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色谱板和使用其的试样分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296341发布日期:2019-04-03 04:2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薄层色谱板和使用其的试样分析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薄层色谱板和使用了其的试样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从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中分离特定成分的方法,已知色谱法、电泳法等。作为一种色谱法的薄层色谱法能够简便且在短时间内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

如图7所示,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薄层色谱板500,其具备第一分离剂层531和第二分离剂层532。第二分离剂层532与第一分离剂层531邻接。第一分离剂层531和第二分离剂层532分别由彼此具有不同光学响应性的分离剂形成。

通过使用薄层色谱板500,能够如下所述地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将试样560置于第一分离剂层531,使试样560沿着方向x展开。接下来,使第二分离剂层532干燥。接下来,改变薄层色谱板500的朝向,使试样560沿着与方向x正交的方向y展开。在第二分离剂层532中,多种成分彼此分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149041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第一方案所述的薄层色谱板具备基板和分离层。分离层配置在基板上,以使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方式构成。此外,分离层包含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具有多孔结构,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层具有多孔结构,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层和第二层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排列。第一层的zeta电位与第二层的zeta电位不同。

本申请的第二方案所述的试样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试样分别置于第一方案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使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各自的端部接触展开溶剂。

根据本申请的薄层色谱板和使用了其的试样分析方法,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进行分析。

附图说明

图1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俯视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薄层色谱板的沿着ib-ib线的截面图。

图2a是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2b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2c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3a是表示试样被放置于第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3b是表示使图3a的薄层色谱板接触展开溶剂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a是第二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俯视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薄层色谱板的沿着ivb-ivb线的截面图。

图5a是第三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俯视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薄层色谱板的沿着vb-vb线的截面图。

图6a是第四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的俯视图。

图6b是图6a所示的薄层色谱板的沿着vib-vib线的截面图。

图7是以往的薄层色谱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需要使试样在第一分离剂层531中展开后,改变薄层色谱板500的朝向,使试样在第二分离剂层532中展开。本申请提供用于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进行分析的技术。

(成为本申请的基础的见解)

通过对人体肌肤所含的蛋白质进行分析,能够诊断肌肤的状态。蛋白质的分析例如如下进行。从受试者的肌肤采集表皮等样品。样品包含多种蛋白质。通过薄层色谱法,使样品所含的多种蛋白质彼此分离。对彼此分离的蛋白质分别进行鉴定。

例如,样品中包含由肌肤粗糙引起的蛋白质时,可知受试者的肌肤发生了肌肤粗糙。如果能够掌握受试者的肌肤状态,则能够推荐适合于受试者的化妆品。在化妆品的零售店内诊断受试者的肌肤状态并基于所得的诊断结果来推荐化妆品是方便的。此时,需要在受试者等待的时间内迅速地进行蛋白质的分析。

本申请的薄层色谱板具备基板和分离层。分离层配置在基板上,以使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方式构成。此外,分离层包含第一层和第二层。第一层具有多孔结构,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二层具有多孔结构,且在第一方向上延伸。第一层和第二层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进行排列。第一层的zeta电位与第二层的zeta电位不同。

根据本申请,由于第一层的zeta电位与第二层的zeta电位不同,因此,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多种成分与第二层的相互作用。因此,将多种成分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分别展开时,分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二层中彼此分离。在第二层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一层中彼此分离。因此,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的展开结果,能够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无需使多种成分在第二阶段中展开。由此,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进行分析。

此处,例如通过设为第一层包含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二层包含第二金属氧化物、且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与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不同的构成,能够使第一层的zeta电位与第二层的zeta电位不同。此外,通过设为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中,仅第二层的多孔结构被金属氧化物修饰的构成,能够使第一层的zeta电位与第二层的zeta电位不同。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一金属氧化物配置在第一层的多孔结构上。由此,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一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一层包含配置在第一层的多孔结构上的第一金属氧化膜,第一金属氧化膜由第一金属氧化物形成。由此,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一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一层的多孔结构包含被第一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第一金属氧化膜由第一金属氧化物形成。由此,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一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二金属氧化物配置在第二层的上述多孔结构上。由此,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二层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二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二层包含配置在第二层的多孔结构上的第二金属氧化膜,第二金属氧化膜由第二金属氧化物形成。由此,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二层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二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二层的多孔结构包含被第二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第二金属氧化膜由第二金属氧化物形成。由此,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二层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二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一层的多孔结构包含各自具有单一组成的相的粒子的聚集体。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钨、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由此,会有在第一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二金属氧化物包含选自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钨、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由此,会有在第二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的第一层与第二层相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制作分离层。

