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8551发布日期:2018-06-16 07:35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纤维的取向度是表征纤维超分子材料结构和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纤维取向度的测量是生产控制和纤维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技术问题。利用声速法测量纤维取向度的相关仪器主要测量方法如下:

声波通过纤维丝从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传输到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时间为TL,但声波的传输会产生一定的延迟,加上电路中的延迟时间,所测得的时间TL,包含了延迟时间Δt,实际的传播时间应为TL-Δt。

在实际测量中,声速值的测量是通过倍长法求取延迟时间,再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出声速传播速度,即声速值C。

先将测试长度定为40cm,记下所测显示时间T40;再缩短至20cm,记下显示时间T20,按下式求出延迟时间Δt:

Δt(μs)=2×T20-T40=2(t20+Δt)-(t40+Δt)

式中:Δt为延迟时间,单位为μs,T20是测试距离为20cm时的显示时间,T40是测试距离为40cm时的显示时间。

所以声速值

现有利用声速法测量纤维取向度的相关仪器的操作步骤主要如下:第一、将丝束夹具用手工移动至第一规定距离后,再将待测丝束挂载到声波传感器上,按下第一规定距离的测试按钮进行测试。第二、第一规定距离测试完毕后,手工取下待测丝束,将夹具手工移动至第二规定距离后,再将待测丝束挂到声波传感器上,按下第二规定距离的测试按钮进行测试。最后重复5次以上步骤,即可完成测试,仪器自动进行数据处理并打印出测试结果。

由上可以看出,现有利用声速法测量纤维取向度的相关仪器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测试操作主要是用人工手动进行,且人工手动操作繁琐、劳动强度大,测量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主要目的在于提高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自动化程度、提高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同时减轻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其中,所述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包括:

测量仪本体,所述测量仪本体包括机械测量机构,所述机械测量机构上安装有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

挂丝组件,所述挂丝组件设置在所述测量仪本体上,用于挂接待测纤维丝,并使待测丝挂在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上;

横向驱动组件,所述横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械测量机构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或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沿着所述机械测量机构横向移动,以调整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的距离;

抬丝升降组件,所述抬丝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测试仪本体上,用于抬起待测纤维丝、及将抬起的待测纤维丝下移,以实现在调整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的距离时,将待测纤维丝抬起、以及在调整结束后,再将抬起的待测纤维丝下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优选地,所述机械测量机构包括:

第一立板;第二立板,所述第二立板与所述第一立板相对设置;

横杆标尺,所述横杆标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

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导向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套装在所述第一导向轴上,且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或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能在所述横向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一导向轴移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轴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轴位于另一个第一导向轴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横杆标尺位于所述测量仪本体的前侧,所述第一导向轴位于所述测量仪本体的后侧,且所述横杆标尺与所述第一导向轴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挂丝组件包括: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板上,用于夹紧待测丝束的一端;

滑轮机构,所述滑轮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立板上;其中,所述滑轮机构包括滑轮;其中,待测丝束套挂在所述滑轮上,且待测丝束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支架、夹紧压板及夹紧杆;其中,

所述夹紧支架安装在所述第一立板上,且所述夹紧支架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具有插口、及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优选地,所述插槽为C型槽;

所述夹紧压板安置在所述夹紧支架的插槽内;

所述夹紧杆的下端穿过所述插槽的上槽壁进入所述插槽内与所述夹紧压板螺纹连接;

其中,待测丝束通过所述插口进入所述插槽并安置在所述夹紧压板和下槽壁之间,通过旋转夹紧杆以使所述夹紧压板将待测丝束压紧。

优选地,所述抬丝升降组件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测量仪本体上;

活动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活动板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活动板上升或下降;

抬丝机构,所述抬丝机构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其中,当所述活动板上升时,所述抬丝机构将待测丝束抬起;当所述活动板下降时,抬起的待测丝束下移至原位;

优选地,所述抬丝机构包括:连接杆、固定块、定位板及抬丝杆;其中,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活动板上;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夹头,所述夹头夹持在所述连接杆的上端;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卡槽相适配,且卡合在所述卡槽中,所述定位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抬丝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孔上,另一端伸到由所述挂丝组件挂接的待测丝束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主体,所述第一驱动主体安装在安置板上,且所述安置板与所述测量仪本体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主体为电机;

