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试验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3896发布日期:2018-07-18 01:4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辅助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试验台。



背景技术:

某型飞机的油量传感信号器在修理时需要在高低温试验箱内做翻转动作,从而辅助检测其在高低温环境下通断电情况。根据试验要求,翻转角度为±50度(以水平面为准),高低温试验箱温度为-60℃~50℃,且为密闭空间。由于温度和空间的限制和影响,该试验需要辅助装置进行。该试验属于新增试验项目,目前没有相应的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试验台,能够实现飞机油量传感信号器在高低温试验箱中做翻转动作。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试验台,包括连接板、电动机、支座、分度盘、装夹板、电动机夹、平台、指针及控制盒;

所述分度盘的表面上刻有用于显示翻转角度的刻度线;

所述装夹板为电木板,其表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用于固定油量传感信号器的固定夹;

整体连接关系如下:支座的端面安装在平台上;电动机安装在支座上;

装夹板的一侧面通过连接板与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带动装夹板翻转;装夹板的另一相对侧面固定有指针,该指针与固定在平台上的分度盘相配合,当指针随装夹板翻转而进行同步转动时,在分度盘上指示出装夹板的翻转角度;

控制盒与电动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及转动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机采用耐低温电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支座加工有竖直方向的条形孔;电动机通过电动机夹安装在所述条形孔中,所述电动机夹沿该条形孔上下移动以调整电动机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盒配有遥控器,通过拨动档位开关,实现对电动机的手动控制或遥控控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动机带动装夹板进行翻转,进而带动油量传感信号器在高低温试验箱内的翻转,实现了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动作的可控性,并通过分度盘与指针的配合,能够准确的设置翻转角度,结构简单实用,解决了由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温度及密闭空间的限制而无法进行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试验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转一定角度时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其中,1-连接板,2-电动机,3-支座,4-分度盘,5-油量传感信号器,6-装夹板,7-电动机夹,8-平台,9-U型夹,10-控制盒,11-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油量传感信号器翻转试验台,参见附图1,包括连接板1、电动机2、支座3、分度盘4、装夹板6、电动机夹7、平台8、指针11及控制盒10;

所述电动机2采用耐低温电动机,能够承受的最低温度为-70℃;

所述支座3为U型结构,其U型结构的底面加工有两个相同的竖直方向的条形孔;

参见附图2,所述分度盘4的表面上刻有180度的等分刻度线;

所述装夹板6为电木板,其表面上均匀分布有四对用于固定油量传感信号器5的U型夹9;

所述电动机夹7为Ω型结构;

所述控制盒10配有遥控器,通过拨动档位开关,能够实现对电动机2的手动控制或遥控控制;

整体连接关系如下:支座3的一侧端面安装在平台8上;电动机夹7安装在电动机2外表面,且电动机2通过电动机夹7安装在支座3的条形孔中,电动机2输出轴的轴线与支座3的两相对侧面垂直;电动机夹7可沿该条形孔上下移动,使电动机2的高度可调,进而实现试验台的高度可调,以适应不同高度的高低温试验箱;

装夹板6的一侧面通过连接板1与电动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使装夹板6能够在电动机2输出轴的带动下沿电动机2输出轴周向转动,实现装夹板6沿水平面的左右翻转;装夹板6的另一相对侧面固定有指针11,该指针11与固定在平台8上的分度盘4相配合,当指针11随装夹板6翻转而进行同步转动时,可以在分度盘4上指示出装夹板6的翻转角度;

控制盒10与电动机2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电动机2的正反转及转动角度;

工作原理:参见附图3,当进行试验时,首先将四个油量传感信号器5通过U型夹9安装在装夹板6上,四个油量传感信号器5平行布置;

然后将带有油量传感信号器5的翻转试验台放入高低温试验箱中,电动机2的导线从高低温试验箱的塞孔引出并与控制盒10连接;最后,通过控制盒10控制电动机2的正反转及转动角度使装夹板6做翻转动作,并保证翻转角度为±50度,分度盘4与指针11可以指示翻转角度,从而进行油量传感信号器5高低温翻转试验。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