此外,例如,薄层色谱板还具备带状功能层,所述带状功能层配置在分离层上且用于将试样置于分离层,功能层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由此,通过将试样置于功能层,试样会浸入至功能层中。试样扩展至整个功能层。浸入至功能层的试样与分离层接触。因此,无需将试样分多次置于分离层。由此,能够有效地将试样置于分离层。

本申请的试样分析方法包括:将试样分别置于本申请的薄层色谱板的第一层和第二层;以及,使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层和第二层各自的端部接触展开溶剂。

由此,分别在第一层和第二层中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二层中彼此分离。在第二层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一层中彼此分离。因此,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的展开结果,能够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因此,无需使多种成分在第二阶段中展开。由此,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进行分析。

此外,例如,试样分析方法的展开溶剂包含水。由此,在第一层和第二层接触展开溶剂时,第一金属氧化物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分别带电。第一金属氧化物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各自产生的电荷的种类或电荷量彼此不同。因此,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的相互作用明显不同于多种成分与第二层的相互作用。由此,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的展开结果,容易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

此外,例如,试样分析方法的试样包含蛋白质。由此,会有促进第一层或第二层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情况。由此,会有在第一层或第二层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以下,针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来进行说明。本申请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薄层色谱板100(以下称为“tlc板100”)具备基板10和分离层20。基板10例如为板状。基板10例如具有以俯视观察为矩形的形状。分离层20配置在基板10上。分离层20覆盖基板10的表面。基板10具有2组彼此相向的一对端面。本实施方式中,展开方向x(第一方向)是从基板10的一对端面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的方向,是使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展开的方向。排列方向y(第二方向)是从基板10的另外一对端面中的一个朝向另一个的方向,是与展开方向x正交的方向。

分离层20是用于使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层。分离层20具有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第一层31为带状的层。第一层31具有以俯视观察为矩形且带状的形状。第一层31在展开方向x上延伸。第一层31从展开方向x上的基板10的一对端面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其中,第一层31也可以不延伸至基板10的另一个端面。

第二层32为带状的层。第二层32具有以俯视观察为矩形且带状的形状。第二层32在展开方向x上延伸。第二层32从展开方向x上的基板10的一对端面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其中,第二层32也可以不延伸至基板10的另一个端面。

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这两者配置在基板10上。换言之,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这两者与基板10相接。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延排列方向y排列。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层32与第一层31相接。第一层31的侧面与第二层32的侧面相接。对分离层20进行俯视观察时,第一层31的一边与第二层32的一边相接。第一层31的一边的长度等于第二层32的一边的长度。通过使第一层31与第二层32相接而构成边界面40。边界面40在展开方向x上延伸。其中,第二层32也可以不与第一层31相接。

基板10的材料只要不溶出至展开溶剂且能够维持tlc板100的形状者,就没有特别限定。基板10的材料例如为玻璃、树脂、金属或纸。基板10典型而言为玻璃板或铝膜。

第一层31具有多孔结构。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通过毛细管现象而能够将展开溶剂从展开方向x上的第一层31的一端导至另一端。多孔结构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多孔结构的材料例如包含选自纤维材料、无机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纤维材料例如包含选自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植物纤维例如包含纤维素。合成纤维例如包含乙酸纤维素。

无机材料例如包含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高分子材料例如包含选自琼脂糖、葡聚糖、甘露聚糖、氟树脂、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氨酯和聚氯乙烯中的至少一种。

多孔结构例如由选自滤纸、无机粒子的聚集体、高分子材料的多孔体和高分子材料的粒子聚集体中的至少一种构成。无机粒子例如包含选自氧化铝粒子、硅胶粒子、硅柱、沸石粒子、硅藻土和氧化锆粒子中的至少一种。无机粒子任选被疏水性的官能团或亲水性的官能团修饰。疏水性的官能团例如包含在末端具有烃基的官能团。烃基例如包含选自十八烷基、辛基、叔丁基、三甲基甲硅烷基和苯基中的至少一种。亲水性的官能团例如包含选自具有氰基的官能团和具有氨基的官能团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可以处于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处于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平均孔径”可通过如下方法进行测定。即,利用电子显微镜(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第一层31的表面或截面。测定所观察的多孔结构中的多个细孔(例如任意的50个细孔)的孔径。根据使用所得的测定值算出的平均值来确定平均孔径。可以将具有与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细孔的面积相等面积的圆的直径视作孔径。“平均粒径”可利用如下方法进行测定。即,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第一层31的表面或截面,测定构成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任意数量的粒子(例如50个)的直径。根据使用所得的测定值算出的平均值来确定平均粒径。可以将具有与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的粒子的面积相等面积的圆的直径视作粒径。