第一驱动丝杆,所述第一驱动主体与所述第一驱动丝杆的下端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丝杆转动;所述活动板套在所述第一驱动丝杆上,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丝杆螺纹连接;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驱动主体驱动第一驱动丝杆转动,以控制所述活动板上升或下降;

优选地,当所述测量仪本体包括第二立板时,所述安置板与所述第二立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安置板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轴,所述活动板套装在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所述第二导向轴上升或下降;所述第二导向轴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轴位于第一驱动丝杆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驱动丝杆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横向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驱动连接,且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包括:

第二驱动主体;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主体为电机;

第二驱动丝杆,所述第二驱动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立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板转动连接;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主体与所述第二驱动丝杆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丝杆转动;

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套装在所述第二驱动丝杆上;其中,所述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丝杆通过螺纹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能沿着所述测量仪本体移动;

优选地,当所述测量仪本体包括第一导向轴时,所述第二驱动丝杆与所述第一导向轴平行;且当第一导向轴为两根时,所述第二驱动丝杆位于两根第一导向轴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包括:

第一传感器支架,所述第一传感器支架用于安装声波传感器;

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套装在所述第一导向轴、第二驱动丝杆上;且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支架的下端连接,以使第一传感器支架位于所述横杆标尺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靠近所述第一立板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包括:

第二传感器支架,所述第二传感器支架用于安装声波传感器;

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支架套装在所述第一导向轴、第二驱动丝杆上,且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第二驱动丝杆螺纹连接,以在所述横向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沿着所述第一导向轴、第二驱动丝杆移动;其中,所述活动支架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支架的下端连接,以使第二传感器支架位于所述横杆标尺上方;

优选地,所述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靠近所述第二立板设置;所述第二驱动主体安装在所述第二立板上;当所述抬丝升降组件包括抬丝杆时,所述抬丝杆位于所述第二立板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感器支架和第二传感器支架的下端均连接指针,所述指针指向所述横杆标尺的刻度。

优选地,所述机械测量机构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横向驱动组件和抬丝升降组件连接,用于控制横向驱动组件调整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的距离,并在调整距离时控制抬丝升降组件将待测丝束抬起、以及在调整结束后,控制抬丝升降组件将抬起的待测丝束下移。所述测量仪本体还包括电子系统,所述电子系统还包括计算机程序;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机械测量机构上设置挂丝组件、横向驱动组件及抬丝升降组件,只需在测试开始时,通过挂丝组件将待测纤维丝挂接在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上。在测试中,只需控制抬丝升降组件和横向驱动组件就可以实现待测丝束在第一规定距离传播时间的测定和第二规定距离传播时间的测定和自动切换,无需手动操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效率和测量精度,同时减轻了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中的挂丝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立板上的夹紧机构和设置在第二立板上的滑轮机构,通过如此设置以将待测丝束的一端由第一立板上的夹紧机构夹紧,另一端由第二立板上的滑轮机构挂接,这样能使待测丝束沿着测量仪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并经过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第一驱动主体驱动第一驱动丝杆转动,而第一驱动丝杆与活动板螺纹连接,进而驱动活动板上升或下降,以使固定在活动板上的抬丝机构上升或下降;这种设置能很平滑地控制抬丝机构的上升或下降,最终提高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测量精确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将横向驱动组件设置成第二驱动主体驱动第二驱动丝杆转动,以使套装在第二驱动丝杆上,且与第二驱动丝杆螺纹连接的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沿着测量仪本体移动的驱动方式,这种驱动方式能很平滑地控制传感器组件沿着测量仪本体的移动,提高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测量精确性。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设置一控制器,以对横向驱动组件、抬丝升降组件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结构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横杆标尺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立板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立板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抬丝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抬杆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抬杆固定块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抬杆定位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A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传感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B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传感器支架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C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传感器支架上的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D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传感器支架上的指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利用声速法测量纤维的取向度。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包括测量仪本体、挂丝组件、横向驱动组件及抬丝升降组件3。其中,测量仪本体包括机械测量机构;机械测量机构上安装有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挂丝组件设置在测量仪本体上,用于挂接待测丝束,并使待测丝束经过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横向驱动组件设置在测试仪本体上,用于驱动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沿着机械测量机构横向移动,以调整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之间的距离(相应地调整声波在待测丝束上的规定传播距离)抬丝升降组件3 设置在机械测量机构上,用于抬起待测丝束、及将抬起的待测丝束下移,以在调整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之间的距离时,将待测丝束抬起,使待测丝束与移动的传感器组件分离、以及在调整结束后,再将抬起的待测丝束下移,使其挂载在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在机械测量机构上设置挂丝组件、横向驱动组件及抬丝升降组件3,只需在测试开始时,通过挂丝组件将待测丝束挂接,并使其通过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 52。在测试中,只需控制抬丝升降组件3和横向驱动组件,就可以实现待测丝束在第一规定距离传播时间的测定和第二规定距离传播时间的测定和自动切换,无需手动操作。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自动化程度高、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低。

