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梨茶质量一致性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88866发布日期:2018-07-20 21:4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冬梨茶质量一致性评估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林檎是一种古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湘南一带。林檎系蔷薇科、苹果属。目前国内分布的有尖嘴林檎和台湾林檎两品种。台湾林檎(malusdoumeri(bois)chev.)为乔木或大乔木,高可达15m,小枝圆柱形,紫褐色,幼时密被和疏被长柔毛,老时脱落,暗灰褐色,无毛;叶片长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9-15cm,宽4-6cm,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尖锐锯齿,幼时两面被毛,逐渐脱落。林檎亦称冬梨、野梨、糖栗、棠梨。

林檎功效主要有止渴解暑、化滞去癖、治泻痢、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相关文献报道:台湾林檎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健康成分,例如氨基酸中的苏氨酸、蛋氨酸、和维生素中维生素e及维生素c等,以及黄酮类、多酚类、萜类、甾醇类、皂苷和有机酸等多种化学成分与及铁、铜、锌多种矿物质成分。林檎还具有防癌,抗衰老,降压,抗氧化,保肝,健齿等多种功效,同时,林檎还能提高免疫力,能对某些细菌、霉菌和酵母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前,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材质量控制研究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其从化学物质谱和生物活性检测的双重角度进行质量分析研究。而如何更加准确地体现“活性物质”和“活性”之间的关系依然值得深入研究,以开发出更加准确的评价体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梨茶质量一致性评估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中药指纹图谱方法的冬梨茶质量评估方法检测的成分较为单一,难以全面的对冬梨茶内的成分进行鉴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梨茶质量一致性评估的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1)将冬梨茶和第一醇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滤液和第二醇溶液混合得到液相供试品,分成两份,备用;

(2)将第一份液相供试品进行液相分析,得到原始色谱图a,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利用dpph法测得第一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1;

(3)在第二份液相供试品中加入dpph醇溶液,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利用dpph法测得加入dpph醇溶液后的第二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2;

(4)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建立δx和δq之间的相关性;其中,δx表示步骤(2)中各主峰的峰面积和步骤(3)中各主峰的峰面积的差值,δq表示q1和q2的差值。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梨茶质量一致性评估的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将冬梨茶和第一醇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滤液和第二醇溶液混合得到液相供试品,分成两份,备用;将第一份液相供试品进行液相分析,得到原始色谱图a,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利用dpph法测得第一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1;在第二份液相供试品中加入dpph醇溶液,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利用dpph法测得加入dpph醇溶液后的第二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2;通过多元线性分析,建立δx和δq之间的相关性;本方法通过液相供试品与dpph反应前后的色谱峰面积变化差值与对dpph清除率的差值进行建模分析,不仅能够发现冬梨茶中具体的活性物质,利用相关性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活性物质与抗氧化之间的关联,能够更加准确地定量描述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冬梨茶质量评估和一致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中反应后色谱图b;

图2是实施例2中反应后色谱图b;

图3是实施例3中反应后色谱图b;

图4是实施例4中反应后色谱图b;

图5是测试例中物质含量和活性相关性分析图;

图6是测试例中活性物质对活性贡献度分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梨茶质量一致性评估的方法,所述评估方法包括:

(1)将冬梨茶和第一醇溶液混合,过滤后得到滤液,将滤液和第二醇溶液混合得到液相供试品,分成两份,备用;

(2)将第一份液相供试品进行液相分析,得到原始色谱图a,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利用dpph法测得第一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1;

(3)在第二份液相供试品中加入dpph醇溶液,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利用dpph法测得加入dpph醇溶液后的第二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2;