第一层31包含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一金属氧化物只要是金属氧化物,就没有特别限定。第一金属氧化物例如包含选自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钨、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金属氧化物可以为半金属的氧化物。半金属的氧化物例如包含选自氧化硼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金属氧化物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不同。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组成不同。第一金属氧化物可以包含在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内。

第一金属氧化物可以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一部分相接。第一金属氧化物可以配置在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上。第一金属氧化物也可以配置在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第一金属氧化物可以位于构成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多个粒子之间。如图2a所示,可以在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80上配置有第一金属氧化膜81。第一金属氧化膜81由第一金属氧化物形成。如图2b所示,第一金属氧化膜81可以配置在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80与基板10之间。第一金属氧化物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80相接时,可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31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一层31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在图2a中,第一金属氧化膜81可以仅局部覆盖多孔结构80的表面。在图2b中,第一金属氧化膜81可以仅局部覆盖基板10的表面。

如图2c所示,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80可以包含被第一金属氧化膜81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图2c中,第一层31由被第一金属氧化膜81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粒子例如包含选自无机粒子和高分子材料的粒子中的至少一种。第一金属氧化膜81可以覆盖粒子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覆盖粒子的一部分表面。多孔结构80包含被第一金属氧化膜81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时,可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31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一层31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关于粒子被第一金属氧化膜81覆盖,可通过利用电子显微镜(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第一层31的截面来确认。关于粒子被第一金属氧化膜81覆盖,也可针对第一层31的截面进行元素分析来确认。元素分析可通过例如x射线光电子分光法(xps)或能量分散型x射线分析(edx)来进行。

第一金属氧化膜81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第一金属氧化膜81的厚度根据第一金属氧化膜81的材料等来确定。第一金属氧化膜81越厚,则使试样在第一层31中展开时,存在多种成分越容易彼此分离的倾向。第一金属氧化膜81越厚,则第一层31中的展开溶剂的移动速度越会降低。第一金属氧化膜81的厚度例如为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

第一层31可以进一步包含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出荧光指示剂、粘结剂等。

作为荧光指示剂,可列举出钨酸镁、含锰的硅酸锌等。第一层31包含荧光指示剂时,通过对第一层31照射紫外线,能够检测多种成分的位冒。

粘结剂例如包含选自无机粘结剂、有机纤维、增粘剂和有机粘结剂中的至少一种。无机粘结剂的例子包括石膏和胶体二氧化硅。有机纤维的例子包括微原纤化纤维素。增粘剂的例子包括羟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有机粘结剂的例子包括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酸。第一层31包含粘结剂时,基板10与第一层31的粘接性提高。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因粘结剂而使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的耐久性提高。

上述添加剂可以混合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添加剂可以对构成多孔结构的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表面进行覆盖。

第二层32具有多孔结构。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通过毛细管现象而能够将展开溶剂从展开方向x上的第二层32的一端导至另一端。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材料可以与作为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而例示的材料相同。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可以处于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处于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

第二层32包含第二金属氧化物。第二金属氧化物只要为金属氧化物,就没有特别限定。第二金属氧化物例如包含选自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钨、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金属氧化物可以为半金属的氧化物。半金属的氧化物例如包含选自氧化硼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金属氧化物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材料不同。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组成不同。第二金属氧化物可以包含在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中。

第二金属氧化物与第一金属氧化物不同。具体而言,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与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不同。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与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之差例如为1~8。“等电点”可利用如下的方法进行测定。即,使包含水的溶剂与金属氧化物相接触。测定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的zeta电位。zeta电位例如可利用市售的zeta电位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可以将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的zeta电位达到零时的溶剂的ph值视作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可根据金属氧化物来确定。例如,氧化锡的等电点典型而言为4.5~7.3。氧化锌的等电点典型而言为9.2。氧化钨的等电点典型而言为0.5。氧化镍的等电点典型而言为10.3±0.4。氧化镁的等电点典型而言为12.4±0.3。二氧化硅的等电点典型而言为1.8~2.2。

第二金属氧化物可以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一部分相接。第二金属氧化物可以配置在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上。第二金属氧化物也可以配置在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第二金属氧化物可以位于构成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多个粒子之间。可以在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上配置有第二金属氧化膜。第二金属氧化膜由第二金属氧化物形成。第二金属氧化膜可以仅局部覆盖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表面。第二金属氧化膜可以配置在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二金属氧化膜可以仅局部覆盖基板10的表面。第二金属氧化物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相接时,可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二层32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二层32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可以包含被第二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第二层32可以由被第二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粒子例如包含选自无机粒子和高分子材料的粒子中的至少一种。第二金属氧化膜可以覆盖粒子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覆盖粒子的一部分表面。多孔结构包含被第二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时,可促进试样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二层32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二层32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第二金属氧化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第二金属氧化膜的厚度根据第二金属氧化膜的材料等来确定。第二金属氧化膜越厚,则使试样在第二层32中展开时,存在多种成分越容易彼此分离的倾向。第二金属氧化膜越厚,则第二层32中的展开溶剂的移动速度越会降低。第二金属氧化膜的厚度例如为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

