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能表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6761发布日期:2018-07-08 07:47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表壳体。



背景技术:

目前,电能表壳体的各个部位的组成普遍采用螺纹的方式组装。这种固定方式,在一些抖动较厉害的场合下,螺丝易松动,电表各个部位会发生位移,无法牢固地固定,且一次组装需要重复多次拧紧螺丝,安装麻烦,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高、成本高。目前需要一种操作简单,采用卡位配合代替螺纹连接,成本低。安全性高的电能表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能表壳体,其各个部位的组装全部采用卡位配合,不仅能牢固地固定各部位,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能表壳体,包括底盒,底盒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设有上容腔,下盖板设有下容腔,所述上容腔下方的内壁设有凸起,该凸起与上盖板设有的第一勾头构成卡位配合,所述上容腔上方的内壁设有卡扣,该卡扣与上盖板设有的卡勾构成卡位配合。

所述凸起6设于上容腔2的下内壁,所述第一勾头设有与凸起相适配的第一勾头凹槽,第一勾头凹槽的朝向向下设置。

所述凸起为倒“v”字形,所述倒“v”形顶端为圆弧形。

所述卡扣设于上容腔上方的内侧壁处,所述卡勾设有与卡扣相适配的卡勾凹槽,该卡勾凹槽的朝向向外侧设置。

所述卡扣的上端设有向底盒底部倾斜的斜面。

所述下盖板两侧设有第二勾头,所述的上盖板上设有与第二勾头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的第二勾头与凹槽卡位配合。

所述第二勾头的第二勾头凹槽的朝向向下设置,第二勾头的外壁与所述凹槽卡位配合。

所述上容腔和上盖板同一位置均设有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铅封孔。

在所述下容腔的正中心位置设有铅封插接端,所述下盖板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铅封锁孔。

所述下容腔内设有用于固定铜件的端子座。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采用卡位配合从而达到组装目的,并且使用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底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底盒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上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7为本发明后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端子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电能表壳体,包括底盒1,底盒1包括上盖板4和下盖板5,上盖板4设有上容腔2,下盖板5设有下容腔3,所述上容腔2下方的内壁设有凸起6,该凸起6与上盖板4设有的第一勾头7构成卡位配合,所述上容腔2上方的内壁设有卡扣8,该卡扣8与上盖板4设有的卡勾9构成卡位配合。

本实施例中凸起6与第一勾头7构成左右的卡位配合,卡扣8与卡勾9构成上下卡位配合,两组不同方向的卡位配合增加电能表壳体的牢固性。

所述凸起6设于上容腔2的下内壁,第一勾头7设有与凸起6相适配的第一勾头凹槽71,当电能表壳体竖直固定时,第一勾头凹槽71的朝向为向下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勾头凹槽朝向向下是指电能表壳体竖直固定时的情况。

如图9所示,该凸起6与第一勾头7紧密配合,本实施例中该凸起6为倒“v”字形,所述倒“v”形顶端为圆弧形,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倒“v”形两端与上容腔2底部的内壁接触,采用倒“v”形的凸起6,其结构简单,更容易和上盖板4设有的第一勾头7卡位配合。

所述卡扣8设于上容腔2上方的内侧壁处,卡勾9设有与卡扣8相适配的卡勾凹槽91,该卡勾凹槽91的朝向向外侧设置。卡扣8的上端设有向底盒底部倾斜的斜面。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到的卡扣8的上端是指卡扣8与卡勾9构成滑移配合的那端。

本实施例中两组卡位配合的操作步骤是先将第一勾头7与凸起6接触并且使其上下方向卡位配合,然后再将卡勾9接触卡扣8,卡勾9与卡扣8沿斜面滑移配合,最后卡扣8卡在卡勾9中完成左右卡位配合。

通过两组卡位配合不仅能节约成本,还能增加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底盒1的上容腔2和下容腔3合为一体设置,造型更为简单,底盒1的上容腔2边缘壁上设有周向凹槽,而上盖板4上设有相适配的周向凸起,当进行两次卡位配合后,周向凹槽和周向凸起也紧密配合,增加牢固性。

如图5所示,所述下盖板5两侧设有第二勾头10,所述的上盖板4上设有与第二勾头10相适配的凹槽11,所述的第二勾头10与凹槽11卡位配合,这样设置使得电能表壳体结构牢固,不易松动。

当电能表壳体竖直固定时,第二勾头10的第二勾头凹槽101的朝向向下设置,第二勾头10的外壁与所述凹槽11卡位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勾头凹槽101朝向向下是指电能表壳体竖直固定时的情况。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直接将下盖板5的第二钩头卡入凹槽11内即可,

如图6所示,所述上容腔2盖设有用于显示电表数据的显示孔12。本实施例中显示孔采用玻璃窗的设计,既能起到显示数据的作用,又能防止灰尘落入电能表壳体内。

所述上容腔2和上盖板4同一位置均设有凸耳13,所述凸耳13上设有铅封孔18,所述铅封孔18内设有铅封。在所述下容腔3的正中心位置设有铅封插接端17,所述下盖板5设有与其相适配的铅封锁孔14,通过相适配的铅封插接端17和铅封锁孔14将下容腔3和下盖板5铅封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下容腔3设有用于固定铜件的端子座15。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端子座15中设有铜件孔,所述的铜件孔中设有铜件,所述的铜件上设有挡肩,所述的端子座15上设有通槽,所述的通槽中设有卡位件,所述的卡位件与挡肩构成卡位配合。将铜件置入铜件孔中,再插入卡位件,卡住铜件,再将端子座15置于电能表壳体盒体中,用盒盖卡紧,便完成了组装。

本实施例中凸耳13为半圆形结构与上容腔2合于一体设置,在凸耳13正中心设有铅封孔18;如图8所示,铅封插接端17穿过端子座15固定在下容腔3底部,其上端设有一个圆孔,顶端为圆弧形。通过两组铅封更有效的有效杜绝不法分子的窃电行为。

如图7所示,表盒背部接有挂板16,挂板16上设有通孔,通孔包括长方形的插销通孔和半圆形的固定通孔。这样设置实现电能表壳体的安装,结构简单,成本低。

使用操作:将端子座安装在下容腔3内部,电表安装在上容腔2内,上盖板4卡接在上容腔2上方,下盖板5与上盖板4卡接安装在下容腔3上方,再将电能表壳体通过挂板16安装在适当的位置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能表壳体,包括底盒,底盒包括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设有上容腔,下盖板设有下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腔下方的内壁设有凸起,该凸起与上盖板设有的第一勾头构成卡位配合,所述上容腔上方的内壁设有卡扣,该卡扣与上盖板设有的卡勾构成卡位配合。本发明的各个部位的组装全部采用卡位配合,不仅能牢固地固定各部位,还能节约成本、提高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正超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0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