(4)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建立δx和δq之间的相关性;其中,δx表示步骤(2)中各主峰的峰面积和步骤(3)中各主峰的峰面积的差值,δq表示q1和q2的差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辨别冬梨茶内相关活性物质的种类,δx变化显著的物质为相关活性物质,进而利用高效液相飞行时间质谱法鉴定相关活性物质的种类。这里的相关活性物质是指冬梨茶中的自由基清除剂成分,当dpph与自由基清除剂共存时,dpph自由基的孤电子被配对,颜色会减退,其褪色程度与自由基清除剂的清除能力及数量存在定量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在此波长吸光度的测定来评价自由基的清除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测得冬梨茶样品中的相关活性物质,相对于1g冬梨茶,第一醇溶液的用量为9-11ml;相对于5ml的滤液,第二醇溶液的用量为19-21ml。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提取冬梨茶中的有效成分,第一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55-65%。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提取冬梨茶中的有效成分,第二醇溶液的体积浓度为55-65%。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测得冬梨茶样品中的相关活性物质,相对于0.1ml的第二份液相供试品,dpph醇溶液的用量为0.18-0.22ml。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测得冬梨茶样品中的相关活性物质,dpph醇溶液由0.07-0.08ml浓度为3.75mg/ml的dpph溶液和0.12-0.13ml醇溶液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准确测得冬梨茶样品中的相关活性物质,醇溶液选自乙醇溶液、乙二醇溶液和甲醇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在液相分析中出现较多的峰,使得基线相对稳定,在液相分析中,以0.1%甲酸(a)-乙腈(b)为流动相。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在dpph法中出现较多的峰,在dpph法中,波长选用的范围为253-255nm。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液相供试品的配制:称取冬梨茶样品1g,加60%乙醇至10ml容量瓶中,超声30min,离心,滤过,即得过滤液,取过滤液5ml,加60%乙醇至20ml容量瓶中,即得液相供试品;

将液相供试品平均分为2份,将第一份液相供试品0.1ml进行液相分析,得到原始色谱图a,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液相分析的条件为:安捷伦exple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1%甲酸(a)和乙腈(b),梯度洗脱程序:0~24min,10~18%b;24~30min,18~20%b;30~40min,20~23%b;40~60min,23~32%b;柱温:25℃,体积流量:1.0ml/ml,进样量:5μl,检测波长:254nm,使用前超声脱气,流动相中的每一组分均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配制流动相为纯净水;

利用dpph法测得第一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1;

取第二份液相供试品0.1ml,中加入0.075ml的dpph溶液(浓度为3.75mg/ml)和0.125ml甲醇,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见图1),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液相分析的条件同上。

利用dpph法测得加入dpph醇溶液后的第二份液相供试品的dpph清除率q2。

实施例2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取第二份液相供试品0.1ml,中加入0.05ml的dpph溶液(浓度为3.75mg/ml)和0.15ml甲醇,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见图2),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

实施例3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取第二份液相供试品0.1ml,中加入0.1ml的dpph溶液(浓度为3.75mg/ml)和0.1ml甲醇,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见图3),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不同的是,取第二份液相供试品0.1ml,中加入0.125ml的dpph溶液(浓度为3.75mg/ml)和0.075ml甲醇,反应后,经液相分析得到反应后色谱图b(见图4),并计算得到各主峰的峰面积。

测试例

取冬梨茶样品16份,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分别得到筛选出的活性物质反应前后的峰面积差值以及对dpph清除率的差值,结果列于表1。进一步采用多元变量回归方法对δx与δq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利用回归系数进行对这六个活性物质的重要性进行比较,结果如图1和图2。

表1冬梨茶实际样品分析测定。

通过实施例1-4中的色谱图可以看出,随着dpph浓度的增加,峰消失的越多,综合考虑,实施例1中的添加量为最优选的方案。

结合表1、图5和图6可以得到,通过多元线性分析算法,我们构建了δx与δq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线性的组合关系来反映“活性物质-dpph清除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活性物质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从图5中可见,我们利用建模分析,得到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线性模型,并以95%的置信度为标准,在标准线内的样品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一致性,即,质量较为一致。此外,利用构建的模型回归系数,可以进一步对筛选出的活性物质进行重要度评价,系数越大,说明该物质对活性的贡献越大。在图6中可见,物质4具有最大的活性贡献度,因而选择此物质作为冬梨茶质量评价指标能够更加准确反映冬梨茶的质量。

本研究利用样品与dpph反应前后的色谱峰面积变化差值与对dpph清除率的差值进行建模分析,不仅能够发现冬梨茶中具体的活性物质,利用相关性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活性物质与抗氧化之间的关联,可更加准确地定量评估活性物质和活性之间的相关性,为冬梨茶质量评估和一致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依据。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