第二层32可以进一步包含上述添加剂。

关于展开方向x的第一层31的长度l1没有特别限定。长度l1根据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第一金属氧化物、用于容纳tlc板100的容器大小等来确定。长度l1例如为20mm以上且200mm以下。关于展开方向x的第二层32的长度和基板10的长度典型而言分别与长度l1相等。

关于排列方向y的第一层31的长度l2没有特别限定。长度l2根据置于第一层31的试样量等来确定。长度l2例如为10mm以上且100mm以下。

关于排列方向y的第二层32的长度l3没有特别限定。长度l3等于长度l2的可取值。关于展开方向x的基板10的长度典型而言与长度l2和长度l3的合计值相等。

第一层31的厚度l4没有特别限定。厚度l4根据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第一金属氧化物等来确定。厚度l4例如为0.05mm以上且1mm以下。第二层32的厚度典型而言与第一层31的厚度l4相等。

基板10的厚度l5只要能够维持tlc板100的形状,就没有特别限定。厚度l5例如为0.1mm以上且5mm以下。

接着,说明tlc板100的制造方法。

首先,制备包含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第一分散液。第一分散液可通过使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分散于涂布用溶剂来获得。

涂布用溶剂例如包含选自水和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有机溶剂例如包含选自醇、酮、醚、腈、亚砜、砜、酯、羧酸、酰胺、烃、芳香族烃和含卤素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醇的例子包括甲醇、乙醇和异丙醇。酮的例子包括丙酮和甲乙酮。醚的例子包括四氢呋喃和二噁烷。腈的例子包括乙腈。亚砜的例子包括二甲基亚砜。砜的例子包括环丁砜。酯的例子包括乙酸乙酯。羧酸的例子包括甲酸和乙酸。酰胺的例子包括二甲基甲酰胺。烃的例子包括戊烷和己烷。芳香族烃的例子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含卤素化合物的例子包括二氯甲烷、氯仿、溴仿、氯苯和溴苯。

向基板10的一部分表面涂布第一分散液,形成涂布膜。通过使涂布膜干燥而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的前体层。通过向基板10的一部分表面压接滤纸或高分子材料的多孔体,也可以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的前体层。

接下来,使第一金属氧化物堆积于第一层31的前体层。由此,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此时,通过使第一金属氧化物堆积于前体层,可以形成第一金属氧化膜。作为堆积第一金属氧化物的方法,可列举出以往的使用掩膜的溅射法、离子镀法、电子束蒸镀法、真空蒸镀法、化学蒸镀法、化学气相法等。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形成第一层31的前体层后使第一金属氧化物堆积,因此容易制作第一层31。

第一金属氧化物可以预先堆积在基板10上。此时,通过使第一金属氧化物堆积在基板10上,可以形成第一金属氧化膜。通过在所堆积的第一金属氧化物上涂布第一分散液,并使所得的涂布膜干燥,从而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通过在第一金属氧化物上压接滤纸或高分子材料的多孔体,也可以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

第一分散液可以包含第一金属氧化物。第一分散液可以包含被第一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被第一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例如可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制作。使金属盐溶解于第一分散液。金属盐例如为选自钛、铝、锡、锌、钨、锰、镍、铜和镁中的至少一种的盐。通过使金属盐溶解于第一分散液,从而生成络合物。络合物附着于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表面。对附着有络合物的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进行处理,以使金属氧化物析出。处理例如为第一分散液的ph的变更或者络合物的氧化。络合物的氧化例如通过加热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来进行。由此,可得到被第一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

接下来,制备包含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第二分散液。第二分散液通过使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分散于涂布用溶剂来获得。作为涂布用溶剂,可以使用上述涂布用溶剂。

向基板10的一部分表面涂布第二分散液,形成涂布膜。通过使涂布膜干燥,从而在基板10上形成第二层32的前体层。通过向基板10的一部分表面压接滤纸或高分子材料的多孔体,也可以在基板10上形成第二层32的前体层。

接下来,使第二金属氧化物堆积于第二层32的前体层。由此,在基板10上形成第二层32。此时,通过使第二金属氧化物堆积于前体层,可以形成第二金属氧化膜。第二金属氧化物的堆积可利用上述方法。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形成第二层32的前体层后使第二金属氧化物堆积,因此容易制作第二层32。

