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火砖生产用称料双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4791发布日期:2018-08-10 20:1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系统,具体为一种耐火砖生产用称料双控制系统,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火材料一般分为两种,即不定型耐火材料和定型耐火材料。不定型耐火材料也叫浇注料,是由多种骨料或集料和一种或多种粘和剂组成的混合粉状颗料,使用时必须和一种或多种液体配合搅拌均匀,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定型耐火材料一般指耐火砖,其形状有标准规则,也可以根据需要筑切时临时加工。

目前国内耐火砖的生产的原料一般都是人工称重,劳动强度大,且劳动效率低,粉尘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工作环境和身体健康,称重难度大,环境污染严重,耐火砖的原料称重使用容积法虽然速度快但是不准确,人工称重速度慢跟不上生产需求。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耐火砖生产用称料双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耐火砖生产用称料双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耐火砖生产用称料双控制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机架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储料斗和第二储料斗,所述第一储料斗的顶端盖有第一顶盖,所述第一顶盖通过第一铰链铰接机架的顶端,所述第二储料斗的顶端盖有第二顶盖,所述第二顶盖通过第二铰链铰接机架的顶端,所述第一储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内部固定连接圆管,所述圆管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进料孔,所述圆管的外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架的一端侧壁,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下料斗,所述第一下料斗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阀,所述机架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安装有称重传感器,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持臂,所述夹持臂夹持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重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储料斗的底部固定连接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底部连通绞龙输送机的顶端,所述绞龙输送机的一端安装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绞龙输送机的底端连通螺旋管,所述绞龙输送机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下料斗的顶端,所述第二下料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微型振动泵,所述第二下料斗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下料斗的底端连通下料管,所述机架的底端内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套接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接料箱位于第一电磁阀的水平正下方,且接料箱的开口大于第一电磁阀的管口。

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称重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夹持臂和微型振动泵均电性连接控制箱。

优选的,所述第一下料斗与第二下料斗的顶部为圆锥台状底部呈圆柱形状。

优选的,所述圆管穿过第二锥齿轮连通至第一下料斗,且圆管的直径小于第一下料斗的顶端开口。

优选的,所述圆管的直径小于第二锥齿轮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通过传送带控制原料的运输,节省了体力劳动,加快了工作效率,通过顶盖使原料的称重都在机器内部,避免粉尘暴露在空气中,影响工作环境和使用者身体健康。

2、通过设定两个重量信号,控制箱控制第一电磁阀快速给料,达到第一个重量信号,接料箱迅速输送至下料管底部,控制箱控制第二电磁阀工作,控制箱计算出所需重量,控制绞龙输送机工作,进行第二次补料,使耐火砖生产所需原料称重更加准确,加快了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时间,保证了生产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持臂、接料箱和重力传感器位置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控制箱,3、第一铰链,301、第二铰链,4、第一顶盖,401、第二顶盖,5、第一储料斗,6、圆管,7、搅拌叶轮,8、进料孔,9、第一伺服电机,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第一下料斗,13、第一电磁阀,14、传送带,15、支撑架,16、固定杆,17、称重传感器,18、接料箱,19、夹持壁,20、重力传感器,21、第二储料斗,22、连通管,23、第二伺服电机,24、绞龙输送机,25、螺旋管,26、微型振动泵,27、第二下料斗,28、第二电磁阀,29、下料管,30、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耐火砖生产用称料双控制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一端侧壁上安装有控制箱2,控制箱中控制所有带电设备运行与停止,所述机架1的内部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储料斗5和第二储料斗21,所述第一储料斗5的顶端盖有第一顶盖4,所述第一顶盖4通过第一铰链3铰接机架1的顶端,所述第二储料斗21的顶端盖有第二顶盖401,所述第二顶盖21通过第二铰链301铰接机架1的顶端,所述第一储料斗5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的内部转动连接第二锥齿轮11,所述第二锥齿轮11的内部固定连接圆管6,所述圆管6的侧壁上开有若干个进料孔8,所述圆管6的外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11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10,所述第一锥齿轮10固定连接在第一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安装在机架1的一端侧壁,所述支撑架15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下料斗12,所述第一下料斗12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阀13,所述机架1的一端内侧壁固定连接固定杆16的一端,所述固定杆16的顶端安装有称重传感器17,所述固定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夹持臂19,所述夹持臂19夹持有接料箱18,所述接料箱18的底部固定连接重力传感器20,所述第二储料斗21的底部固定连接连通管22,所述连通管22的底部连通绞龙输送机24的顶端,所述绞龙输送机24的一端安装第二伺服电机23,所述绞龙输送机24的底端连通螺旋管25,所述绞龙输送机24的两端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下料斗27的顶端,便于输送定量的原料,所述第二下料斗27的侧壁上固定连接微型振动泵26,所述第二下料斗27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二电磁阀28,电磁控制关闭,更加快捷,所述第二下料斗27的底端连通下料管29,所述机架1的底端内部安装有传送带14,所述传送带14套接在步进电机30的输出端,步进电机30更方便控制原料的运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接料箱18位于第一电磁阀13的水平正下方,且接料箱18的开口大于第一电磁阀13的管口,便于原料的接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第二伺服电机23、步进电机30、称重传感器17、重力传感器20、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28、夹持臂19和微型振动泵26均电性连接控制箱2,结构更加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下料斗12与第二下料斗27的顶部为圆锥台状底部呈圆柱形状,结构更合理,进料更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圆管6穿过第二锥齿轮11连通至第一下料斗12,且圆管6的直径小于第一下料斗12的顶端开口,结构更加合理,便于圆管6传输原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圆管6的直径小于第二锥齿轮11的直径,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设备运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与电源,将耐火砖的原料分别添加进第一储料斗5和第二储料斗21中,通过第一铰链3与第二铰链301分别将第一顶盖4与第二顶盖401盖紧第一储料斗5与第二储料斗21,第一储料斗5的耐火砖原料经过第一伺服电机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10转动,第一锥齿轮10带动第二锥齿轮11转动,从而使第二锥齿轮11内的圆管6转动,搅拌叶轮7对原料进行搅拌,原料从进料孔8中进入第一下料斗12,第一电磁阀13打开,原料流入接料箱18中,当接料箱18中的原料达到设定的重量时,第一电磁阀13关闭,称重传感器17工作,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2,控制箱2中的单片机等元件工作,将信号传递给夹持臂19,夹持臂19接收信号,使夹持在夹持壁19中的接料箱18松开,接料箱18落入传送带14上,步进电机30工作,使传送带14工作,从而使传送带14上的接料箱18运输到下料管29的正下方,第二伺服电机23工作,使第二储料斗21中的原料穿过连通管22进入绞龙输送机24,绞龙输送机24工作,控制箱2中的电器元件工作,计算出与总设定重量的所需原料,控制绞龙输送机24输送所需的原料从螺旋管25中下落至第二下料斗27中,控制箱2控制第二电磁阀28工作,所需的原料从下料管29中下落至接料箱18中,当接料箱18底部的重力传感器20接收到设定的重力时,第二电磁阀28关闭,反馈信号给控制箱2,控制箱2控制步进电机30继续工作,接料箱18运输到下一道生产工序。

其中所述称重传感器17的型号为LP7110A,所述重力传感器20的型号为LF-5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