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型原子光谱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294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光型原子光谱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原子光谱仪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光型原子光谱仪。



背景技术:

原子荧光光度计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和过量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化装置,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火焰装置中燃烧加热,氢化物受热以后迅速分解,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气,其基态原子的量比单纯加热砷、锑、铋、锡、硒、碲、铅、锗等元素生成的基态原子高几个数量级。利用原子荧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原子蒸气吸收特征波长的辐射之后,原子激发到高能级,激发态原子接着以辐射方式去活化,由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的过程中所发射的光称为原子荧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荧光的过程随即停止。根据荧光谱线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在一定实验条件下,荧光强度与被测元素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进行定量分析。原子荧光光谱仪分为色散型和非色散型两类。两类仪器的结构基本相似,差别在于非色散仪器不用单色器。色散型仪器由辐射光源、单色器、原子化器、检测器、显示和记录装置组成。辐射光源用来激发原子使其产生原子荧光。

现有技术的实验仪器存在以下问题:1、原子光谱仪在使用后会产生些许有毒有害气体,暴露在空气中会对实验人员造成健康危害,并污染周围的环境空气;2、原子光谱仪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物理性污染,长时间使用仪器会影响到实验人员的听觉系统;3、原子光谱仪的观察装置仅为一扇玻璃,不能调节观察窗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光型原子光谱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原子光谱仪会产生气体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型原子光谱仪,包括原子光谱仪、集气罩和消声管,所述原子光谱仪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反应室,所述反应室的顶部设置有空心阴极灯,所述反应室的底部设置有双路顺序注射泵,所述反应室的外侧设置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一端设置有门把手,所述密封门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固定铰链,所述固定铰链的一侧安装在原子光谱仪上,所述密封门的上方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板,所述观察窗的一侧设置有光电倍增器,所述光电倍增器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原子光谱仪的一侧底角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集气罩安装在原子光谱仪的中部上方,所述集气罩的下方设置有抽风机,所述集气罩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手提杆,所述手提杆安装在原子光谱仪的顶部,两个所述消声管安装在原子光谱仪的两侧,所述原子光谱仪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手提杆与原子光谱仪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气罩与原子光谱仪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门把手与密封门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消声管与原子光谱仪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板与观察窗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原子光谱仪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和集气罩,可将实验完成后产生的废气收集起来再做处理,避免了实验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人员的伤害,为他们提供了安全保障,并对环境空气的质量做出有利贡献。

2、本实用新型在原子光谱仪的两侧设置了消声管,减少了实验过程中造成的物理性污染,为实验室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可调节的观察窗,方便了工作人员的选择使用,为实验结果的精确度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手提杆;2、光电倍增器;3、原子光谱仪;4、遮光板;5、集气罩;6、抽风机;7、观察窗;8、缓冲垫;9、控制面板;10、双路顺序双路顺序注射泵;11、反应室;12、空心阴极灯;13、电源开关;14、消声管;15、门把手;16、固定铰链;17、密封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反光型原子光谱仪,包括原子光谱仪3、集气罩5和消声管14,原子光谱仪3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反应室11,反应室11的顶部设置有空心阴极灯12,反应室11的底部设置有双路顺序注射泵10,反应室11的外侧设置有密封门17,密封门17的一端设置有门把手15,门把手15与密封门17为一体式结构,密封门17的另一端设置有相互对称的固定铰链16,固定铰链16的一侧安装在原子光谱仪3上,密封门17的上方设置有观察窗7,观察窗7的外侧设置有遮光板4,遮光板4与观察窗7的连接方式为卡合连接,便于遮光板4在观察窗7上左右移动,观察窗7的一侧设置有光电倍增器2,光电倍增器2的下方设置有控制面板9,原子光谱仪3的一侧底角设置有电源开关13,集气罩5安装在原子光谱仪3的中部上方,集气罩5与原子光谱仪3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便于集气罩5的装卸,集气罩5的下方设置有抽风机6,集气罩5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手提杆1,手提杆1安装在原子光谱仪3的顶部,手提杆1与原子光谱仪3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两个消声管14安装在原子光谱仪3的两侧,消声管14与原子光谱仪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使得消声管14安装牢靠,原子光谱仪3的下方设置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缓冲垫8。

本实用新型中光电倍增器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是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真空电子器件,光电倍增器用在光学测量仪器和光谱分析仪器中。它能在低能级光度学和光谱学方面测量波长200-1200纳米的极微弱辐射功率。闪烁计数器的出现,扩大了光电倍增器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原子光谱仪3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利用惰性气体氩气作载气,将气态氢化物和过量氢气与载气混合后,导入加热的原子化装置,氢气和氩气在特制火焰装置中燃烧加热,氢化物受热以后迅速分解,被测元素离解为基态原子蒸气,其基态原子的量比单纯加热砷、锑、铋、锡、硒、碲、铅、锗等元素生成的基态原子高几个数量级。

本实用新型中双路顺序注射泵10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由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丝杆和支架等构成,具有往复移动的丝杆、螺母,因此也称为丝杆泵。螺母与注射器的活塞相连,注射器里盛放药液,实现高精度,平稳无脉动的液体传输。

本实用新型中空心阴极灯1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低压辉光放电锐线光源,因为空心阴极灯发射锐线光源,因为灯内填充气体压力低,压力变宽很小;阴极温度较低,热变宽也很小;同时,因为气体密度低,自吸变宽也不存在。空心阴极灯基本满足发射谱线的半宽度窄、谱线强度大且稳定、谱线背景小、操作方便和经久耐用等锐线光源的基本要求。并且,当采用较大的灯电流时,空心阴极灯所发射谱线半宽度变宽和谱线强度增高,此时检测器的负高压降低,吸光度读数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消声管14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或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通过门把手15打开密封门17,将检测物质放入反应室11中,反应室11中的双路顺序注射泵10用于抽取微量的反应物质,空心阴极灯12用于为仪器提供最佳工作条件,打开电源开关13便可进行检测,原子光谱仪3的正面设置的观察窗7用于观察反应的情况,观察窗7一侧的光电倍增器2为数据读出设备,原子光谱仪3的顶部设置的抽风机6和集气罩5用于收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原子光谱仪3两侧的消声管14用于减少物理性污染原子光谱仪,3顶部设置的手提杆1方便原子光谱仪3的搬运,原子光谱仪3底部设置的缓冲垫8用于减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