第二金属氧化物可以预先堆积在基板10上。此时,通过使第二金属氧化物堆积在基板10上,可以形成第二金属氧化膜。通过在第二金属氧化物上涂布第二分散液,并使所得的涂布膜干燥,从而在基板10上形成第二层32。通过在第二金属氧化物上压接滤纸或高分子材料的多孔体,也可以在基板10上形成第二层32。

第二分散液可以包含第二金属氧化物。第二分散液可以包含被第二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作为制作被第二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作为制作被第一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方法而例示的方法。

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可分别利用如下的方法来形成。将第一分散液涂布至基板10的整个表面,形成涂布膜。通过使涂布膜干燥,从而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的前体层和第二层32的前体层。使第一金属氧化物堆积于第一层31的前体层。使第二金属氧化物堆积于第二层32的前体层。由此,在基板10上分别形成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由于在形成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各自的前体层后分别堆积第一金属氧化物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因此容易制作分离层20。在利用该方法形成的分离层20中,第一层31的侧面与第二层32的侧面相接。

将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分别形成在基板10上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在基板10上形成第二层32后,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层31。

接着,针对使用了tlc板100的试样分析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a所示,将试样60分别置于tlc板100的分离层20的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通过将试样60置于第一层31,试样60浸入至第一层31中,形成圆形状的斑点61。通过将试样60置于第二层32,试样60浸入至第二层32中,形成圆形状的斑点62。试样60例如是包含多种蛋白质的水溶液。试样60中的多种蛋白质的含有率例如为0.01重量%以上且1重量%以下。分别置于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的试样60的容积例如为0.5μl以上且10μl以下。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各自中,应该放置试样60的位置只要不使试样60直接接触展开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将展开方向x上的第一层31的端部记作端部31a,将展开方向x上的第二层32的端部记作端部32a。关于展开方向x的端部31a至斑点61的重心为止的距离可以等于关于展开方向x的端部32a至斑点62的重心为止的距离。

接下来,如图3b所示,以第一层31的端部31a和第二层32的端部32a位于下方的方式,将tlc板100设置在容器75内。容器75容纳有展开溶剂70。容器75例如为玻璃瓶。容器75可以配置在分析装置(省略图示)的内部。

展开溶剂70只要为与第一层31或第二层32接触时通过毛细管现象而能够在第一层31或第二层32中移动者,就没有特别限定。展开溶剂70可以包含水。展开溶剂70包含水时,展开溶剂70可以含有20~100重量%的水。展开溶剂70包含水且试样60包含蛋白质时,蛋白质相对于展开溶剂70的溶解性提高。展开溶剂70可以包含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使用作为涂布用溶剂而例示的溶剂。有机溶剂例如包含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和乙酸中的至少一种。展开溶剂70包含有机溶剂时,展开溶剂70可以含有20~100重量%的有机溶剂。展开溶剂70包含羧酸且试样60包含蛋白质时,蛋白质对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和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各自的吸附脱离频率提高。展开溶剂70可以为水溶液。水溶液的溶质例如包含选自磷酸盐、柠檬酸盐、乙酸盐和硼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将tlc板100设置在容器75内时,第一层31的端部31a和第二层32的端部32a分别与展开溶剂70接触。展开溶剂70的液面高度被设定为展开溶剂70与试样60不会直接接触的高度。通过毛细管现象,展开溶剂70分别从第一层31的端部31a和第二层32的端部32a向展开方向x移动。通过使展开溶剂70与试样60接触,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溶解于展开溶剂70。溶解于展开溶剂70的多种成分与展开溶剂70一同向展开方向x移动。位于斑点61的多种成分一边相对于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反复进行吸附脱离一边移动。由于每种成分的吸附脱离频率不同,因此,多种成分在第一层31中彼此分离。位于斑点62的多种成分一边相对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反复进行吸附脱离一边移动。由于每种成分的吸附脱离频率不同,因此,多种成分在第二层32中彼此分离。

检测多种成分的位置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含有荧光指示剂时,通过对分离层20照射紫外线,也可以检测多种成分的位置。此时,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可以是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分析装置可以具备照射紫外线的机构。通过使发色试剂附着于分离层20,也可以检测多种成分的位置。此时,根据需要可以将tlc板100加热。作为发色试剂,可以使用公知的试剂。作为发色试剂,可列举出茴香醛、磷钼酸、碘、茚三酮、高锰酸钾溶液、2,4-二硝基苯肼、氯化锰、溴甲酚绿等。

关于使试样60展开后的多种成分的位置,只要条件相同,则对于每种成分是确定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试样分析方法中,可以对彼此分离的多种成分分别进行鉴定。例如,在与使试样60展开的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使结构已知的成分在tlc板100上展开。获得使展开后的成分的位置与成分的结构相对应的数据。上述数据可以预先存储于分析装置的存储器中。对照上述数据,由使试样60展开后的多种成分各自的位置来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