测量仪本体还包括电子系统,电子系统包括计算机程序,通过程序控制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对待测丝束的取向度进行自动测量;并且通过该程序能自动计算出测量结果。

实施例2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与上一实施例相比,如图1和图2、图4至图6B所示,本实施例的机械测量机构包括:第一立板11、第二立板12、横杆标尺14、第一导向轴13。其中,第二立板12与第一立板11相对设置。横杆标尺14的一端与第一立板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板12连接。第一导向轴13的一端与第一立板11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板12连接;其中,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 套装在导向轴13上,且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能在横向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沿着第一导向轴13移动。

较佳地,第一导向轴13为两个,且其中一个第一导向轴位于另一个第一导向轴的上方。

较佳地,横杆标尺14位于机械测量机构的前侧,第一导向轴13位于机械测量机构的后侧,且横杆标尺14与第一导向轴13相互平行。

较佳地,测量仪本体还包括第一底板111和第二底板112;其中,第一立板11安装在第一底板111上。第二立板12安装在第二底板112上。较佳地,第一底板111上连接有调节螺母1130,第二底板上连接有调节螺母 1120,用于调节测量仪本体的平衡度。

实施例3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对挂丝组件具体设计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挂丝组件包括夹紧机构21和滑轮机构。其中,夹紧机构21设置在第一立板11上,用于夹紧待测丝束的一端。滑轮机构设置在第二立板12上;其中,滑轮机构包括滑轮22;其中,待测丝束套挂在滑轮22上,且待测丝束的另一端连接有配重块。在此,本实施例通过上述设置,以将待测丝束的一端由第一立板11上的夹紧机构21夹紧,另一端由第二立板12上的滑轮机构挂接,这样能使待测丝束沿着测量仪本体的轴向方向延伸,并经过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夹紧机构21进行如下设计:本实施例中的夹紧机构21包括夹紧支架211、夹紧压板212及夹紧杆213。其中,夹紧支架211安装在第一接板23上,且夹紧支架211开设有插槽;插槽具有插口、及具有相对设置的上槽壁和下槽壁;优选地,所述插槽为C型槽。夹紧压板212安置在调距支架211的插槽内。夹紧螺栓 213的下端穿过插槽的上槽壁进入插槽内与夹紧压板螺纹连接。其中,待测丝束通过插口进入插槽并安置在夹紧压板212和下槽壁之间,通过旋转夹紧螺栓213的上端以使夹紧压板212将待测丝束压紧。较佳地,夹紧杆213 选用螺栓、螺钉或其他螺纹式的紧固件。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夹紧机构21与第一立板11的连接方式设计如下:第一夹紧机构21通过第一接板23连接在第一立板11上。具体地,夹紧机构21上的夹紧支架211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螺钉)固定在第一接板23上。较佳地,第一接板23上纵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紧固件孔,以调整夹紧机构21的高度。第一接板23的下端与第一立板11连接,较佳地,第一接板23的下端与第一立板11转动连接,使第一接板23能相对第一立板11转动设定角度,以调整夹紧机构21的横向位置。

