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8486发布日期:2018-09-07 23:44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手持类通信设备,其抽拉天线结构或是无检测装置,需通过观察天线拉出状态,系统无明确指示,在使用中体验感不好;或是采用机械开关检测装置,其位置位于天线两个极端位置之一,在使用时易出现天线抽出的长度已满足拨打电话,但系统未做任何提示等小问题,另外,还需要满足防水、防尘要求,其结构设计难度会提高;或者通过霍尔器件感应实现状态检测,但存在检测距离受限制,检测范围小的问题。机械开关尺寸大,固定结构占用空间多。霍尔器件感应灵敏度查,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扰,磁铁本身对天线的影响也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灵敏度高,不受磁铁影响的抽拉天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可与抽拉天线配合实现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状态检测单元;所述状态检测单元包含薄膜开关,所述薄膜开关包括面板层,隔层,线路层及背胶层;

所述面板层印刷第一条独立银浆,所述线路层印刷第二条独立银浆,所述面板层的第一条独立银浆与所述线路层的第二条独立银浆在所述状态检测装置的断开状态区域设置线路接通点保持永久接触而其他位置为断开状态,此时无法形成导通回路,在导通状态区域受压接触,形成持续的导通回路。

优选的,所述面板层材质为PET;所述隔层材质为双面胶;所述线路层材质为PET;所述背胶层材质为3M467。

优选的,所述面板层厚度为0.1mm;所述隔层厚度为0.06mm;所述线路层厚度为0.1mm;所述背胶层厚度为0.05mm。

优选的,所述薄膜开关固定在所述抽拉天线上。

优选的,所述薄膜开关连接主板的连接装置设为弹片。

优选的,所述薄膜开关连接主板的连接装置设为探针。

优选的,所述状态检测单元设为弹片结构。

优选的,所述状态检测单元设为探针结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可与抽拉天线配合进行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状态检测单元;状态检测单元包括薄膜开关,利用该薄膜开关可以检测到抽拉天线的工作状态。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尺寸小,占用空间小,满足了产品对外形尺寸的要求;同时,避免了对抽拉天线本身的干扰,提高了对天线状态检测的灵敏度;另外,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采用防水设计和耐磨材质,能够满足IP67防水要求和耐磨测试要求;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可实现对天线状态的连续检测,使得检测范围扩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薄膜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与抽拉天线的配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银浆线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简略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简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可与抽拉天线10配合进行状态检测,该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包括状态检测单元30,状态检测单元30包括薄膜开关40,薄膜开关40包括面板层401、隔层402、线路层403及背胶层404;面板层401印刷第一条独立银浆,线路层403印刷第二条独立银浆,面板层401的第一条独立银浆与线路层403的第二条独立银浆在状态检测装置30的断开状态区域302设置线路接通点保持永久接触而其他位置为断开状态,此时无法形成导通回路,在导通状态区域301受压接触,形成持续的导通回路。

具体的,状态检测单元30包含导通状态区域301与断开状态区域302;在导通状态区域301中,面板层401的背面刷有第一条独立银浆,线路层403的背面刷有第二条独立银浆;第一条独立银浆与第二条独立银浆在断开状态区域301的银浆线路接通点,即图3所示的A点80处保持永久接触。可以理解的,银浆线路接通点A点80的位置不受限制。

具体的,在此实施例中,薄膜开关40位于抽拉天线10的下方并固定在其壳体102上。在抽拉天线10被抽拉的过程中,薄膜开关40受到抽拉天线10上的硅胶O型圈50的滑动挤压,内部线路处于导通、断开相切换状态。当硅胶O型圈50进入到状态检测单元30的断开状态区域302时,面板层401的第一条银浆与线路层403的第二条银浆未形成导通回路,状态检测单元30未被触发,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系统提示:天线未抽出,无法拨打电话;当硅胶O型圈50进入到状态检测单元30的导通状态区域301时,薄膜开关40受到硅胶O型圈50的挤压,面板层401向下挤压,面板层401的第一条银浆与线路层403的第二条银浆接触,形成导通回路,此时状态检测单元30触发,即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系统提示:天线已抽出,可拨打电话。

具体的,面板层401材质为PET;隔层402材质为双面胶;线路层403材质为PET;背胶层404材质为3M467。具体的,面板层401使用PET材质,隔层402使用双面胶材质,线路层403使用PET材质、背胶层404使用3M467材质能够提高薄膜开关40的耐磨性,满足IP67防水要求和耐磨测试等要求。可以理解的,薄膜开关40的材质可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设置。

具体的,面板层401厚度为0.1mm;隔层402厚度为0.06mm;线路层403厚度为0.1mm;背胶层404厚度为0.05mm,减小薄膜开关40的厚度,使得变形更加容易。

具体的,薄膜开关40连接主板的连接装置405为弹片。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薄膜开关40后端通过设置弹片405与主板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薄膜开关40与主板连接的连接装置405设为弹片;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连接装置405进行不同的设置。

具体的,薄膜开关40连接主板的连接装置405为探针。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或者在薄膜开关40后端通过设置探针405与主板连接。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薄膜开关40与主板连接的连接装置405设为探针;可以理解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将连接装置405进行不同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状态检测装置30包含导通状态区域301与断开状态区域302,面板层401和线路层403在导通状态区域301中分别设有第一条独立银浆和第二条独立银浆;面板层401的第一条银浆与线路层403的第二条银浆在断开状态区域302的银浆线路接通点80,即如图3所示的A点80处保持永久接触。当抽拉天线10刚被抽拉时,硅胶O型圈50进入断开状态区域302,内部线路未接通,此时状态检测单元30未触发,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系统提示:天线未抽出,无法拨打电话;当硅胶O型圈50进入到导通状态区域301时,薄膜开关40受到挤压,面板层401向下变形,面板层401的第一条银浆与线路层403的第二条银浆接触导通,形成导通回路,此时状态检测单元30触发,即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系统提示:天线已抽出,可拨打电话。在抽拉天线10的移动过程中,即使在抽拉天线10运动时产生轻微的晃动,也不会影响面板层401的第一条银浆与线路层403的第二条银浆的接触,形成持续的导通回路。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二实施例。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状态检测单元30可设置成弹片结构。如图4所示,在抽拉天线10的主体101下方设置第一弹片结构411,抽拉天线10的壳体102内壁上设有第二弹片结构412。

在抽拉天线10的主体101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片结构411与第二弹片结构412接触,使得电路接通,状态检测单元30触发。

如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此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状态检测单元30可设置成探针结构。如图5所示,在抽拉天线10的主体101下方设置第一探针结构421,在壳体102内壁上设有第二探针结构422。

当天线主体101被抽拉移动时,天线主体101上的第一探针结构421与壳体102上的第二探针结构422接触导通,状态检测单元30触发。

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天线状态检测装置尺寸小,占用空间小,成本较低;能够避免对抽拉天线本身产生干扰,提高天线状态检测的灵敏度;同时,能够满足IP67防水要求和耐磨测试等要求;能够实现对天线状态的连续检测,提升用户体验感。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