在tlc板100中,第一层31所含的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与第二层32所含的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不同。即,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31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多种成分与第二层32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使多种成分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中分别展开时,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中分别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31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二层32中彼此分离。在第二层32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一层31中彼此分离。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展开的结果,能够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因此,不需要使多种成分在第二阶段中展开。由此,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60进行分析。

展开溶剂70包含水时,第一金属氧化物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因分别浸润于展开溶剂70而带电。具体而言,展开溶剂70的ph值小于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时,金属氧化物带正电。展开溶剂70的ph值大于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时,金属氧化物带负电。第一金属氧化物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各自的等电点彼此不同,因此,第一金属氧化物和第二金属氧化物分别产生的电荷种类或电荷量彼此不同。由此,多种成分与第一层31的相互作用明显不同于多种成分与第二层32的相互作用。因此,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展开的结果,容易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

试样60包含蛋白质时,会有促进第一层31或第二层32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情况。具体而言,蛋白质所含的特定官能团会有配位于第一金属氧化物或第二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例如,蛋白质包含磷酸基时,磷酸基配位于氧化钛。蛋白质包含糖链时,糖链配位于氧化硼。因此,作为第一金属氧化物或第二金属氧化物,选择蛋白质所含的特定官能团能够配位的金属氧化物时,会有在第一层31或第二层32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根据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第一层31有时可以不含第一金属氧化物。同样地,第二层32有时可以不含第二金属氧化物。此时,tlc板100需要满足选自第一层31的组成与第二层32的组成不同、以及第一层31的结构与第二层32的结构不同中的至少一种要件。满足上述要件时,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31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多种成分与第二层32的相互作用。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中分别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第一层31的结构与第二层32的结构不同”是指:例如选自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多孔结构的空隙率和多孔结构的材料的平均粒径中的至少一种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多孔结构的空隙率和多孔结构的材料的平均粒径不同。

作为上述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tlc板100的结构,可以设为如下构成: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之中,仅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被金属氧化物修饰的构成。由此,能够使第一层31的zeta电位与第二层32的zeta电位不同。

即,第一层31不具有金属氧化膜。第一层31可以由多孔结构构成。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可以包含各自具有单一组成的相的粒子的聚集体,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也可以由各自具有单一组成的相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具有单一组成的相的粒子”是指在粒子内不存在组成的不均。即,是指粒子未被金属氧化膜覆盖。

另一方面,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被金属氧化膜修饰。“多孔结构被金属氧化膜修饰”是指:多孔结构被金属氧化膜覆盖、或者、用于构成多孔结构的粒子的表面被金属氧化膜覆盖。即,第二层32具有金属氧化膜。金属氧化膜由金属氧化物制成。金属氧化物例如包含选自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锡、氧化锌、氧化钨、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铜和氧化镁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物可以为半金属的氧化物。半金属的氧化物例如包含选自氧化硼和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氧化膜的材料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材料不同。金属氧化膜的组成与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的组成不同。

在这种结构的tlc板100中,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之中,仅第二层32的多孔结构被金属氧化膜修饰。即,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一层31的相互作用不同于多种成分与第二层32的相互作用。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中分别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31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二层32中彼此分离。在第二层32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一层31中彼此分离。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展开的结果,能够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因此,无需使多种成分在第二阶段中展开。由此,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60进行分析。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tlc板200具备:具有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的分离层21。除了第三层33之外,tlc板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tlc板100的结构相同。因此,针对第一实施方式的tlc板100与本实施方式的tlc板200共通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有时省略它们的说明。即,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有关的说明在没有技术矛盾的条件下可以相互应用。进而,在没有技术矛盾的条件下,各实施方式也可以相互组合。

第三层33为带状的层。第三层33具有以俯视观察为矩形且带状的形状。第三层33在展开方向x上延伸。第三层33从展开方向x上的基板10的一对端面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其中,第三层33也可以不延伸至基板10的另一个端面。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分别配置在基板10上。换言之,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分别与基板10相接。在排列方向y上,依次排列有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第三层33与第二层32相接。第三层33的侧面与第二层32的侧面相接。对分离层21进行俯视观察时,第三层33的一边与第二层32的一边相接。第三层33的一边的长度与第二层32的一边的长度相等。通过使第二层32与第三层33相接,从而构成边界面41。边界面41在展开方向x上延伸。其中,第三层33也可以不与第二层32相接。

第三层33具有多孔结构。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通过毛细管现象能够将展开溶剂从展开方向x上的第三层33的一端导至另一端。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材料可以与作为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而例示的材料相同。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可以处于0.01μm以上且100弘m以下的范围。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处于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