较佳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进一步对滑轮机构与第二立板 12的连接方式设计如下:滑轮机构还包括第二接板24,第二接板24的下端与第二立板12连接,第二接板24的上端连接滑轮22。较佳地,第二接板24与第二立板12转动连接,以调节滑轮22的位置。

实施例4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1和图2、及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对抬丝升降组件3设计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抬丝升降组件3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活动板33及抬丝机构。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测量仪本体上。第一驱动机构与活动板33 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活动板33上升或下降。抬丝机构设置在活动板33上;其中,当活动板33上升时,抬丝机构将待测丝束抬起;当活动板33下降时,抬起的待测丝束下移至原位。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抬丝机构的具体结构设计如下:抬丝机构主要包括连接杆35、固定块36、定位板38及抬丝杆37。其中,连接杆35的下端固定在活动板33上。固定块36的一端设置有夹头361,所述夹头361夹持在连接杆35的上端;固定块36的另一端设置成连接件362,且连接件 362上设置有卡槽3621。定位板38的一端与卡槽3621相适配,且卡合在卡槽3621中,定位板38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孔。抬丝杆37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孔上,另一端伸到由挂丝组件挂接的待测丝束的下方。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主体31(优选为电机)和第一驱动丝杆39。其中,第一驱动主体31安装在安置板32上,且安置板32与测量仪本体固定;较佳地,安置板32与第二立板12固定(在此,关于安置板32与第二立板12的固定方式具体如下:参见图6A和图7 所示,安置板32连接一固定块321;第二立板12上设置有固定槽121,固定槽121与固定块321相适配,以使固定块321容置在固定槽121内,且固定槽121的槽底开设有连接螺孔,安置板32通过螺栓322与第二立板12 连接并固定)。第一驱动主体31与第一驱动丝杆39的下端驱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驱动丝杆39转动;活动板33套在第一驱动丝杆39上,且与第一驱动丝杆39螺纹连接。通过第一驱动主体31驱动第一驱动丝杆39转动,以控制活动板33上升或下降。

较佳地,安置板33上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轴34,活动板33套装在第二导向轴34上,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沿着第二导向轴34上升或下降;第二导向轴34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轴34位于第一驱动丝杆39的两侧,且与第一驱动丝杆39相平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第一驱动主体31驱动第一驱动丝杆39转动,而第一驱动丝杆39与活动板33螺纹连接,进而驱动活动板 33上升或下降,以使固定在活动板33上的抬丝机构上升或下降;这样设置能很平滑地控制抬丝机构的上升或下降,最终提高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测量精确性。

实施例5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与上述实施例相比,本实施例的横向驱动组件主要用于驱动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沿着机械测量机构横向移动。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横向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主体41和第二驱动丝杆42。其中,第二驱动主体41优选为电机;第二驱动主体41优选安装在第二立板12上。第二驱动丝杆42的一端与第一立板1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立板12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主体41驱动第二驱动丝杆42转动。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套装在第二驱动丝杆42上;其中,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与第二驱动丝杆 42通过螺纹连接,以使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能沿着机械测量机构移动。

较佳地,第二驱动丝杆42与第一导向轴13平行;且第二驱动丝杆42 位于两根第一导向轴13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将横向驱动组件设置成第二驱动主体41驱动第二驱动丝杆42转动,以使套装在第二驱动丝杆42上,且与第二驱动丝杆42螺纹连接的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沿着机械测量机构移动的驱动方式,这种驱动方式能很平滑地控制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沿着机械测量机构的移动距离,提高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测量精确性。

实施例6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1至图3、图10A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横向驱动组件主要用于驱动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设计如下:

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包括:第一传感器支架511和固定支架512。其中,第一传感器支架511用于安装声波传感器。固定支架512套装在第一导向轴13、第二驱动丝杆42上,且在第二驱动丝杆42转动时,不会沿着第一导向轴13移动。固定支架512与第一传感器支架511的下端连接,以使第一传感器支架511位于横杆标尺14的上方。

