的连接头相配合,该防止二次冲击装置位于所述电磁吸附装置的下方,并在所述限位滑轨上自由滑动,所述冲击锤安装在所述防止二次冲击装置的下方;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装置、电磁吸附装置、感应传感器以及防止二次冲击装置信号连接;

所述脚蹬轴固定架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并位于所述冲击锤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传动装置为竖直设置的滚珠丝杆,所述升降横杆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一对滚珠丝杆的转动螺母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轨有一对,相对固定在所述所述升降传动装置内侧,且该对限位滑轨的中部设有竖直方向上的供所述升降横杆通过的滑行槽。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轨为竖直固定且呈矩形分布的四根光滑柱体。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电磁吸附装置的中心轴线、防止二次冲击装置的中心轴线以及冲击锤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锤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止二次冲击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柱、伸缩块和冲击底座;

所述支撑架水平可滑动安装在所述限位滑轨上;

所述支撑柱至少两个,该支撑柱环绕所述支撑架的中心均匀且竖直固定在所述支撑架的下表面上;

所述伸缩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下表面的中心,该伸缩块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上下伸缩;

所述冲击底座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与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支撑柱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锤包括重力块、弹性夹紧套和冲击头;

所述重力块上环绕该重力块的竖直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所述支撑柱一一对应且间隙配合的穿孔;

所述弹性夹紧套与所述穿孔一一对应,且与对应穿孔同轴心固定在所述重力块的下端面上;

所述支撑柱由所述穿孔及弹性夹紧套中穿过,并由该弹性夹紧套夹紧;

所述冲击头固定在所述重力块下端面的中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蹬轴冲击试验机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蹬轴冲击试验机,通过滚珠丝杆带动升降横杆升降来调整冲击组件的高度,增加了对冲击组件冲击力的把控,同时电磁吸附装置的设置,避免了绳索的牵引升降,使得冲击组件的升降操作更加简便精确。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蹬轴冲击试验机,通过冲击锤的上下滑动锁定,以较为简单的结构实现了冲击锤的防止二次冲击。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脚蹬轴冲击试验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架;2-动力装置;3-同步传动装置;4-升降传动装置;5-升降横杆;6-电磁吸附装置;7-控制器;8-冲击组件;81-限位滑轨;82-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1-支撑架;822-支撑柱;823-伸缩块;824-冲击底座;83-冲击锤;831-重力块;832-弹性夹紧套;833-冲击头;9-脚蹬轴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架1、动力装置2、同步传动装置3、升降传动装置4、升降横杆5、电磁吸附装置6、控制器7、冲击组件8和脚蹬轴固定架9;

动力装置2固定在安装架1上,升降传动装置4有一对,该对升降传动装置4通过同步传动装置3与动力装置2传动连接,带动升降横杆5的两端同步升降;

电磁吸附装置6固定在升降横杆5的中部下方,其下端设有与冲击组件 8相配合的连接头,该连接头上设有感应传感器;

冲击组件8包括限位滑轨81、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和冲击锤83;限位滑轨81竖直固定在安装架1上,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安装在限位滑轨81 上,其上端中部与电磁吸附装置6的连接头相配合,该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 位于电磁吸附装置6的下方,并在限位滑轨81上自由滑动,冲击锤83安装在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的下方;

控制器7与动力装置2、电磁吸附装置6、感应传感器以及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信号连接;

脚蹬轴固定架9固定在安装架1上,并位于冲击锤83的正下方。

动力装置2包括电机和减速机。

升降传动装置4为竖直设置的滚珠丝杆,升降横杆5水平放置,其两端分别与一对滚珠丝杆的转动螺母固定连接。

限位滑轨81有一对,相对固定在升降传动装置4内侧,且该对限位滑轨81的中部设有竖直方向上的供升降横杆5通过的滑行槽。

限位滑轨81为竖直固定且呈矩形分布的四根光滑柱体。

限位滑轨81的中心轴线与电磁吸附装置6的中心轴线、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的中心轴线以及冲击锤83的中心轴线重合。

冲击锤83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7信号连接。

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包括支撑架821、支撑柱822、伸缩块823和冲击底座824;

支撑架821水平可滑动安装在限位滑轨81上;

支撑柱822至少两个,该支撑柱822环绕支撑架821的中心均匀且竖直固定在支撑架821的下表面上;

伸缩块823固定安装在支撑架821下表面的中心,该伸缩块823与控制器7信号连接,并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上下伸缩;

冲击底座824固定在安装架1上,与支撑柱822一一对应,并位于对应支撑柱822的正下方。

冲击锤83包括重力块831、弹性夹紧套832和冲击头833;

重力块831上环绕该重力块831的竖直中心轴线开设有与支撑柱822一一对应且间隙配合的穿孔;

弹性夹紧套832与穿孔一一对应,且与对应穿孔同轴心固定在重力块 831的下端面上;

支撑柱822由穿孔及弹性夹紧套832中穿过,并由该弹性夹紧套832夹紧;

冲击头833固定在重力块831下端面的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控制器7控制伸缩块823向下伸出,将重力块831下压至处于支撑柱822较下的部位,然后伸缩块823回缩;

控制器7控制动力装置2运行,动力装置2通过同步传动装置3、升降传动装置4带动升降横杆5下降,且此时控制器7控制电磁吸附装置6的开关打开,使得电磁吸附装置6能够向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施加吸附力;

当升降横杆5下降至一定高度时,电磁吸附装置6将防止二次冲击装置 82吸附在其连接头上,其连接头上的感应传感器向控制器7发送感应信号,控制器7确认吸附完成;

控制器7控制动力装置2反向运行,动力装置2通过同步传动装置3、升降传动装置4带动升降横杆5上升至一定高度,此时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 和冲击锤83均具有一定高度,然后控制器7控制电磁吸附装置6的开关关闭,电磁吸附装置6不再吸附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此时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和冲击锤83沿限位滑轨81向下掉落;

由于冲击锤83位于支撑柱822较下的部位,故冲击锤83的冲击头833 会直接与脚蹬轴固定架9上的脚蹬轴接触,即实现冲击头833对脚蹬轴的冲击试验,同时由于冲击头833对脚蹬轴的冲击,脚蹬轴会给予冲击头833反向作用,致使重力块831突破弹性夹紧套832的夹紧作用而沿支撑柱822上滑一定距离再次相对支撑柱822固定,再次过程中,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 也会沿限位轨道81上滑一定距离,由于重力作用,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和冲击锤83会在上滑至一最高高度后再次下落,此时由于冲击锤83位于支撑柱822较为靠上的部位,防止二次冲击装置82和冲击锤83在下落后冲击锤 83不会接触脚蹬轴,而是由支撑柱822支撑在冲击底座824上,避免了冲击锤83对脚蹬轴的二次冲击。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