第三层33包含第三金属氧化物。第三金属氧化物可以与作为第一金属氧化物而例示的物质相同。第三金属氧化物与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材料不同。第三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与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组成不同。第三金属氧化物可以包含在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中。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和第三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各自彼此不同。第三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与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之差、以及第三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与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之差例如分别为1~8。

第三金属氧化物可以与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一部分相接。第三金属氧化物可以配置在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上。第三金属氧化物可以配置在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第三金属氧化物可以位于构成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多个粒子之间。可以在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上配置有第三金属氧化膜。第三金属氧化膜由第三金属氧化物形成。第三金属氧化膜可以仅局部覆盖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的表面。第三金属氧化膜可以配置在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三金属氧化膜也可以仅局部覆盖基板10的表面。第三金属氧化物与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相接时,会促进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三层33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三层33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第三层33的多孔结构可以包含被第三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第三层33可以由被第三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粒子例如包含选自无机粒子和高分子材料的粒子中的至少一种。第三金属氧化膜可以覆盖粒子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覆盖粒子的一部分表面。多孔结构包含被第三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时,可促进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三层33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三层33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第三金属氧化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第三金属氧化膜的厚度根据第三金属氧化膜的材料等来确定。第三金属氧化膜越厚,则使试样在第三层33中展开时,存在多种成分越容易彼此分离的倾向。第三金属氧化膜越厚,则第三层33中的展开溶剂的移动速度越会降低。第三金属氧化膜的厚度例如为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

第三层33可以进一步包含上述添加剂。

关于展开方向x的第三层33的长度典型而言与tlc板100的第一层31的长度l1相等。关于排列方向y的第三层33的长度典型而言与tlc板100的第一层31的长度l2相等。

作为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三层33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基板10上分别形成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的方法而例示的方法。

在tlc板200中,第一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第二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和第三金属氧化物的等电点各自彼此不同。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中分别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各自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三层33中彼此分离。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展开的结果,能够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因此,无需使多种成分在第二阶段中展开。由此,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60进行分析。

根据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第三层33有时可以不含第三金属氧化物。此时,tlc板200需要满足选自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的组成彼此不同、以及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的结构彼此不同中的至少一种要件。满足上述要件时,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分别对于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造成彼此不同的相互作用。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中分别得到彼此不同的结果。“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的结构彼此不同”是指:例如选自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多孔结构的空隙率和多孔结构的材料的平均粒径中的至少一种彼此不同。

作为上述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tlc板20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为第一层31不具有金属氧化膜的构成。通过这种构成,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5a和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tlc板300中,在第二实施方式的tlc板200的构成的基础上,还具备第四层34~第n层35。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对于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造成与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不同的相互作用。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第n层35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第n层35中分别获得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任意层中彼此分离。

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为带状的层。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具有以俯视观察为矩形且带状的形状。n为4以上的整数。n例如为5~10的整数。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在展开方向x上延伸。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从展开方向x上的基板10的一对端面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其中,第四层34~第n层35也可以分别不延伸至基板10的另一个端面。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层31~第n层35分别配置在基板10上。换言之,第一层31~第n层35分别与基板10相接。在排列方向y上,依次排列有第一层31~第n层35。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与第三层33~第(n-1)层(省略图示)相接。俯视观察分离层22时,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一边与第三层33~第(n-1)层各自的一边相接。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一边的长度与第三层33~第(n-1)层各自的一边的长度相等。其中,第四层34~第n层35也可以不分别与第三层33~第(n-1)层相接。

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具有多孔结构。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多孔结构通过毛细管现象而能够将展开溶剂从展开方向x上的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一端导至另一端。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多孔结构的材料可以与作为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而例示的材料相同。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可以处于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处于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

第四层34~第n层35分别包含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可以分别与作为第一金属氧化物而例示的物质相同。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分别与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的材料不同。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的组成分别与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的组成不同。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可以分别包含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中。第一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各自的等电点彼此不同。

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可以分别与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的一部分相接。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可以分别配置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上。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可以分别配置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可以分别位于构成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的多个粒子之间。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分别配置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上。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分别由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形成。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可以分别仅局部覆盖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的表面。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可以分别配置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与基板10之间。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可以分别仅局部覆盖基板10的表面。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分别与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相接时,可促进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可分别包含被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第四层34~第n层35可分别由被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粒子例如包含选自无机粒子和高分子材料的粒子中的至少一种。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可以分别覆盖粒子的整个表面,也可以覆盖粒子的一部分表面。第四层34~第n层35的多孔结构分别包含被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覆盖的粒子的聚集体时,可促进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与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相互作用。因此,会有在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中容易使多种成分彼此分离的情况。