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包括:第二传感器支架521和活动支架522;其中,第二传感器支架521用于安装声波传感器。活动支架522套装在第一导向轴13、第二驱动丝杆42上,且活动支架522与第二驱动丝杆42螺纹连接,以在横向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能沿着第一导向轴13、第二驱动丝杆 42移动;其中,活动支架522与第二传感器支架521的下端连接,以使第二传感器支架522位于横杆标尺14的上方。

较佳地,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靠近所述第一立板11设置、第二声波传感器52靠近第二立板12设置。抬丝升降组件3中的抬丝杆位于所述第二立板12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之间,且抬丝杆靠近第二声波传感器设置。

较佳地,第一传感器支架511和第二传感器支架521的下端均连接指针53,所述指针53指向所述横杆标尺的刻度(详见图3)。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传感器支架511和第二传感器支架521的结构一致,在此,本实施例以第一传感器支架511为例对第一传感器支架511和第二传感器支架521的结构详细介绍如下:第一传感器支架51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架体和第二支架体,且第一支架体和第二支架体在连接处呈设定角度。其中,第一支架体的自由端部朝向横杆标尺设置,且第一支架体的自由端部连接有指针53(第一支架体的自由端部设置有连接部 5114,连接部5114用于连接指针结构;指针结构包括指针连接部531和指针53,指针连接部531与连接部5114适配且相连接)。第二支架体的自由端部朝向机械测量机构的后侧,且第二支架体为壳体结构,具有内腔;第二支架体的自由端部设有开口5112,并通过后盖5110封闭该开口5112。在第一支架体和第二支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容置槽5113,容置槽5113与第二支架体的内腔连通。该容置槽5113用于容置声波传感器。

实施例7

较佳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纤维取向度测量仪,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机械测量机构上设置有控制器,其中,控制器与横向驱动组件和抬丝升降组件3连接(较佳地,控制器与横向驱动组件中的第二驱动主体连接;控制器与抬丝升降组件3中的第一驱动主体连接),用于控制横向驱动组件调整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之间的距离,并在调整距离时控制抬丝升降组件3将待测丝束抬起、以及在调整结束后,控制抬丝升降组件3将抬起的待测丝束下移至原位。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由计算机程序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通过设置一控制器,以对横向驱动组件、抬丝升降组件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了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测试效率。

综上,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在测试时的操作步骤如下:

(1)启动测量控制程序,测量仪本体复位,并自动启动横向驱动组件,将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移动至第一夹距位置。

此时,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的横向距离L1。

(2)将待测丝束的一端通过夹紧机构21夹紧后,待测丝束依次经过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通过抬丝杆、连接滑轮22,待测丝束的另一端挂载预负荷。

(3)启动测量程序,测量声波在待测丝束上的第一规定距离的传播时间T1。

(4)测量完毕后,控制程序自动启动抬丝升降组件3,通过抬丝杆将待测丝束向上抬起,然后自动起动横向驱动组件,将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 移动至第二夹距位置后(此时,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的横向距离L2。),再自动起动抬丝升降组件3,使抬丝杆下降,以使待测丝束挂载于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上。

(5)启动测量程序,测量声波在待测丝束上第二规定距离(即,当第二声波传感器位于第二夹距位置时,待测丝束在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和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规定距离)的传播时间T2。此时,完成第一次测量。

(6)完成第一次测量后,控制程序自动起动抬丝升降组件3将待测丝束抬起,然后自动起动横向驱动组件,将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移动至第一夹距位置,再自动起动抬丝升降组件,抬丝杆下降,以使待测丝束挂载于第一声波传感器组件51、第二声波传感器组件52上。

自动执行步骤(3)-(6),共重复5个循环。

(7)5个循环完后,测控程序自动处理测试结果。

具体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第一、根据下式计算出延迟时间:

Δt(μs)=2×T2-T1=2(t2+Δt)-(tl+Δt)

式中:Δt为延迟时间,单位为μs,T2是测试距离为L2时的显示时间,T1是测试距离为L1时的显示时间。

通过下式计算出声速值:

对于重复测量时,可以取平均值。

由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除了需要测试人员在步骤(2)进行一次挂丝后,其余测试工作均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纤维取向度测量仪自动完成。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纤维取向度测量仪大大提高了纤维取向度测量仪的自动化程度、减轻测试人员的劳动强度。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