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各自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的厚度分别根据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的材料等来确定。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各自越厚,则在使试样在展开方向x上展开时,存在多种成分越容易彼此分离的倾向。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各自越厚,则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中的展开溶剂的移动速度越会降低。第四金属氧化膜~第n金属氧化膜各自的厚度例如为10nm以上且1000nm以下。

第四层34~第n层35可以分别进一步包含上述添加剂。

关于展开方向x的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长度典型而言与tlc板100的第一层31的长度l1相等。关于排列方向y的第四层34~第n层35各自的长度典型而言与tlc板100的第一层31的长度l2相等。

作为在基板10上分别形成第四层34~第n层35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基板10上分别形成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的方法而例示的方法。

在tlc板300中,第一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各自的等电点彼此不同。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第n层35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第n层35中分别获得彼此不同的结果。例如,在第一层31、第二层32和第三层33各自中彼此未分离的多种成分在第四层34~第n层35的任意层中彼此分离。基于多种成分在第一阶段中展开的结果,能够鉴定多种成分中的每一种。因此,无需使多种成分在第二阶段中展开。由此,能够更简便且在更短时间内对试样60进行分析。

根据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第四层34~第n层35有时可以分别不含第四金属氧化物~第n金属氧化物。此时,tlc板300需要满足选自第一层31~第n层35各自的组成彼此不同、以及第一层31~第n层35各自的结构彼此不同中的至少一种要件。满足上述要件时,第一层31~第n层35分别对于试样60所含的多种成分造成彼此不同的相互作用。因此,使多种成分分别在第一层31~第n层35中展开时,在第一层31~第n层35中分别获得彼此不同的结果。“第一层31~第n层35各自的结构彼此不同”是指:例如选自第一层31~第n层35各自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多孔结构的空隙率、以及多孔结构的材料的平均粒径中的至少一种彼此不同。

作为上述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tlc板30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为第一层31不具有金属氧化膜的构成。通过这种构成,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如图6a和图6b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tlc板400具备配置在分离层20上的功能层50。除了功能层50之外,tlc板4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tlc板100的结构相同。将试样60置于功能层50时,试样60浸入至功能层50中。试样60扩展至整个功能层50。浸入至功能层50的试样60与分离层20接触。因此,无需将试样60分多次置于分离层20。由此,能够有效地将试样60置于分离层20。

功能层50为带状的层。功能层50具有以俯视观察为矩形且带状的形状。功能层50与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分别相接。功能层50在排列方向y上延伸。功能层50从排列方向y上的基板10的一对端面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其中,功能层50只要分别与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相接,则可以不从基板10的一个端面进行延伸。功能层50也可以不延伸至基板10的另一个端面。

功能层50分别配置在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上。功能层50的下表面与第一层31的上表面构成边界面42。功能层50的下表面与第二层32的上表面构成边界面43。边界面42和43分别在排列方向y上延伸。

功能层50具有多孔结构。功能层50的多孔结构的材料可以与作为第一层31的多孔结构的材料而例示的材料相同。功能层50的多孔结构的平均孔径可以处于0.0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功能层50的多孔结构由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聚集体构成时,无机粒子或高分子材料的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处于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的范围。功能层50可以进一步包含上述添加剂。

关于展开方向x的第一层31的端部31a至功能层50为止的距离根据展开溶剂70的液面高度等来确定。关于展开方向x的功能层50的长度根据置于功能层50的试样60的量等来确定。功能层50的厚度根据功能层50的多孔结构等来确定。功能层50的厚度典型而言与第一层31的厚度l4相等。

作为在分离层20上形成功能层50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基板10上分别形成第一层31和第二层32的方法而例示的方法。

功能层50具有多孔结构。因此,将试样60置于功能层50时,试样60浸入至功能层50。试样60扩展至整个功能层50。浸入至功能层50的试样60与分离层20接触。具体而言,浸入至功能层50的试样60通过边界面42而与第一层31接触。由此,试样60浸入至第一层31。浸入至功能层50的试样60通过边界面43而与第二层32接触。由此,试样60浸入至第二层32。试样60扩展至整个功能层50,因此,无需将试样60分多次置于分离层20。由此,能够有效地将试样60置于分离层20。应该置于功能层50的试样60的容积例如为2μl以上且20μl以下。

作为上述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tlc板400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设为第一层31不具有金属氧化膜的构成。通过这种构成,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对于蛋白质的分析等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基板

20、21、22分离层

31第一层

32第二层

50功能层

60试样

100、200、300、400tlc板(薄层色谱板)

x展开方向(第一方向)

y排列方向(第二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